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春秋戰國時代沒有大型的農民起義活動?

丷愛流浪的貓丷


大型農民起義爆發一般有四個條件:

第一,惡的政府;

第二,民不聊生;

第三,民眾沒有申訴的途徑;

第四,政府沒有制衡的力量。

通過這四個條件,來看看為什麼春秋戰國,乃是夏商西周都沒有大型的農民起義,而秦以後,幾乎每個朝代都避免不了農民起義。

首先,春秋戰國,政府作惡的程度有限。

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諸侯,並沒有無限的權力。春秋是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天子無權柄,權柄在諸侯之手;諸侯無權柄,權柄在大夫卿家之手;甚至有的諸侯國,權柄在大夫的家臣之手。國君沒有權力如何作惡,諸侯沒有權力如何作惡,大夫沒有權力如何作惡。這是一個權力比較分散,權力不斷在下移的時代,所以真正邪惡的政府,是非常少的。

其次,民不聊生的情況是比較少的。

春秋戰國時代,以民為本的思想還是比較濃厚。特別在權力下移過程中,掌握權柄的大夫一般都會主動討好民眾。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齊國的田無宇,他用大斗把米貸給百姓,用小鬥收回,這樣子來贏得民心。所以後來田氏終於取代姜姓,成為齊國的新主人。由於當時是諸侯制,人口的流動很大,在這個國家活不下去,還可以跑去別的國家,還可以跑到深山老林三不管的地帶。從史料來看,民不聊生的情況,是很少的。

其三,制衡政府的力量。

以前我在讀孔子孟子的政治學說時,總覺得有一個很大不足。孔孟倡仁義,抨擊暴政,那麼為什麼沒有設計一種限制暴政的政治理論呢?後來我思考了很久,才想通這個問題。在秦漢之後,中國沿用孔孟的政治思想治國,但實際上卻早已偏離其道了。因為孔孟的理論,不是建立在一個徹頭徹尾的專制社會之上,而是在諸侯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諸侯就是不僅限制中央政府作惡,也限制其他諸侯作惡。

在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推倒邪惡政權的,主要是靠諸侯的力量。比如說商湯的崛起,就是以“道義”為號召,討伐“不義之國”,不斷擴張自己的實力。比如說有洛氏的君主貪圖享樂,大修土木,百姓被迫去修宮殿,到了農忙時節,沒有足夠的人手收割莊稼,導致國家陷入饑饉之中,民不聊生。商湯便扛著“討伐不義”的旗幟,發動對有洛氏的戰爭,滅掉其國。

周文王的興起也是這樣的,史記說他“陰修德行善”,為什麼修德行善要用“陰”字呢?因為有政治目的。修德行善,是為了得民心,得了民心,就可以去征服那些失掉民心的國家。所以大家看,以前為什麼農民起義很少呢,因為惡的政權,總會先滅亡的。

到了春秋戰國,諸侯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失民心就只能是滅亡。不必老百姓起來造反,別的諸侯就把你給滅了。所以春秋戰國,你看似乎很亂,其實它跟南北朝,跟五代十國那種亂是不同的,春秋戰國的諸侯是世襲的諸侯,不是後來亂世旋起旋滅的政權。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內部是很穩定的,政治一般是很清明的。遇到了宋康王或齊湣王之類比較壞的國君,國家立馬遭到圍攻與瓜分。

其四,專制社會避不開農民大起義

秦一統六國後,中央集權制代替分封諸侯制,中央政府獨大,沒有任何制約的力量。再加上古代中國沒有外部強大政治勢力的干涉,當這個政府作惡時,又缺乏諸侯的牽制,就容易形成嚴重的後果。位於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基本上是惡政的最大受害者,當他們走投無路,又沒有任何力量來改變這個政府時,只能採取自下而上的武裝反抗,這是唯一的出路。因此,秦以後歷朝歷代避不開農民大起義,乃是制度使然,不是個人意志可以改變的。


君山話史


現在記載可能往“農民起義”上靠的,一個是春秋戰國交際的所謂盜蹠,號稱有部眾九千人,橫行天下。但從相關材料看,盜蹠的身份是魯國大夫柳下惠的弟弟展雄,而且帶領的九千人更像是一支流浪軍團,依靠武力奪取錢糧資源,謀取生計,並沒有什麼反抗階級壓迫的行動。

戰國時期楚國的莊蹻是另一個被作為起義者的人物,但實際上莊蹻也不是什麼農民領袖,而是楚國王室成員和高級將領。他的反楚起事,很可能是在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楚國國內諸公子爭權時候的一種參合。最後他奉楚頃襄王之命遠征雲貴,建立了滇國,也完全談不上農民起義。

