曹操在決定是否處死呂布時,身旁明明站著郭嘉,爲何偏要問劉備?

秦徵說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曹操和劉備都以能容人而見長,而呂布,世之虎將,為什麼在臨死關頭沒有得到兩位這麼有度量之人的原諒,最後落一個被絞殺的下場呢?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呂布自己作死,實在是死有餘辜。那麼曹操在決定是否處死呂布時,為什麼要問劉備呢?

呂布這個人在史書上的形象基本和《三國演義》這本書描寫的差不多,是個很讓人產生疑惑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呂布武力超級一流,按照史書記載,呂布曾經和李傕單挑,李傕被呂布一戟刺中,險些喪命。呂布也曾展示百步穿楊的神技,在一百五十步開外一箭射中方天畫戟小枝,當場調解了劉備和袁術的戰爭糾紛,但是這次調解,呂布明顯有打腫臉衝胖子的嫌疑,這也是為什麼袁術後來不救呂布的原因。

呂布驍勇,但是情商卻著實讓人著急,我有時甚至覺得呂布根本就是一個二愣子似的人物,情商幾乎為零。為什麼這樣講呢?有這麼嚴重嗎?有。這也是後來呂布為什麼得罪曹操和劉備的原因。

先講一個小事,呂布偷襲了曹操的兗州,後被曹操所敗,於是呂布投靠了劉備。呂布感恩於劉備,於是設宴款待劉備,但是這個設宴的地點卻很另類,在呂布妻子的房間內

呂布在屋內竟然和劉備攀同鄉之誼,說什麼“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呂布為幷州人,而劉備為幽州人,兩地相距甚遠,呂布竟然這樣套近乎。酒酣一番後,呂布醉醺醺的稱劉備為弟,讓劉備做到婦人床上,讓其妻禮拜,端酒奉茶執禮,劉備見呂布言語失常,內心不悅。

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說。

再聯想到呂布以前在董卓宮中當貼身保鏢時竟然和府中的丫鬟(貂蟬)偷情,我們可以隱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呂布是一個粗人,結結實實的粗人。而且這個粗人還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無定性,以利益為重,心中無忠心二字。這也是為什麼張飛罵他三姓家奴的原因,也是呂布為什麼最後被曹操和劉備共同擒殺的原因。

呂布和曹操之間的仇恨源於呂布偷襲了兗州,曹操歷經數年,經過三次征討方才在下邳擒得呂布。而劉備則比曹操還要慘,劉備好心在徐州收留呂布,沒有想到在劉備和袁術大戰時,呂布趁機襲取了徐州,趕走了劉備。

因此,對於曹操和劉備來說,呂布是兩人共同的敵人,兩人都欲除之而後快。那麼為什麼到了擒獲呂布後,曹操卻遲疑不殺呂布,反而問劉備呢?

其實這時的呂布對於兩人不太一樣,曹操雖然和呂布相互征伐多年,但是曹操只知道呂布驍勇,不知道是否能夠為自己所用,畢竟這麼厲害的一員虎將,一旦為自己所用,那麼曹操將是如虎添翼,實力大增。

劉備則太瞭解呂布了,呂布當時來投靠時,明顯是以一方諸侯的名義來的,而且言語之間有當大哥的打算。最令人可恥的是呂布會在沒有徵兆的前提下突然叛變,這讓人猝不及防。如果這種事情只是發生一次也就罷了,聯想到呂布殺丁原和董卓,劉備算是徹底看透了呂布,用此人為援,是自找麻煩。因此,用不用呂布,其實劉備最有發言權。

於是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呂布在臨死之際垂死掙扎,向曹操求饒道:曹公得到我,曹公率領步兵,我率領騎兵,這樣就可以一統天下了。曹操遲疑,劉備冷冷一笑說道:曹公難道忘了丁原、董卓之事了嗎?曹操方才恍然大悟,於是下令絞殺了呂布。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所以說,呂布之死並不是劉備一句話能夠決定的,而是他自己作死,呂布先期認了兩個義父,丁原和董卓,兩人都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被呂布殺害。他的行為幾乎被世人所知。如果此時劉備不做聲,曹操問身旁的郭嘉,我想結局應該也是一樣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曹操在決定處死呂布時是有遲疑的,因為呂布是一員虎將,如果真的能收入帳下則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劉備曾經收留過呂布,也被呂布背叛過,因此劉備最瞭解呂布。所以曹操才向劉備詢問。其實不管是問郭嘉還是劉備,呂布必死的結局是不會變的。


