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賣10萬,「山寨之王」是如何煉成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保時捷”賣10萬,“山寨之王”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自古就有李逵和李鬼、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而今更甚。

刷著拼多多,穿著阿迪王,喝著雷碧,開著保時泰,十八線城市的隔壁老王在他人眼裡是成功人士。所謂的面子工程,靠的就是中國特色山寨產品。

是成功人士。所謂的面子工程,靠的就是中國特色山寨產品。

保時捷”賣10萬,“山寨之王”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汽車行業,成了山寨的重災區。

保時捷Macan賣55萬元,而山寨版的眾泰SR9只賣10萬。路虎極光賣38萬元,一臺山寨版的陸風X7賣11萬......

1992年,眾泰汽車創始人應建仁湊了8萬元,在浙江永康不到100平米的祖宅中開了一家小作坊,後來成為了長城五金機械廠。

1996年,應建仁與其妻共同出資成立了浙江鐵牛實業有限公司,而這個公司當時主要生產業務為拖拉機、小型電氣化設備。經過多年打拼,公司發展成鐵牛集團。

2003年,鐵牛集團大量收購金馬公司股份,進行資源整合,而金馬的核心業務是生產發動機、變速箱等汽車核心部件。同年,眾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7年,金馬股份收購了眾泰100%股權,眾泰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至此,應建仁成功上演一出左手倒右手的好戲。金馬股份股票正式變更為眾泰汽車,讓眾泰完成上市。

2008年至2017是眾泰汽車高速發展的十年。去年眾泰汽車營業收入208.04億元同比增長1128.48%,淨利潤11.36億元同比增長1209.32%。

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眾泰汽車實際控制人應建仁、徐美兒夫婦憑藉140億身家上榜,位列239名。

眾泰母公司鐵牛集團,旗下還有多個獨立運營的品牌。而這些品牌的產品不僅尺寸規格和配置性能高度重合,而且還有一個共同點:精通複製、粘貼。

保時捷”賣10萬,“山寨之王”是如何煉成的?

比如君馬,新推出的MEET3,造型設計與奔馳GLC神似。動力、底盤與君馬S70也是一樣,配置水平甚至還不如S70。和兄弟品牌眾泰一樣,套個網紅臉就賣。

山寨汽車如何稱王呢?

1、設計週期短

眾泰的兄弟品牌,君馬成立於2017年6月,誕生一年多就已經上市了3款新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曾表示:“我們市場太好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想趕緊生產出產品,趕緊賣錢,利益的驅使弱化了我們自主設計方面的打造。”

2、研發投入低

數據顯示,2017年,比亞迪的研發人員達到了2.7萬名,共投入62.66億元;

長城汽車的研發人員有1.8萬名,研發投入也達到了33.64億元。

而眾泰研發團僅2000人,2017年研發投入僅僅5.87億元。這意味著,換個新殼就賣的眾泰,研發投入只需要比亞迪的十分之一。

3、爆款效應

迎合大眾需求,摸透了消費者的心裡,超值"性價比"!

眾泰有一個神秘部門被外界笑稱“皮尺部”,他們套路就是:研究市場上最熱門車型,果斷抄襲,這樣能保障車型熱銷。

4、監管薄弱

只要不是100%照搬,哪怕是99%,只要靠著那1%的不一樣,就可能會被認為不是侵權。

換言之,在目前的法律研判下,無法真正遏制抄襲現象。

這塊在其他行業一樣,專利和知識產權有時候,你懂得......

保時泰們在很多的小城小市還是有一席之地,但因山寨問題纏身的眾泰,如果過分依靠合資轉型(與福特),依舊只是個生產工具而已,創新仍是擺在中國自主品牌面前的現實問題。

希望未來我們開的是正宗的眾泰汽車,而非保時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