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大型農民起義活動,主要原因在於從政治經濟上,春秋時期還處於分封制度的殘餘階段,天子封諸侯,諸侯封大夫,大夫封家臣,這樣層層分封,小國寡民為常態,統治者被被統治者近距離接觸。民眾與統治者的矛盾當然時有發生,但一般來說不會激化到需要大規模起義的地步。

一般來說,矛盾在分封單位之內就被化解了,反對國君或者丞相的往往不是農民,而是大夫或家臣;苛待底層的大夫或者家臣可能被民眾打死,卻不至於因此釀成大規模起義。以宋國為例,國人(市民)起來暴動,打死或者趕走執政者的例子很多,但這稱不上大規模農民起義,充其量算是市民自發促進的政變,事後往往是另一波公室貴族趁機掌權;在平時,老百姓還能和執政的大臣相互嘲諷笑罵。

我們後世所稱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是等到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之後,由於秦國的暴政,或者後面什麼朝代官宦勾結的壓迫,導致全國相當一部分人都活不下去,這才會釀成大規模起義。同時,陳勝吳廣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無疑也是中國人思想上的一次突破,在這之前的人們,大概是不敢動這腦子的。


巴山夜雨涮鍋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口結構和秦國統一後的人口結構不同,古代封建等級非常森嚴。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民地位很低,常年從事農業勞動,地位和奴隸差不多,一生為地主階級服務。他們反抗的也只能是大地主,大貴族與國家的關係不大。

比如商鞅被秦國賜了一塊地,叫商地,他之前叫衛鞅,後來以封地取名為商鞅。被秦孝公賞給他的那一塊地區的賦稅全貴商鞅所有。也就是說,在商地勞作的哪些農民,直接與商鞅打交道,交多少錢都是他說了算,農民不滿或者起義也只能反抗商鞅。

有人說西周時發生了國人暴動,其實那是貴族階級和富人對國王不滿才發起的,其目的是把周厲王趕下臺,而哪些人不是農民。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人民的矛盾直接與國家掛鉤。苛捐雜稅,徭役繁重,法律殘酷等等,都會導致農民們的不滿。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人民只負責生產勞動,即便像修長城這種苦差待遇也很好,但是秦始皇就那他們不當人看,所以造成他們不滿,最好只好起義反抗。


朕史


我覺得原因有幾個:

一是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還是很大程度上存在於當時社會,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關係是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主要矛盾關係,所以奴隸的暴動,逃亡,奴隸主的鎮壓和追捕是矛盾主流。

二是春秋戰國時代是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代,農民與地主階級關係還沒有完全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之間的階級矛盾還沒有達到尖銳的地步,農民起義也就沒有那麼多,那麼大,那麼有影響力了。

三是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變革是時期,雖然各個諸侯國變革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底層的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客觀上還是顧及了底層的人的境遇,解放了奴隸,承認了逃戶等等。

四是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生產力大發展時期。井田制的破壞,導致了土地私有化的發展,大畝制的土地劃分,促進了土地的管理,而農業用具的不斷改進,由石質農具向金屬農具的發展等,大力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使得農業的發展迅速。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農民起義不大有。


時光之意


在春秋戰國之前,除了國人暴動之外,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但國人暴動,實際上很難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起義,因為當時所謂的“國人”,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平民,也不是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古代農民,而是居住在城邑之中的貴族。國人暴動與其說是農民起義,不如說是周厲王的倒行逆施,激怒了當時的貴族們,他們聯合發動叛亂,驅逐了周厲王。

而我們所說的後來的農民起義,其實秦漢時期的農民起義和宋明的農民起義也不一樣。秦漢時期的農民起義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農民,而是一些破落小地主或者莊園主、貴族以及遊俠之類的人為骨幹,率領他們自己的奴客發動的起義。比如劉邦,在陳勝起義之前,就已經因為送伕役到咸陽,失期當死,就落草為寇,在芒碭山成為所謂的“群盜”,其實也就是脫離了秦朝政府管理的盜賊。

陳勝吳廣起義的情況與劉邦相似,他們所押送的同樣是伕役,但這些伕役並不是完全的自耕農,大多數是莊園經濟下的奴客。而且,他們之所以起義,同樣不是因為像後來的破產農民那樣,活不下去了,而是因為他們和劉邦一樣,在去服勞役的路上遇到持續下雨,無法按照規定的時間到達服役地點,同樣要被處死,為了活命才被迫起義的。這和後來的農民起義也不是一個概念。