每日趣評


曹操城府之深,三國第一人也。曹操用人,常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孔融讓梨,以賢德傳於世,而曹操又以不孝而殺之,楊修聰明 ,曹操面前,小聰明暴露無遺,華而不實,最後下場開悲…………。三國之中,曹操手下,名人賢士多如牛毛,真正能讓曹操心服口服的卻鳳毛麟角。

曹操看劉備,早知其虛仁假義,作為白手起家的劉備,大肆炫染仁義,是他唯一的資本,這是曹操一眼看透的。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欣賞劉備雖無立錐之地,卻心有大志,這是劉備瞞不過曹操的,曹操沒以為是威脅,就是了解劉備是個按章出牌的人,在當時的亂世之中,曹操需要多幾個像劉備這樣的人出現,劉備在曹操眼裡,僅僅是清潔工的作用,雖能苦心經營有所成功,絕無守業實力。

曹操對劉備是知根知底的,三兄弟以仁義之名闖蕩亂世,關,張雖俠義,而每陣必以生命相博,關羽心高氣傲,不是居人眼下之人,遵劉備為大哥,關羽也有自己絕對的權利,這不是劉備能控制的,劉氏集團,深刻來說,就是個股份公司,劉備不具備絕對領導權。曹操對關羽進行的一切示好,尊重,巴結。如果關羽留在曹操身邊,曹操不會答應,也不會重用,曹操真正的目的是讓關羽回到劉備身邊,連兒童都不會相信關羽能過了曹操五關,是曹操故意演戲,故意張揚關羽的個性。作為如此強大的曹操,這樣對待關羽,曹操手下不缺關羽這樣的人,目的是讓關羽膨脹,目空一切。這樣劉備已經失敗一半,劉備集團內部的不和,很多是關羽的自以為是造成。後來為什麼劉禪娶了張飛的兩個女兒,始終不和關羽女兒成婚,這也看出彼此的心結。

曹操殺呂布,為什麼不問郭嘉問劉備,眾人面前,劉備讓曹操殺呂布,呂布雖然出爾反爾,也曾有恩於劉備,曹操讓劉備的假仁義昭然若揭,曹操是讓劉備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劉備不進言殺呂布,曹操會放過呂布?同樣也會殺呂布,如今的呂布之死,又成了劉備讓殺呂布,可見曹操終歸高出劉備。曹操從來沒被劉備矇蔽過,劉備的小心思,曹操心知肚明,只是將計就計罷了。


白這個顏色


是否處死呂布,郭嘉與曹操應該提前溝通過,曹操心中已有定數。他徵詢劉備的意見,明著是給足劉備的面子,實則暗含三重意思。


一:如果劉備為呂布說好話,讓自己免其一死。那就證明劉備並非真心投奔自己,他還有野心。欲在將來,與呂布合力對付自己。因為呂布雖奪了劉備的徐州,然對他對劉備有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倆人並未情斷義絕。所以,今天只要劉備開口為呂布求情,那就把他倆一塊收拾,永絕後患。

二:如果劉備建議殺掉呂布,這才最合情理,最合曹操的心意。像呂布這種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小人,天地所不容。劉備想讓自己殺呂布,一是欲報奪徐州之仇,二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說明劉備投奔自己並無二心。



三:殺呂布的黑鍋必須讓劉備背上,這樣不僅能抹黑劉備寬厚仁義的形象,而且很容易給人一種假象:殺呂布是劉備提議的,並非他曹操的初衷。由此,呂布的手下必怨恨劉備,而自己則可落個惜才愛才的美名。

曹操不愧為梟雄,這次徵詢劉備的意見可謂一箭三雕,不僅探視了劉備投奔自己真偽,更藉此籠絡了呂布手下將士的心。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古風93814281


等到曹操哭著把陳宮送走後,返回上的樓來,

呂布大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曹操的大敵是我呂布,今天我呂布投降了你曹操,由我為你攻城略地,天下不難平定。實際上呂布的這句自救之言對於曹操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可惜就是呂布這句自救之言把他自己給害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本來呂布說這話的時候也是急須保命,而這句話對曹操來說本沒什麼錯,可惜錯就錯在旁邊還有個劉備,呂布為了保命,說話不過大腦,你想想,如果你呂布投降了曹操,幫曹平定天下,那我劉備將來不是在匡扶漢室上更加艱難了嗎,本來我有心救你,一聽你要幫著曹操,我不是救了一個大敵嗎,我還救你幹什麼?於是乎,在曹操回顧玄德曰:何如?劉備就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呂布聽了就破口大罵,說大耳兒無信。

