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銳科激光:垂直整合產業鏈 國產光纖激光器龍頭起航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徐中華日期:2018-09-26

激光產業蓬勃發展,光纖激光器方興未艾

根據《2017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中國激光設備的銷售收入從2010年的97億元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455億元。由於光纖激光器的優點突出,下游 行業的需求日益增加,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不僅在傳統制造、汽車生產、重工製造等行業中的光纖激光器市場在增加,而且在醫療美容、通信和航空航天領域也開始使用光纖激光器。根據Technavio的預測,全球光纖激光器的銷售額將由2018年的19.81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8.8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35%。

銳科垂直整合產業鏈,成為國產光纖激光器龍頭

公司因實現自制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及生產銷售規模迅速擴大,使得公司產品成本逐年快速下降,再疊加產品結構中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器產品銷售佔比,毛利率明顯上升,毛利率自2014年的18.08%提升至2018H1的50.79%,與IPG的差距從2014年的36.03%迅速縮小到2018H1的5.88%。同時與國內同行企業相比,銳科激光在毛利率方面一直處於領先位置。受益於毛利率快速提升,公司的淨利率從2014年的5.8%提升至2018H1的34.89%,夯實未來快速發展基礎。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2018、2019、2020年公司的EPS分別為4.55元、6.78元和9.20元,基於此,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激光器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公司光纖激光器的新品研發不及預期,公司產品對進口產品替代速度不及預期等。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海油工程:新簽訂單快速增長 業績築底回升可期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馮勝日期:2018-09-26

全球油價持續攀升,油企加大資本開支,油服行業開始復甦。受益於中國、美國等國經濟穩步增長,全球石油需求自2009年以來持續增加;2018年以來原油市場供應總體偏緊,有力推動了國際油價繼續攀升。布倫特原油價格從年初的65美元/桶震盪上行逼近80美元/桶,截止2018年9月1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收盤在78.05美元/桶。隨著油價復甦,油企資本開支規模增長,IHSMarkit預測2018年全球上游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將恢復到42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從2018年上半年數據來看,國外四大油企(康菲、殼牌、美孚、BP)資本開支為289.4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6%;國內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資本開支為1193.05億元,同比增長19.72%。全球油田服務作業量有所增加,但由於油田服務行業的滯後性特點,行業整體處於復甦階段。

國內強調能源安全戰略,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勢在必行。受國內資源稟賦條件的限制,我國1993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7%,成為石油淨進口國;2011年首次超過美國,達到了55.2%;2017年達到67.4%,遠超國際安全警戒線。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向縱深推進,國內石油的供應缺口還將逐年增大,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亟須做好石油戰略儲備。近期,三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8月3日,中石油召開會議部署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確保原油產量穩中有升;8月6日,中海油召開會議提出全力保障油氣增儲上產,推動“渤海油田3000萬噸再穩產10年”工程;中石化在頁岩氣開發方面獲得大進展,今年涪陵頁岩氣田如期建成100億方年產能,成為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頁岩氣田。基於國內能源戰略安全,我們看好國內油企持續擴大油氣投資。

剔除去年Yamal項目收尾期影響,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84%。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76億元,同比下降14.42%;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海洋油氣工程服務價格仍然處於谷底位置,還未出現明顯的回升;二是去年同期Yamal項目處於收尾期實現收入22.33億元,佔去年同期收入比例超過50%,剔除Yamal項目本期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6.30億元,增幅84%。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82億元,同比減少3.82億元,主要是因為海洋油氣工程行業處於緩慢的復甦階段,市場競爭仍然激烈,訂單價格是油價低迷時的價格,公司綜合毛利率處於相對低位。