黃巾起義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參與黃巾起義的並不都完全是破產的自耕農,大量的實際上是信了張角兄弟創立的太平道的莊園農奴主,他們率領各自的莊園農奴以及依附於他們以逃避國家賦役的奴客,參加了張角兄弟發動的起義。而這些莊園農奴主本身都是各地的豪強大戶,他們也並不是真的因為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張角兄弟的信眾,想脫離朝廷的管理體系。

所以,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大亂,戰爭連綿,死亡枕藉,道路相望,但卻沒有發生多少真正的農民起義,而是出現了大量的地方性塢壁,也就是地主土圍子,或者是在所謂的流民帥的率領下,向南方遷徙和逃亡,仍然是以血緣宗族為基本的聯繫紐帶的。當時衣冠南渡的大量北方名門士族,都是攜家帶口,幾百幾千人一起逃亡到江南一帶,尋找地方落腳的。

東晉時期的孫恩盧循起義同樣是,一方面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影響,另一方面,真正激發起義的事件也是因為主持朝政的司馬元顯要徵發江東八郡“免奴為客者”,充當兵役,才激起了江東地區已經免奴為客的農民的不滿,在五斗米道領袖孫恩的率領下起義。而在起義中充當主體的所謂免奴為客者,也就是指剛擺脫了莊園奴隸地位,通過租佃地主土地等方式獲得相對獨立性的“奴客”,仍然不是後來說的農民。

而我們現在習慣上說的農民起義,其實主要是指自耕農,尤其是在朝廷政策失當,賦稅比較重,加上天災人禍,大量的自耕農陷入破產境地,成為流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團聚起來,發動的起義。這就是說,在社會生產方式上,大量自耕農的存在,是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前提。沒有自耕農,就不會有大量破產農民變成流民,也就無所謂農民起義了。比如唐朝的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就都是這種破產的自耕農為主體的流民。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莊園農奴制其實是集體經濟,農奴們只是在莊園地主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勞動,生息繁衍,他們的生老病死都是由莊園地主負責的,不用他們自己獨立承擔。而這種莊園農奴經濟的好處就是,內部實際上是高度計劃經濟的,生活必需品統一配給,剩餘都歸屬於農奴主。所以,這種幾百幾千人的莊園農奴經濟體實際上抗風險能力是比較強的,遠遠高於後來單家獨戶的自耕農。

但從普遍的莊園經濟向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轉變,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差不多相當於從戰國時期一直到隋唐時期才最後完成,春秋戰國時期的自耕農數量還非常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到東漢時期,當時的自耕農農民為了逃避國家賦役,還主動依附於莊園主,成為所謂的奴客,也就是出現了倒退。而這個過程的完成,恰恰是因為南北朝時期的大動盪、大混亂,原來的經濟組織體系才徹底衰敗了,變成了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

所以,在小農經濟還非常不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國家之間的戰爭非常頻繁,但農村基層的組織體系相對來說卻是比較穩定的,是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流民的,當然也就不可能出現後來那種性質的農民起義。

這當然不是說,莊園經濟就比小農經濟更好。莊園奴隸的人身權利是沒什麼保障的,莊園主殺死農奴不用承擔責任,一直到劉秀當皇帝,才強制要求殺死農奴也要負責。從莊園農奴制到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這當然是歷史的進步,至少自耕農在人身權利上是獨立和完整的。這裡想說的只是,小農經濟天然就是比較脆弱的經濟模式,抗風險能力非常低。而且,家庭規模越小,抗風險能力也越低。因此,農民必須要組織起來,才有出路。

這也就是為什麼宋朝的時候,宋儒一直在討論重建鄉村秩序的問題,就是因為這時候農村已經變成了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而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又比較低,因此需要重新建立一個組織體系,至少是能夠建立一個相互幫助的體系。宋儒最後給出的方案,也就是提倡各種鄉約民規,鼓勵鄉賢主導鄉村秩序,形成村落為單位的共同體。


蕭武


發生過奴隸起義,春秋時期魯國人展蹠(一些古代文獻稱之為盜蹠),他是魯孝公兒子公子展的後裔。他曾率幾千奴隸轉戰黃河流域,對當時的諸侯國造成沉重的打擊,對促使社會形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發揮積極作用。


跪射俑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東周王權被弱化,國家分裂,被分封的諸侯國分治割據,群雄爭霸的特殊歷史時期。

整個的春秋戰國時期,實際上,就是強大的諸侯國打敗弱小的諸侯國,逐步實現國家重新統一的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是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各個諸侯國內部的戰爭,各個諸侯國家內部還是很穩定的,因此,就不存在發生農民起義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