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藍氏三傑對平定和治理台灣的歷史貢獻

自唐漳州設郡治佛曇設行臺,至民國初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佛曇地理名稱、隸屬關係雖有不同,但整體轄區範圍至少涵蓋了今天之佛曇、馬坪、前亭、湖西、赤嶺和白竹湖等鄉鎮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的先人,通過幾十代人的努力,發展至清朝初期,佛曇社會經濟和文化相當活躍,已是閩南沿海歷史文化名鎮,人才輩出,譽稱海濱鄒魯。特別是康乾 100 多年的歷史階段,在大佛曇的土地上,可謂儒學輩出,將星閃耀,如藍理、黃性震、藍廷珍、藍鼎元、楊世懋、藍元枚等,這些文人將士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為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民族的團結和壯大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多人載入《清史稿》,在中國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佔有一席之地,至今受人敬仰。本文主要對我族先人藍氏三傑(藍理、藍廷珍、藍鼎元)在平定和治理臺灣過程中留下的歷史足跡進行合併梳理,尊重歷史與現實,非筆者創造或臆斷。

1、藍理 (1648-1719),清朝康熙年間的平臺名將。字義甫,號義山,福建漳浦縣赤嶺畲族人,自幼習武,精通刀、槍、矛、盾等各種兵器。有關志傳描述他身高體壯,武藝高強,力可舉數百斤,足能追奔馬,刀槍盾石皆精通。他從小就有為國出力,封侯拜將之志。十六歲時隻身與海寇盧盾角鬥,怒殺其身,收降其從。可是,不但沒有獲功,反被疑為“賊黨”,逮捕入獄,開釋後投奔康親王。王嘉其勇,命從軍。康熙十五年授建寧遊擊,十八年升灌口營參將。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靖海將軍施琅聞知藍理英勇,奏請任命他為右營遊擊,領前隊先鋒,率舟師征剿臺灣鄭氏軍隊。

梳理藍氏三傑對平定和治理臺灣的歷史貢獻

康熙二十二年 (1683) 農曆閏六月十四日,藍理率領艦船從銅山出發,十五日晚攻佔花嶼,十六日抵西嶼頭,二十日進佔虎井嶼,二十二日隨施琅率師直駛澎湖。鄭軍劉國軒統領將士二萬餘人,戰船二百餘艘,坐鎮澎湖迎戰。澎湖海上,雙方短兵相接,戰艦相向。劉國軒在澎湖島上還構築十多座炮臺,沿岸築造短牆,分派重兵把守,澎湖周圍二十餘里皆為壁壘。藍理率戰船出擊,鄭軍部將曾瑞率船迎戰,雙方從辰時戰至午時,海上硝煙瀰漫。藍理越戰越勇,陣斬八十餘人,不料風向突變,巨浪將清艦衝散,清軍處於劣勢,主將施琅恐藍理等人有失,遂親率戰船營救,這時,鄭軍乘勢圍攻主艦,施琅被流矢傷眼,眾將大驚,藍理見此情景,大吼:“將軍勿憂,藍理在此!”當即命其戰艦衝向重圍,炮轟敵陣,擊沉鄭軍兩艦。突然一枚炮彈飛來,彈片擊中其腹部。藍理倒下,曾瑞大叫 :“藍理死了 !”藍理之弟藍瑤將藍理扶起。藍理掙扎著站起來,握緊拳頭大喊 :“藍理在此,曾瑞死啦 !”聲大如雷,清軍士氣大振。這時,藍理腹破腸出,血透戰袍。族人藍法為他將腸子裝入腹中,四弟藍瑗幫他包紮穿衣。負傷十餘處的藍理全然不顧,高呼:“大家不必害怕,決心與賊拼個你死我活!”雙方都以鐵鉤鉤住對方船隻,往對方擲火箭、火龍、火罐。藍理命以火藥桶攻敵,擊沉二艘,燒死無數。鄭軍陣勢打亂,被迫敗退,施琅乘勢靠近藍理戰艦,班師而返。

首戰告捷,施琅親自上船慰勞藍理,獎賞白銀二千兩,上疏時將藍理列為首功。三天後施琅率師出擊,所乘船隻被鄭軍包圍。養傷中的藍理得知,一躍而起,命駕船前往援救。鄭軍見藍理船篷上“藍理”兩個大字,大喊“藍理來了 !”未曾交戰,軍心已散,掉頭欲退。藍理乘勢追擊,又一次救了主帥之圍,再立戰功。血戰澎湖後,康熙帝稱讚他“血戰破敵,功在首先”,從此“破肚將軍”名揚天下。

藍理於康熙二十七年授宣化府總兵官,掛鎮朔將軍印。越三年,調浙江定海總兵。以後鎮守天津,升福建陸路提督。為表彰藍理功績,康熙先後兩次為藍理題寫御書榜文 :“所向無前”和“勇壯簡易”,賜藍理花翎、冠服。康熙御書的榜文,鐫刻在漳州藍理牌樓上,今猶存。藍理之弟藍瑤困參加澎湖海戰,平臺功高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藍璦累官福建總兵,五弟藍珠為參將,皆有將才風範,均與兄藍理一起追隨施琅將軍參與平定臺灣各個海、陸戰役。