公司訂單快速增長,大批項目等待開工。2018年上半年,海洋油氣工程行業的發展總體處於恢復發展階段,公司全力開拓市場,新簽訂單達99.64億元,同比增長87.58%。其中,國內新簽訂單89.11億元,同比增長73.64%;訂單包括流花、旅大、曹妃甸、浙江LNG二期等國內大型工程項目。海外新簽訂單10.53億元,同比增長485%;獲得尼克森公司加拿大長湖西南油田地面工程總包項目7.5億元合同,沙特阿美某氣田開發項目電纜、臍帶纜鋪設運輸及安裝1195萬美元合同。下半年大批項目等待開工,蓬萊19-3油田4區調整、旅大21-2等數個大型海洋工程項目等待開工,福建漳州、陝西西安和浙江寧波三地的陸上LNG項目也將動工,海外尼克森油砂長湖西南項目也會在近期內開工;工程建設進入繁重時段,下半年業績有望築底回升。

維持“買入”評級:考慮到油價波動導致油企資本開支偏保守,公司業績增長有所滯後,下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43億元、9.88億元、17.5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01元/股、0.22元/股、0.40元/股,按9月21日最新收盤價6.75元計算,對應PE分別為691、30、17倍。考慮到目前油價正處於上升通道,油企加大資本開支確定性強,公司新簽訂單增速快,業績拐點凸顯,故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油價大幅下跌;油服行業復甦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訂單執行進度不及預期;公司海外業務拓展的不確定性;公司訂單價格回升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研發項目進展不及預期。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華友鈷業:產業鏈擴展穩步推進 中報業績維持高增長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沈成,朱凱日期:2018-09-26

支撐評級的要點

公司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123.38%符合預期:公司發佈2018年中報,實現營業收入67.83億元,同比增長79.0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08億元,同比增長123.38%;公司業績符合預期。同時,公司預告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鈷產品產銷穩健增長,三元前驅體大幅放量:上半年,公司生產鈷產品10,735噸,同比增長4%,銷售9,353噸,同比增長5%;自產三元前驅體6,988噸,同比增長90%,銷售6,383噸,同比增長225%。

產業鏈擴展穩步推進:上半年,公司在非洲區的CDM公司PE527礦權項目順利達產,MIKAS升級改造一期4,000噸氫氧化鈷項目試生產,同時二期項目1.5萬噸電積銅、9,000噸粗製氫氧化鈷啟動建設。衢州基地硫銨擴建投產,廢舊電池循環利用等項目全面展開,桐鄉總部硫酸鈷擴產前期工作啟動,鈷鎳新材料研究院項目開工建設。公司與韓國POSCO、LG完成四個合資公司的簽約,未來將有效整合雙方在三元前驅體、三元材料、動力電池等方面的優勢。公司正在形成從鈷礦原料、鈷化學品、三元前驅體、鋰電正極材料到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的鋰電新能源產業生態。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全球鈷礦開採、投放進度超預期;公司產能投放不達預期;技術迭代風險;3C需求不達預期;政策不達預期;海外經營與匯率風險。

估值

基於鈷價的變化與上半年產銷情況,我們將公司2018-2020年預測每股收益調整至3.40/4.16/4.86元(原預測數據為3.67/4.52/5.33元),對應市盈率為15.3/12.5/10.7倍;維持增持評級。

點觸科技:深耕歷史養成類手遊 進軍海外打開增長空間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諸海濱日期:2018-09-26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66.21%,實現歸母淨利潤2824萬元,同比增長7.15%,銷售毛利率58.40%,較上期增長了4.89pct,銷售淨利率14.08%,較上期提升1.58pct。

深耕歷史養成類遊戲,新遊戲上線多元化收入結構。公司專注於歷史養成類題材的移動遊戲產品類型,致力於提升遊戲品質,風格鮮明,用戶忠實度較高。公司對“王牌”遊戲產品《我在大清當皇帝》進行版本更新,維持用戶粘性,形成較好的經營淨現金流入(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1624萬元,同比增長90.99%);2017年底,公司推出新款歷史養成類遊戲《叫我萬歲爺》,2018年2月,《叫我萬歲爺》日流水突破百萬,月流水突破3000萬,最新報告期內該遊戲的收入貢獻佔比已超過《我在大清當皇帝》(分別為51.41%/48.29%)。此外,公司另一款歷史養成手遊《宏偉世紀》將於2018年下半年在土耳其上線測試,多元化收入構成(公司半年報)。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鞏固細分領域領先地位。自成立以來,公司堅持研運一體化的運作模式,自主研發了多款精品手遊。截至最新報告期末,為了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公司的研發人員從期初的194人增至本期的220人。隨著研發人員的增加,對應的研發人工成本以及委託開發費用提升,研發費用從上期的530萬元增至1368萬元,同比增長158%(公司半年報)