其實在之前呂布被曹操打敗,呂布投奔徐州劉備,劉備對呂布是推心置腹,其實劉備那點小心思就是想和關張一樣把呂布也收了,為自己所用,結果呂布真不是東西,反客為主奪了徐州,在白門樓,劉備一聽呂布要投降曹,幫曹平天下,就心說話了,我答應救你呂布一命,也是想讓你為我所用,既然你要投曹,還救你幹什麼,當曹操徵求劉的意見時,劉備就趁機來了個落井下石,害你沒商量。其實以曹操愛惜人才的性格,還真有收呂布之心,他之所以沒問郭嘉而是問劉備,這裡有倆層意思,一是曹有收呂之心,不需要問屬下,他自信能駕馭得了任何人才。二一個,曹操回頭問劉備實際上也是句客套話,想不到劉備來了一句毒的,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劉備的這句話讓曹操聽了不得不殺,呂布聽了把劉備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出來。這也是曹操第一次上了劉備的當。第二次上當是煮酒論英雄。第三次,劉備使個“脫身計”以徐州半路截擊袁術為名,成功脫離曹操掌控。


夏有涼風61


因為曹操心中早有定奪,問劉備,實際上是在試探劉備。丁原、董卓之事,曹操不清楚、不記得、不介意嗎?殺呂布,有很多正當理由,是一種普遍共識,呂布先後對曹操、劉備集團做過的那些事,足夠積累兩個集團的大多數人的憤恨,想殺他的人,多的是。如果劉備保呂布,不但保不下來,還會讓曹操懷疑劉備想害自己,這個敵人就很明確了,曹操就會接著對劉備下手了。劉備馬上就明白了曹操用心,他只能像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但又揹負仁德之名,也不好直接說“殺”,只好以提問的方式回答:還記得丁原、董卓怎麼回事嗎?向曹操表明,劉備不故意害你,殺與不殺,你自己考慮。所以,劉備一出此言,早下定決心的曹操,毫不猶豫,立即下令把呂布勒死,而不是一般的斬首,不然,曹操一定會想想再說。而劉備暫時逃脫了自己的生命危險,曹操沒有下定決心,馬上對付劉備,還存有一絲利用劉備的希望。


沉140769451


呂布字奉先,內蒙古包頭人。人稱包頭呂奉先。呂包頭勇武過人,天下無敵。可最終還是敗給了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進攻呂布,圍城三個月。呂布軍中上下離心,於十二月下城投降。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呂布曾要求鬆綁,曹操笑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明公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呂布死前說:“大耳劉備最不能相信!”最終呂布被絞殺,然後梟首。


其實早在曹操圍城之前,呂布就有投降之意了,現如今被抓,呂布表示願意歸降曹操,而曹操頗為心動而沒表態,說明曹操在猶豫,曹操自認為還是能鎮住呂布的。

曹操並沒表態也沒問左右意見,只是微微一笑。但劉備就感覺不妙,因為劉備是有野心的人,他不管是想要匡扶漢室還是爭霸天下,最終都會與曹操一戰,若曹操收服呂布豈不是如虎添翼,心想絕不能讓曹操得到此人,於是便不等曹操開口就搶先說了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意思就是想提醒曹操不要忘了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死的(丁原董卓都是呂布義父,結果都被呂布殺了)然後甩了個眼神讓劉備自己領悟(可能想表達的是殺了呂布後,呂布嬌妻您豈不就獨享了!)

劉備的話讓曹操頭皮發麻,然後確認過劉備的眼神後又猥瑣一笑,隧下令殺呂布。

然而這一切盡在郭嘉眼中,可能郭嘉看出了劉備的意圖,也領悟了其眼神,想想呂布為人確實也沒必要留著,既然決策人已經做出了決定,自己也就不便開口了。



左將軍


若論武勇,呂布在三國之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然而在呂布兵敗之後,他為保命,向愛才如命的曹操投降,可是曹操依舊痛下殺手,這是為何呢?並且在此過程之中,曹操放著自己的謀士不問,為何獨獨詢問劉備意見?


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呂布被擒之後,他曾經請求劉備為自己求情,劉備也點頭默許,可當曹操詢問劉備意見時,劉備卻一反他之前仁義重信的現象,直接一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決定了呂布的生死。

這件事情也經常被後人當作是劉備虛偽的證據,然而我要說的是,這件事情還真不能怪劉備,劉備這是為命棄名的無奈選擇。

  1. 呂布反覆無常,多行不義,必不可用;
  2. 呂布殘部未滅,軍心不死,必不可放;
  3. 呂布豺狼猛虎,多生事端,必不可囚。

呂布結局似乎已經註定,他只有是死路一條,也只有呂布死了,曹操才能除一心腹大患,劉備也能報仇雪恥。而曹操明知故問,意不在呂布,而在劉備。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一,欲殺呂布,正大光明。曹操想要收復呂布殘部,但因為要殺呂布,所以怕失去了人心,借劉備之言效果就不同了,不僅名正言順,而且將殺主之仇與劉備平分。

其二,試探劉備,恩威並施。在朝堂之上,冒死逆曹者太多啦,曹操這樣做除了試探劉備,還想要將劉備收復。施威與劉備,詢問劉備,劉備言殺之則犯義,不言殺則犯曹,一問兩難,為了保命劉備只能選擇棄名。而且劉備和呂布的私語可是被曹操看見的,如果劉備幫呂布說話,這不是沒事找事讓曹操懷疑自己嘛!

