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英年早逝的十個英雄

熟讀三國,我們不難發現,有些英雄雖然謀略滔天,勇猛了得,但他們的生死其實無關乎歷史進程,而有些英雄,卻牽動著歷史進程,可惜英年早逝,最終壯志未酬,否則,

三國的歷史有可能被改寫,這些英雄的名字或許如雷貫耳,或許知名度並不高,但他們的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三國的歷史進程卻令我們遐想。那麼,哪些三國英雄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而有可能改變歷史進程呢?按照筆者個人的理解,以下十大英雄或許真能夠做到。

一是孫策。孫策,東吳第一代領導人孫堅的兒子,在孫堅英年早逝之後,以16歲的年齡樹起平定東吳的大旗,19歲之際,率領父親孫堅1000多名舊部和幾百門生開始了謀劃東吳藍圖的歷程,僅用六年時間,擊走劉繇、活捉王朗、決裂袁術、襲取廬江、大敗黃祖、輕取豫章,勾勒出東吳基本的版圖,讓正在中原爭霸的曹操感到惶恐,沒有想到,公元200年,正當孫策準備北上中原爭奪天下之際,竟然陰溝裡翻船,被許貢門客所刺殺,時常僅25歲。否則,孫策不死,天下鹿死誰手未可知,至少三國不會存在,應該在曹操與孫策之間爭霸天下。

二是周瑜。與孫策同娶大喬小喬的周瑜,在三國眾多的英雄中應該屬於最拔尖的序列,於公元208年終於除掉了東吳三代領導人心目中的心腹大患黃祖,緊接著在赤壁之戰中以3萬人馬之力一舉擊敗曹操親率的幾十萬最豪華陣營,曹操手下所謂名震天下的謀臣武將在周瑜面前那是集體失聲,從此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後來在與曹仁爭奪南郡之戰中雖然負傷,但終奪南郡,被孫權任命為偏將軍,公元210年,正當周瑜準備征伐益州時,天妒英才,才35歲的周瑜突發重病而英年早逝,否則,有二分天下之志的周瑜,改變三國曆史進程似乎不值得懷疑。

三是郭嘉。在人才濟濟的曹操陣營中,郭嘉能夠擠進曹操五大謀士之中,那不是浪得虛名,而是憑藉其實力掙來的,曹操擒殺呂布,有郭嘉的功勞;曹操放走劉備,悔恨沒有聽從郭嘉的勸告;曹操大敗袁紹,更有郭嘉的“十勝十敗”的功勞;橫掃袁紹殘敵,同樣離不開郭嘉。然而,可惜的是,在曹操南下之際,才37歲的郭嘉竟然因水土不服而突然離去,否則,赤壁之戰,到底是周瑜厲害,還是郭嘉稱雄無法預料,但曹操失敗之後大呼郭嘉似乎可以證明,郭嘉不死,曹操是否會兵敗於赤壁或許還真未可料。

四是龐統。有“鳳稚”之稱的龐統,在三國時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早年就是周瑜手下的功曹,後轉投劉備,獻計西征劉璋,奉獻出上中下三策供劉備選擇,劉備最終選擇中策。然而,英名一世的龐統竟然在圍攻雒城時,立功心切的他親自率眾攻城,最終被亂箭射中而亡,真是天不遂人願,時年37歲,否則,龐統不死,劉備或許能夠走得更遠,誰知道呢?

五是曹衝。曹操多次在眾人面前誇耀的曹衝,那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在曹操眼中也是最有才能的人,曹魏政權未來的希望或許就寄託在他的身上,在年幼時就有“曹衝稱象”的典故,可見其聰明非一般程度。然而,上天竟然嫉妒曹衝的聰明,於公元208年,在曹衝13歲之際,竟然得了一場大病,雖然曹操親自祈求上天保佑,但也無法挽回,哀痛不已,曹丕上前寬慰,曹操不得不嘆息曰: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啊!一呤雙淚流。可見,曹衝不夭折,曹丕難繼位,曹魏政權未來走向,憑藉曹操的慧眼,未來的曹魏政權那是無限光明。

六是孫登。大家或許對孫登並不是很熟悉,他是孫權的長子,被孫權於公元220年立為太子。孫登應該是孫權眾多兒子中最有才能的一個,深受廣大臣屬擁護,能夠禮賢下士,而且十分喜愛人才,曾經鎮守武昌,深受陸遜讚許,在孫權上前線時,管理後方能夠做到井井有條,深受百姓愛戴,特別是能夠與各兄弟處理好關係,尤其是重病之際,還上書孫權,不但為孫權推薦了一系列人才,而且為東吳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才能並不在孫權之下。可惜天妒英才,在孫登32歲之際離開了人世,否則,孫權能夠傳位與孫登,那東吳的命運或許會改變,畢竟,以孫登在世時的表現,那他應該是一位才能全面的明君。