多渠道運營分散風險,流量日益增長。公司的手遊產品在AppStore、華為、小米應用商店、百度手機助手、UC九遊平臺等第三方應用平臺上線銷售,流量日益增長。最新報告期內,來源於蘋果公司的分成收入營收佔比約為56.18%,較2017年64%的佔比明顯降低,公司積極開拓安卓平臺渠道,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挖掘新用戶(半年報)。

設立香港子公司,逐步佈局海外市場。公告披露,2018年6月,全資子公司點觸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於香港設立。作為國內歷史養成類手機遊戲的領先企業,未來公司將逐步佈局海外市場。

投資建議:截至最新,公司股價報收於18.05元/股,市值2.10億元,對應的PE(ttm)為5.82X,建議投資人關注。

風險提示:新遊戲研發風險、產品結構單一、政策監管趨嚴風險。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長亮科技:傳統業務堅實 互聯網業務揚帆起航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楊墨,徐紫薇日期:2018-09-26

維持“增持”評級,維持目標價32.5元。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34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淨利潤770萬元,同比下降Sg%。我們維持公司2018-2020年EPS為0.50/0.82/1.35元,維持目標價32.5元,維持”增持”評級。

核心業務增長略低於市場預期,互 金與大數據業務保持高增長。2018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核心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15.58%;互聯網 金融業務營業收入0.86億元,同比增長33.65%;大數據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0.9億元,同比增長30.47%。其中金融核心類產品略低於市場預期,主要是受公司收入確認節奏的影響。從公司核心項目中標的情況來看,公司訂單充沛,長期收入增長無憂。

管理費用受海外研發投入和股權激勵增長較快。上半年公司管理費用達1.58億元,同比增長69.42%,主要受海外研發投入和員工股權激勵費用大幅增長影響。研發投入和股權激勵均是從上期保障公司的發展動力,從長期來看是公司不斷創造更高利潤的有效保障。

“銀戶通”正式發佈,TOC互 金平臺業務揚帆起航。公司與騰訊攜手打造的互聯網平臺產品“銀戶通”於8月16日正式發佈,百餘家銀行出席,近70家現場簽署了合作文件。產品定位為非全國性銀行向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包括提供理財產品互聯網渠道,市場空間巨大,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應收賬款風險。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英威騰:電源業務高歌猛進 電控與光伏短期受限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王浩,徐雲飛日期:2018-09-26

維持增持評級。工控與電源業務穩步增長,光伏和電控業務受政策影響有所下滑,下調2018-2020年EPS為0.36(-0.01)、0.42(-0.03)、0.49(-0.04)元,參考行業平均估值水平,下調目標價至9元(原目標價10.78元),維持增持評級。

業績符合預期。2018年H1公司實現營收10.35億元(+17.05%);歸母淨利潤為9627萬元(+5.88%)。考慮去年同期處置參股公司股權的2557萬投資收益,實際歸母淨利潤增速約為34%,符合市場預期。

工控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公司上半年工控業務實現營收6.36億元,同比增長11.4g%。其中變頻器收入達到5.55億元(+11.38%):伺服實現營收7622萬元(+4.4%),實現淨利潤495萬元(+90%)。我們認為伺服業務在去年扭虧為盈後有望進入利潤快速增長階段,同時還可充分發揮其與PLC的協同作用拉動PLC產品的銷售。

電源業務有望超額完成業績承諾,新能源汽車和光伏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2018年H1電源子公司實現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58.8%;實現淨利潤4058萬元,同比增長7g%。目前2018年5700萬元的業績承諾已經完成71%,全年來看有望超額完成業績承諾。受扶貧戶用光伏安裝進展低於預期的影響,上半年光伏業務虧損91萬元,全年來看有望現盈利。新能源汽車受補貼政策影響上半年電控實現營收1億元,同比下滑12.8%,下半年隨著物流車的起量有望扭轉困境。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新城控股:高週轉高擴張 千億之上空間更廣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謝皓宇,卜文凱,郝亞雯日期:2018-09-26