2、藍廷珍(1663—1729),清康熙、雍正年間的平臺治臺名將。字荊璞,福建漳浦湖西畲族人。康熙三十四年任浙江定海營把總,四十四年升溫州鎮右營遊擊,五十八年升澎湖副將、南澳總兵。

康熙六十年(1721)夏臺灣朱一貴暴動,僅幾天就幾乎攻佔全島。總督滿保即令藍廷珍統領水陸大軍,出師臺灣平叛。從鹿耳門登陸,經七天征戰,於閏六月俘獲朱一貴,七月平定臺灣全島。平臺後,藍廷珍奉命繼續留臺,署理提督職務,前後三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裡,藍廷珍對臺灣的治理和開拓,提出了一系列很有遠見的建議和措施,對臺灣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現了他在事關中國領土問題上的政治眼光和從政能力,從而確定了他在臺灣歷史上的地位。

梳理藍氏三傑對平定和治理臺灣的歷史貢獻

臺灣局勢平定後,閩浙總督滿保以山地土番難治為由,把山地劃為“棄土”,下檄文劃界遷民,禁止出入。對此,藍廷珍堅決反對,他反覆上書滿保,力主積極開拓山地。他說 :“人無良匪,教化則馴﹔地無美惡,經理則善。莫如添兵設防,廣聽開墾,地利盡,人力齊,鸚鳴狗吠相聞,而徹乎山中,雖有盜賊,將無捕逃之藪。何必因噎廢食,乃為全身遠害哉 ?”談到“劃沿山之界,禁出入”之弊端,藍廷珍更是感慨陳詞,歷數其六條“可慮”之處,呼籲不可隨便拋棄臺灣一寸土地。他說 :“國家初設郡縣,管轄不過百餘里,距今未四十年,而開墾流移之眾,延袤二千餘里,糖谷之利甲天下。過此再四、五十年,連內山山後野番不到之境,皆將為良田美宅,萬萬不可遏抑。”藍廷珍的意見和建議,得到滿保的採納,取消了劃界遷民的計劃,並上奏朝廷增設行政區劃,雍正元年,臺灣增設彰化縣、淡水廳和澎湖廳。

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朝廷擬議將臺灣總兵官移駐澎湖,臺灣僅設陸路副將,並裁水陸兩中營。藍廷珍以為不可,上書論之,他說:“若果臺鎮移澎,則海疆危若累卵。部臣不識海外情形,憑臆妄斷,視澎湖太重,不知臺灣之視澎湖,猶如太倉之一粟……以澎湖總兵控制檯灣,猶執牛尾一毛,欲制全牛,雖有孟賁之力無所用之,何異棄臺灣乎 ? 臺灣一去,漳、泉先害,閩、浙、江、廣俱各寢會不寧,即山左、遼陽皆有邊息。廷珍無識,以為此土萬不可委去,若遵部議而行,必誤封疆。”清廷認為藍廷珍“語可多采”,取消了移駐總兵之議。清初臺灣地方未靖,治安比較亂,藍廷珍的治理辦法:實行保甲制度,加強鄉政建設;實行團練制度,加強防務建設。他在臺灣、鳳山、諸羅等縣設大鄉總四名,鄉長二十六名。鄉長由品行端正、幹練勤謹、家資殷富的人擔任。每鄉配遊兵數人,供奔走使令之役。一家有盜,則周邊協力堵截擒獲。大鄉總統轄數個鄉長,負責督查。鄉長如有失職,大鄉總不報者同罪。鄉長三次不能破案者革職,三年沒有過失者量行擢用。防務方面,臺灣、鳳山、諸羅各編練鄉壯五百名,縣丞巡檢各編練鄉壯三百名。“無事則散之隴畝,有役則修我戈予,鄉自為守,人自為兵,此萬全之道也。”