七是劉封。劉封,劉備的義子,武藝高強,性格剛猛,當年隨劉備徵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如果曹操的兒子曹彰能夠及時趕到,那或許能夠看到兩人精彩的決鬥。後來,劉封與孟達一起鎮守上庸,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關羽求救劉封和孟達相助,但劉封和孟達以上庸不穩為由而拒絕,關羽最終失去荊州,自己也被俘殺,孟達害怕追責叛逃曹魏,並且勸劉封也投降,被劉封拒絕,劉封在孟達和徐晃的內外夾擊之下丟掉上庸,逃回成都。劉備責怪劉封沒有救援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烈勇猛,劉備死後最終難以制服駕馭,於是勸劉備藉此機會除掉他。於是劉備賜劉封死,讓他自盡。劉封嘆息說:“我後悔不聽孟子度的話。”劉封自裁後,劉備非常傷心,為劉封哭泣,這當然只是鱷魚的眼淚。劉封之死其實是歷史的必然,但劉封如若不死,劉備之後的蜀漢命運如何或許值得期待,畢竟,在劉封面前,以劉禪的才能能否坐穩江山值得懷疑,即使是諸葛亮能否駕馭劉封那也需要證明。

八是周不疑。周不疑,那是三國時期的一個神童,是劉先的外甥,《三國志》上說他著有文論四首,早年劉先為他尋師不得,就連劉巴也不敢做他的老師,可見周不疑從小才能了得。幼年時與曹衝為好友,曹操當時很喜歡他的才能,但曹衝不幸夭折之後,曹操認為此人必將成為曹魏政權的禍害,必須除之,曹丕不以為然,勸曹操不必要對13歲的孩子下毒手,曹操一語驚人:如果是曹衝還在,他們可能會成為最優君臣搭檔,但此人非汝所能駕馭也。當時,曹操還抱有幻想,將女兒許配給他,但周不疑一句不敢高攀,令曹操終於下定決心除掉他,尤其在他16歲之際,曹操攻打柳城正陷入僵持時,周不疑獻計十策,隨即攻下柳城,曹操更是下定殺心,終於派人暗殺了周不疑。周不疑如果不死,未來是否能改變三國進程我們無法預知,畢竟,周不疑死時還是個孩子,但憑藉曹操的眼光,應該不會差到哪裡。

九是曹昂。曹昂,曹操的長子,很早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於公元197年,這個時候的曹昂應該也只有20歲左右,因為此時的曹操也不過42歲,當時曹操進宛城出征張繡,其實此時張繡已經投降,但曹操好色之心已起,勾搭張濟(張繡為其侄)的遺孀鄒夫人,被張繡知道後,大怒而偷襲曹操,曹操因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但貼身侍衛典韋和侄兒曹安民戰死,而且自己的大兒子曹昂也死在了這裡,其實曹昂本可以不死,但他把生的希望給了曹操,將自己的戰馬交給曹操,步行護其逃脫,最終死在敵人的槍下。曹昂倘若不死,曹操未來的傳人是否是曹丕那似乎並無定數,憑其才能,似乎並不在曹丕之下,特別是曹昂是大兒子,這在古代那是當然的太子,所以,如果不是曹操風流,曹昂不會死,未來的曹魏政權走向或許會有所不同。即使如此,曹昂如果不把生的希望轉交給曹操,那三國的走向就已經改變。這也是曹操晚年念念不忘曹昂的根本原因,更是曹丕稱帝之後感嘆曹昂的根本原因。

十是曹彰。曹彰是曹丕的弟弟,雖然文不及曹丕,但武遠在曹丕之上,因其鬍鬚為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鬚兒”,公元218年,烏恆能臣氏造反,曹彰僅率領1千多人馬,長驅幾百裡,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追上敵人,斬殺、俘虜敵人數千人,威服鮮卑首領軻比,回朝之後,曹彰將功勞歸大家,得到曹操大力稱讚。後來,曹操與劉備對陣漢中,劉備叫出義子劉封,曹操大罵劉備派一假兒子上陣,他隨即叫曹彰對陣,但此時曹彰遠在首都,等到趕到長安時,曹操已經從漢中回來。公元220年,曹操重病,加急曹彰回京,曹彰未到,曹操已仙逝,曹丕即位,曹彰進爵為公,為任城王,公元223年,曹彰進京朝覲,突發重病而死,時年在35歲左右。曹彰之死,歷史有傳說,按照《世說新語》的說法是為曹丕所害。事實如否,值得推敲,但曹丕在位不過六年,如果曹彰不死,繼位者或許就是曹彰,至少曹魏政權有曹彰這樣的長城,司馬懿能否有機會展現值得懷疑,可未來歷史如何,我們或許可以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