維持增持評級。維持2018/2019年EPS分別3.87、5.21元的判斷,目標價45.33元,對應2018年12倍PE。優質的儲備和獨特的資源獲取能力確保公司未來幾年銷售和業績的高速度高質量成長。

公司具備高週轉高擴張模式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優勢,因此在未來可以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速。(1)從成長性來看,公司儲備充足,進入城市增速加快。而且向市場較好的三四線城市下沉,超萬億的貨值足以支撐未來至少3年高增長。(2)公司較低的土地獲取成本和優質的儲備佈局保證了項目整體的盈利能力。2018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土地儲備對應樓面地價僅2634元/平,超半數位於長三角區域,具備較強的發展潛力,且較低的資金成本進一步打開盈利空間。

結算利潤大幅增加,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7.6億元,同增39.1%,歸母淨利潤大幅提升122.8%至25.38億元。同時,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3 8.4%和16.1%,相比2017年同期分別上升2.1和6.1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依舊保持較高的拿地水平,投資強度有所下降。新城控股2018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面積和金額大幅增長。公司銷售業績穩步增長,實現簽約銷售金額953億元,同比增長94.2%,完成全年年初制定的全年1,800億銷售目標的52.95%。拿地依舊較為積極,整體拿地強大幅下降,儲備充足,佈局優質,總儲備達到8644萬方。

風險提示:政策進一步加碼,佈局城市銷售不及預期。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贛鋒鋰業:與特斯拉戰略合作 高端鋰鹽助增長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謝鴻鶴日期:2018-09-26

事件:近日,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Tesla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自2018 年1 月1 日起至2020 年12 月31 日(可延期三年),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公司及贛鋒國際採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年採購數量約為公司該產品當年總產能的20%,金額以最終實際結算為準。

公司相繼與全球核心動力電池、主機廠簽訂戰略協議,鋰鹽品質毋庸置疑;這成為公司中長期增長的源動力。公司主要產品高端電池級碳酸鋰與氫氧化鋰,冶煉加工技術為國內首屈一指,為國內極少數能夠進入到全球核心動力電池產業鏈公司之一: 1)公司與全球動力電池龍頭LGC 合作:此前,公司與LGC簽訂供貨合同以及補充合同,自2019 年1 月1 日起至2025 年12 月31 日,公司及贛鋒國際向LG 化學銷售的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總量共計9.26 萬噸;2)公司與全球標杆電動車主機廠特斯拉合作:此次,公司與特斯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年採購數量約為公司該產品當年總產能的20%,目前公司產能超5 萬噸LCE,由於後端溼法冶金環節可在氫氧化鋰/碳酸鋰之間切換,意味著年採購量或可超過1 萬噸。

鋰鹽告別純粹“量的野蠻生長”,高品質產品競爭將成為下一個主旋律之一。

在政策推動以及技術突進下,新能源汽車以及電池企業快速成長且頭部集中愈發明顯,對全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要求不斷提升;而鋰鹽上游端,經歷15-17 年牛市後,鋰鹽供應企業不斷增多的同時產品、資源卡位等差異亦在不斷加大。如何雙向匹配,做到“門當戶對”,是行業內企業都在做的事情。產業鏈兩端“從量到質”的變化在此次得到了較好的體現:1)為什麼是特斯拉?特斯拉是全球電動車標杆,旗下Model 3 是真正意義上正在放量的“市場化、平民化”主力車型之一,遠景產量將達到100 萬輛,對應5 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用量,目前周產能已經達到5000 輛,對原料需求迅速提升;其不僅外購松下供應的動力電池,並且通過旗下超級工廠自產電池(已經建成G1、G2,其中G1 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電池工廠,或將進一步擴能,另外還將陸續建設G3 等多個電池廠),以實現規模經濟效應,搭建一體化供應體系,此種運營模式決定特斯拉對於高品質原料的穩定供給極為重視,具體表現在,特斯拉除了此次與贛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指定電池供貨商採購,5 月還與KID 簽訂三年氫氧化鋰包銷協議,包銷量達到1.1 萬噸氫氧化鋰,並且是“fixed price take-or-pay”固定價格無條件支付合約,包括後續三年選擇權條款,凸顯特斯拉鎖定優質氫氧化鋰穩定供貨的意圖。2)為什麼是贛鋒?中下游動力客戶對鋰鹽品質、穩定以及一致性等提出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早在2014 年便開始海外核心動力產業鏈認證工作,擁有深厚的技術工藝積澱,冶煉加工技術首屈一指,高品質產品能夠滿足標杆客戶的高要求,作為鋰業龍頭,在更注重精細與穩定品質的後野蠻放量時代,競爭優勢顯著。可見,對於鋰行業來說,步入後放量時代,高品質產品競爭將成為下一個主旋律;特斯拉尋找贛鋒鎖定優質資源有著典型代表意義。