藍廷珍還親自組織開墾荒地,發展生產。他率領官兵開墾了“藍興堡”( 今臺中縣太平鄉、大雅鄉、鳥日鄉和臺中市區一帶 ),成為臺灣開發史上最早最大規模的官墾之一。藍廷珍一生二十四次受朝廷賞賜,雍正元年 (1723 年 ) 升任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雍正二年晉京冕駕,雍正帝賜他到馬蘭峪謁景陵。雍正七年卒於任所。故後贈太子少保,全禮祭葬,縊號“襄毅”。藍廷珍治臺的各項建議和措施的實施,對安定臺灣社會,防止外敵侵犯,開拓和發展臺灣的社會經濟政治都起了重大作用。他徵臺、治臺卓有成績,除憑本人的智慧和膽識外,得助於族弟藍鼎元等謀士。其子藍日寵,官銅山營參將。孫藍元枚,歷任臺灣鎮總兵、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一年(1786)領兵平定臺灣林爽文暴動,爺孫兩對平定臺灣、促進國家統一以及臺灣社會治理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3、藍鼎元 (1680——1733),字玉霖,號鹿洲,漳浦縣赤嶺人。清代知名學者和經世之材,是一位對臺灣歷史有很大影響的官吏。康熙六十年 (1721) 夏,藍鼎元隨族兄藍廷珍出師入臺,平臺後又在臺灣住了一年多,隨藍廷珍招撫降眾和逃亡的百姓。他出入軍府,籌劃軍機,處理政務,著書立說,提出了很多治理臺灣的策略,藍廷珍的文移書檄多出自他手。因而被譽為“籌臺之宗匠”。藍鼎元精熟臺灣歷史,入臺後又全面考察了臺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的現實和地理、風俗、信仰、教化等等方面的情況。他最早提出了對臺灣進行綜合治理,促進臺灣走向“文治”社會的具體措施,即十九事:“信賞罰,懲訟師,除草竊,治客民,禁惡俗,儆胥吏,革規例,崇節儉,正婚嫁,興學校,修武備,嚴守禦,教樹畜,寬租賦,行墾田,復官莊,恤澎民,撫士番,招生番”。這些措施一直是後來臺灣官員的治臺依據。

梳理藍氏三傑對平定和治理臺灣的歷史貢獻

清領檯灣後,行政建置的一府三縣,都集中於西部和南部,而北部和東部卻無建置設官。這與康熙末年閩粵移民大量遷臺,北部、中部土地大辟的狀況,已很不適應。特別是土番居住的廣大山區,漢番往來日多,而朝廷中有的官員竟提出將山區列為“棄土”,更屬不智之畢。藍鼎元以一個學者的嚴肅治學態度,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他說:“臺灣海外天險,較內地更不可緩,因此日之臺灣,較十年二十年以前,又更不可緩。前此臺灣僅府治百餘里,鳳山、諸羅皆毒惡瘴地,令其邑者尚不敢至。今則南盡郎嬌,北窮淡水,雞籠以上千五百里,人民趨之若鶩矣。前此大山之麓,人莫敢近,以為野番嗜殺。今則群人深山,雜耕番地,雖殺不畏。甚至傀儡、內地、哈仔難、崇爻、卑南覓等社,亦有漢人敢至其地,與之貿易。人聚日繁,漸開漸遠,雖屢禁不能使止也。”並提出增設縣制的設想 : 北路地方遼闊,自昔空虛,分諸羅縣地為二,在半線以上另置一縣,擬名“彰化”;淡水地勢重要,人口日增,置淡水廳。藍鼎元呼籲臺灣山地萬萬不可拋棄,特別強調山地之重要。他說:“臺灣山高土肥,最利墾闢,利之所在,人所必趨。不歸之民,則歸之番與賊。即使內亂不生,野番不作,寇自外來,將有日本、荷蘭之患,不可不早為綢繆也。”藍鼎元的意見,多被朝廷採納;有關置縣的設想及文武官員駐紮、營汛佈防等建議,一一得以實現;關於不能廢棄山地的呼籲,也為朝廷大官要員所接受。

康熙四十一年 (1702),清政府對移民實行禁止攜眷赴臺的政策,造成臺灣男多女少,青壯年成家難,影響開拓的嚴重社會問題,藍鼎元對此給予極大關注。在《論臺灣事宜書》、《東征集》中,他列舉了移民“皆丁壯力農,無妻室,無老耆幼稚”,“一莊有家室者百不得一”等大量嚴酷事實,建議:“欲赴臺耕種者必帶有眷口,方許給照載渡,編甲安插。臺民有家屬在內地,願搬取赴臺完聚者,許縣呈給照赴內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難。”雍正九年 (1731),清政府實行憑照攜眷入臺政策,就是出自藍鼎元等官員的建議。藍鼎元著述頗多,主要有《鹿洲初集》、《女學》、《東征集》、《平臺紀略》、《鹿洲公案》等,並參加編修《大清一統志》。《東征集》六卷是他為藍廷珍擬寫的公檄、書稟、條陳、告諭的輯成。《平臺紀略》是對臺灣一年多的考察後,返鄉撰寫的。體現在這兩本書中的治臺卓識和策略,對清代臺灣的發展影響深遠。直到乾隆五十二年,高宗還下手諭:“朕披閱藍鼎元所著《東征集》,其言大有可採,著常青、李侍堯購取詳閱,於辦理善後時,將該處情形細加察檢。如其書內所討論各倏,有與見在《事宜》確中利弊者,不妨參酌採擇,俾經理海疆,事事悉歸盡善。”臺灣史家連橫也說:“鼎元著書多關臺事,其後宦臺者多取資焉。”

藍旺龍,漳浦縣佛曇中心學校校長,支部書記,中小學高級教師。佛曇文化研究會理事。

梳理藍氏三傑對平定和治理臺灣的歷史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