其三,施禮於備,以收其心。曹操詢問劉備還要向劉備傳遞一個信息,我曹某人對你劉備是很看重的,我賬下軍師名將無數我不問,偏偏就問了你,將你奉為上賓,你要識趣,要識時務,以後就跟著我好好幹吧!



劉備的無奈

此時的劉備,勢單力薄,他只能順從曹操的心意,這也正是曹操的高明所在,我想此時的劉備心裡恐怕十分憋屈,徐州呀!那是我劉備的徐州,你曹操白拿不說,還要坑我一把,陷我於不義,簡直是沒有天理!

所以曹操獨問劉備實際上是陽謀,而劉備明知道曹操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眼睛一閉,往下一跳。其實呂布之死,劉備不是始作俑者,他也是受害人之一。


古今注


1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關鍵在於199年的局勢。

199年初當時,經過艱難的圍城,曹操軍終於攻破下邳,但妄自稱帝的袁術還盤踞著淮南——而衣帶詔還沒有發生。換而言之,當曹操要決定是否處死呂布的時候,曹操和劉備是捍衛漢室統一戰線的。這個時候劉備還不能未卜先知,不知道曹操是本劇最大反叛;他還覺得曹操是個為漢室討伐叛賊的傢伙。同時,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果曹操收了呂布,然後呂布殺了曹操,那誰來和他一起攻滅袁術?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劉備才對曹操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劉備說:你曹操不記得丁原、董卓的事情了麼?他其實的意思是,你曹操不能像丁原、董卓那樣馬上就垮了;為什麼呢?我們還要打袁術啊。

這個時候,曹操當然要問劉備,也不是因為他要試試劉備。而是因為曹操劉備這個時候是合作關係。這就相當於王健林和馬雲合起來做一個項目,王健林當然首先要問問自己的合作者馬雲是怎麼想的。

2

再展開一點的話,就要說一說讀歷史的時候,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假設歷史人物都點開了上帝視角,劉備第一天見到曹操就知道他要篡漢;或者劉備還沒見到過獻帝,就直接領取了對抗曹操、復興漢室的任務。

事實上,漢獻帝衣帶詔這個事情,發生在200年——呂布和袁術滅亡以後的第二年。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周圍敵人沒有了,不再抓漢室的保衛者了,狐狸尾巴露出來了。於是漢獻帝表態了,曹操是個漢賊,董承、劉備你們要幫我。這個時候,劉備才徹底與曹操決裂,開始了復興漢室的漫漫征程。

但是199年的時候,情況完全不是這樣。這時候其實曹操和劉備處在密切合作的蜜月期。

主要原因上面說了。漢室最大的敵人是袁術,袁術自己稱帝了。

3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篡漢稱帝的逆賊,真正積極討伐的人只有兩個,對,就是曹操和劉備。其他的諸侯,比如孫策,藉機脫離袁術以後,並沒有直接來討伐袁術,而是乘機在江東搶地盤,一個郡接著一個郡地收入自己囊中。呂布更加是見風使舵。甚至趁機奪了劉備的徐州。

這樣一來,本來劉備與曹操對立,只是因為劉備來幫助陶謙,抵禦曹操,保護徐州一方生民。現在,就徐州而言,呂布是最大的敵人;就漢室而言,袁術是最大的敵人。因此,曹操和劉備形成了一個統一戰線。

總之,在199年的時候,劉備對曹操還很有限。劉備知道,雖然這個人早先和陶謙結仇,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曹操的父親死於陶謙的手下;更重要的是,當袁術竊命的時候,曹操在為漢室出力。曹操知道自己討伐呂布、袁術,其實是在為自己搶地盤。這個過程中,他也看出來了,不惜代價為漢室東征西討的人,恰恰是這個劉備。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曹操才說出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在野武將


因為當時只有劉備才是最能看清呂布的人,問別人,有可能因為自負或自信而讓曹操留下呂布為己所用,但只有劉備知道,呂布天性無恥,為功名利祿不擇手段,留在身邊,看似有利,實則養虎為患,不,應該說其實曹操知道除他以外在場所有人只有劉備能看清利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