鋰價出現企穩跡象,下行空間有限。目前,雖然碳酸鋰供給端下半年面臨較大壓力,但是不止是主流電池廠如比亞迪、CATL、國軒等目前訂單較為飽滿,開工率回升至高位,二三線電池廠開工率也在提升,磷酸鐵鋰庫存基本出清,已開始復產備貨,需求有望環比提升;疊加近期,鹽湖因洪水導致供給一定程度減少,鐵鋰需求訂單有所恢復,價格下調空間有限。向後展望,雲母與鹽湖新增供給真正進入到動力產業鏈形成有效供給尚需認證,並且價格已進入行業成本曲線末端,鋰價或進入底部區域,下行空間有限。

盈利預測:我們假設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分別為12 萬/噸、11 萬/噸、11 萬/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2 億、24.5 億、30.8 億,目前357 億市值,對應PE 分別為19 倍、15 倍、12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項目推進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鋰價持續下跌。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中國中車:走出軌交建設的冬天 迎接鐵路貨運的春天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聯訊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王鳳華日期:2018-09-26

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軌道交通設備霸主

中國中車是由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於2015年合併形成的軌道交通製造類企業,分別在滬港兩地上市,中國中車承繼了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業務和資產,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在中國軌交裝備製造市場具有絕對優勢。中車以傳統鐵路軌交裝備製造業為基點,憑藉動車組、地鐵等已有優勢,借力“高鐵外交”,以“一帶一路”戰略指針,積極推進“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國際化經營的轉型升級,立足國內市場,向全球進發。

動車車輛招標穩定,後市場逐步發力

動車組業務營收在中國中車鐵路設備中一直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受2011-2013年新開工項目低迷的影響,2016年、2017年新增高鐵通車裡程跌入谷底,鐵路機車車輛購置也收到很大影響。隨著2013年開始新開工項目進入新一輪旺季,對應2018-2020年新增高鐵通車裡程又將進入高潮,機車車輛購置進入小週期向上。從中鐵總對外口徑看出,2018-2020年中鐵總預計招標復興號約900標準列,平均每年約300標準列。按照我們預測,這個數據應該是偏保守,我們測算2018-2020年國內新增動車組標準列數需求分別為334列、320列、350列,按照每列動車約1.6億元計算,對應新增電池組市場規模為541億元、502億元、542億元。通過存量動車組運營時間及高級修時間節點的測算,預計逐步動車組高級修市場將逐步擴大,根據四級、五級費用估算,預計2018-2020年動車組高級修市場空間均超過100億,高級修的增長是動車業務主要增量。

受益基建穩增長,城市軌交建設走出冬天

受益基建穩增長的政策導向,在2017年8月包頭地鐵被叫停後,城軌建設規劃被全面暫停。城軌交通建設進入冬天。2018年8月初,國家發改委在發佈52號文全面提高了城市軌交規劃的要求後,相繼審議通過長春市、蘇州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考慮52號文的要求提高後,我們重新修正了43個已批覆城市的地鐵項目計劃,整理出不受影響的29個城市地鐵項目計劃,我們預測2018-2020年城軌交通新增運營里程每年都超過1000公里,城軌迎來通車高峰和車輛採購高峰。暫不考慮城軌車輛密度增加的需求,按照2017年車輛密度每公里5.6輛保守估算,預計未來三年城市軌道車輛需求分別為7675輛、8758輛、10926輛。地鐵海外訂單總額佔公司海外訂單總額的80%以上。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持續海外發力,公司的城軌業務的海外市場份額也將繼續擴大。

三年貨運增量行動開啟,迎接鐵路貨運的春天

隨著鐵路貨運量及週轉量的不斷增長,對應的鐵路貨車的供給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由鐵路貨運趨勢情況和與大宗商品需求相對應的經濟景氣程度判斷鐵路貨車市場需求。我們分析鐵路貨運量累計同比、貨運週轉量累計同比數據與貨車採購量累計值發現,這兩者之間相關性非常高,幾乎同步變化。

鐵路貨運經歷了二十一世紀初的黃金十年高速增長,從1999年到2011年,鐵路貨運量從16.76億噸增長到39.33億噸,12年複合增速7.39%。從2012年開始,全國鐵路貨運量增速開始走平,甚至連續下滑,2016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僅33.31億噸,對比2011年下滑了15.31%。在這波鐵路貨運低迷階段,鐵路貨車採購量也到了歷史低谷。最低每年僅採購了約11000輛。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運輸量的決策部署,鐵路總公司將實施在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又制訂了《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將達47.9億噸,較2017年增長30%。強化機車車輛裝備保障。未來三年,鐵路總公司將加大投資力度,新購置一批大功率機車和貨車,滿足貨運增量運輸需要。為配合三年貨運增量行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計劃未來三年新購置貨車21.6萬輛、機車3756臺,預計採購金額將超千億元。

機車的需求增量與客運量和貨運量數據相關,與鐵路貨車、客車保有量數據相關。從2011年鐵路貨運量達到高峰後,全國鐵路貨運量一直沒有出現明顯增長,2014-2016年甚至連續三年出現負增長,帶動鐵路機車需求下滑。從2011年開始,鐵路機車保有量一直維持21000臺,每年略有下滑。隨著本輪中鐵總啟動三年貨運增量行動,我們認為全國鐵路貨運力又將重新開啟增長通道,從2017年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運力增長30%,每年複合增長9.1%。鐵路貨運量恢復增長對車輛的需求帶動了機車需求的增長。

高鐵普及前,普速鐵路客車是重要的客運方式之一,而隨著高鐵等出行方式的逐漸滲透與替代,公司客車收入逐漸遞減。從客車需求影響角度來看,客車客源穩定,空調車對非空調車的替代已經接近尾聲,加上高鐵對客流量的吸引程度日漸加大,實質上對普速客車業務形成了擠壓。客車逐步成為中車的邊緣產業。

非軌交裝備業務成為重要板塊,平衡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帶來的業績波動

公司發展戰略在依託核心技術與裝備製造優勢的基礎上,加強軌道交通以外產業的延伸與發展,目前拓展並形成九個新產業板塊,即風電裝備、高分子複合材料、新能源汽車、環保產業、船舶與海工裝備、光伏發電、智能裝備(含工業機器人)、重型工程機械及礦山機械、信息及軟件技術九大模塊。2017年新興產業營業收入538.5億,毛利率23.69%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毛利約130億,佔中國中車總毛利的26.65%。隨著新興產業的壯大,逐步成為中國中車營業結構裡重要一環,盈利能力穩定,平滑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波動帶來的業績波動。

盈利預測

我們預測公司2017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260.29億元、2653.42億元、2997.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0.55億元、150.51億元、166.42億元,每股收益為0.42元、0.52元、0.58元,對應的P/E分別為19.69倍、15.77倍、14.26倍。考慮到公司未來海外發展的巨大增量及鐵路貨運的高景氣度,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1元。

風險提示

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下降、鐵路貨運低迷導致貨運增量行動出現變動、鐵路設備產品降價。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新北洋:物流櫃納入江西便民服務、民生工程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洋日期:2018-09-26

新聞:新華社南昌9月23日電,為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江西省日前出臺政策,將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並鼓勵全省加快在社區、高等院校、商務中心、機關事業單位、地鐵站周邊等末端節點佈設智能快件箱。

智能快遞櫃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同時兼具成本低、便捷性和安全性三大優點。在中轉中心間,大量快遞件可以被一起運輸,但是在網點與終端之間“最後一公里”則需要大量的快遞員上門服務。隨著人工成本的上升,“最後一公里”的運輸成本也不斷提升。智能快遞櫃更能有效保護客戶隱私信息,更具安全性。同時,在收發件時間上更靈活,更具便捷性,可24小時提供服務。

新北洋在物流領域實現全流程無人化解決方案。2018上半年推出交叉帶意義推進整體方案戰略,物流網點信息化方案也開始在網點推廣,結合收單端的便攜打印機、配送端的物流櫃,新北洋在物流領域實現全流程無人化解決方案。新北洋未來定位三場景:1)末端配送;

2)中型中轉站全無人化;3)網點信息化。

新北洋未來是全領域無人自助終端製造商,面向萬億市場。新零售僅是公司在無人自助終端佈局領域之一,實際公司在物流、銀行、醫療等領域都有無人自助終端產品。若考慮全領域無人自助終端市場,則為萬億級別市場。

自助雲銷售平臺、倉儲管理系統的推出驗證軟件能力逐步提升。中小新零售第三方運營公司缺乏數字化管理能力,物流公司網點物料管理混亂,公司自助雲銷售平臺、倉儲管理系統能夠解決行業痛點,實質為面向中小運營商、物流網點的類ERP 系統,同時也驗證了公司的軟件能力。

軟件能力提升,方案能力不斷驗證,維持“買入”評級。新北洋軟硬件綜合能力出色,全行業拓展碾平利潤波動性。暫不考慮中郵速遞易、DWS 系統、其他潛在新零售大客戶帶來的業績增量,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18-2020年營業收入為28.90億元、36.15元、46.26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20億元、5.03億元、6.31億元。核心業務行業空間巨大,方案能力兌現,維持“買入”評級。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華泰證券:董事會通過發行GDR議案 資本實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陳福,商田日期:2018-09-26

事件:華泰證券董事會通過發行GDR議案

華泰證券擬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並申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GDR以新增發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作為基礎證券,擬新發基礎證券不超過8.25億股,募資總額不低於5億美元。發行決議有效期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十二個月,轉換率及定價待定。

資本實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利於擴展海外戰略佈局

資本實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已於8月完成142億元A股定增,不僅引入阿里、蘇寧等戰略股東,且淨資本排名晉升至行業第4,目前以淨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增強資本實力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推動牌照業務轉型升級。互聯網巨頭入股打開了華泰在財富管理及金融科技領域的想象空間,持續看好公司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先發優勢。

擴展海外戰略佈局。發行GDR海外募集資金,利於提升公司國際知名度,參考募資使用計劃,資金投向主要為投入現有主營業務、支持國際業務內生及外延式增長,如增強香港子公司資本實力,逐步完善美國、歐洲業務佈局等。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Assetmark境外上市議案,擬分拆境外控股子公司AssetMark於美國上市,截至18H1末,AssetMark平臺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較17年末增長6.8%至452.7億美元。

投資建議:持續看好公司的戰略趕超

行業層面:長線資金增量可期。短期而言,龍頭券商盈利韌性凸顯,資產減值計提較為充分,估值處於歷史底部;消費刺激、減稅預期等政策環境變化提振信心,交易量有望回升。中長期而言:1)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批,長線增量資金可期;2)行業加速分化,龍頭券商搶佔機構客戶、衍生品業務先發優勢;3)騰訊入股中金、阿里入股華泰,頭部券商的反卡位,將在未來行業復甦中凸顯優勢。公司層面:持續看好公司的戰略趕超。公司從零售業務轉型機構業務和財富管理的戰略清晰、執行有力,綜合實力已晉升第一梯隊且不斷增強,預計公司2018年末BVPS13.28元,對應PB為1.14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成交金額進一步下滑;公司股票質押業務質量低於預期;固收投資受到信用違約事件負面影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