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爲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9月21日是深圳大學的35週年校慶,騰訊4位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陳一舟、徐晨曄以騰訊創始人校友團隊的名義,聯合向母校深圳大學捐贈3.5億人民幣,設立深圳大學人才基金。其中,馬化騰捐2億人民幣,張志東、陳一丹和徐晨曄每人各捐5千萬元。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這個人才基金將會用於激勵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和畢業生海外留學資助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吸引頂級的教授和團隊,帶來教學科研的新理念。另一方面,也會資助優秀的深圳大學學生走向海外,開拓視野。

這已經不是騰訊創始團隊第一次對母校進行捐款。

早在2008年,騰訊創始人校友團隊就向深圳大學捐贈了1000萬元。而到了2013年,騰訊創始團隊再次聯合騰訊的公益慈善基金會向深大捐贈了3000萬元,主要用於深圳大學的教學獎勵,創新創業和師生關愛工作。

清北夫妻檔捐助母校

騰訊以創始團隊的名義捐助母校前,百度和京東此前就用“夫妻檔”的形式回饋了母校。

今年4月,李彥宏和馬東敏共同向李彥宏的母校北京大學捐贈了6.6億人民幣,聯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人工智能和相關學科的研究和探索。這也是北京大學120週年校慶的最高單筆捐贈。

在校慶上,李彥宏也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激:

“我從來沒有一天感覺到自己不是北大人,從來沒有一天感覺到自己在精神上離開了北大,北大永遠是我的精神家園。”

李彥宏從山西陽泉考入北大的圖書情報專業,也正是在大學期間,開始關注互聯網,最終留學美國深入學習計算機。後來在留學生聚會上認識了馬東敏,兩人一見鍾情,六個月後便結婚。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前幾天,馬東敏以個人名義向其目標中科大捐贈了1億人民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對於妻子的本次捐贈行為,也在朋友圈表示:為她高興。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而在清華107週年慶上,劉強東和妻子章澤天宣佈向章澤天的母校清華大學捐贈2億元人民幣,將用於支持量子計算、AI研究、供應鏈和物流等項目的建設和發展。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當然,這不是劉強東夫婦第一次在教育領域的大額捐贈。2017年的6月,在劉強東的母校中國人民大學80週年校慶時,劉強東就宣佈向母校捐贈3億元現金,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主要用來支持學科建設和理論技術研究。

劉強東從江蘇宿遷鄉下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學會系,由於家庭條件並不好,在校期間他瘋狂學習,做多份兼職,嘗試創業,為後來創辦京東打下基礎。

那麼,為什麼企業家以及他們的妻子們,熱衷於捐贈母校?

校園情懷的真情流露

在小米的微電影《我們的150克青春》裡面,雷軍扮演了一個在大學裡沉迷網遊的大學生,而其他小米聯合創始人也悉數出鏡。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雷軍1987年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在武漢大學求學的期間,得益於武漢大學率先採用了學分制,雷軍曾兩年修完所有學分。

正是在大學看到《硅谷之火》這本書以後,雷軍被喬布斯和沃茲的創新精神所深深打動,立志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18歲時誕生於武漢大學的夢想引領著雷軍後來的人生。

雷軍對於校園的情懷眾所周知。還在擔任金山總裁的時候就向母校捐了60萬,在2013年武漢大學120週年校慶的時候,雷軍又捐了1000萬人民幣,設立“雷軍獎學金”。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2016年10月,雷軍再次向武漢大學捐贈99999999元,主要用於武漢大學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和開展交叉前沿科學研究。此次雷軍捐助學校離1億元只差一元,當問及為何不直接捐一億的時候,雷軍答道:

“學長陳東昇此前捐了一億,我要比他少一點,希望更多的校友參與,而不只是為了攀比。”

此言一出,格局立顯。

17年4月的時候,雷軍發佈了一則微博,上面寫著“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配圖則是自己坐在武漢大學草坪上。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今年4月小米IPO前夕,雷軍特意選擇在母校舉辦小米6X的新品發佈會,並且在發佈會上宣佈與武漢大學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將為聯合實驗室提供1000萬人民幣的研發經費。

如果說雷軍一直保持著大學的那份少年氣,那馬雲對於母校和教育事業則是極度熱愛,不只是給錢,而是深入其中。

今年9月10日教師節馬雲宣佈退休計劃時就表示自己接下來將會投身教育慈善事業,並表示回去教書能比在阿里巴巴做得更好。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對於自己的母校杭州師範大學,馬雲也表現出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無論是在哈佛還是清華的演講,他都會說:“在我心裡,杭州師範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馬雲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杭州師範大學,在校期間連任了幾年的學生會主席和杭州市學聯主席,後來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了7年老師。由此馬雲產生了對於教育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

08年時,馬雲就聯合杭州師範大學創立了阿里巴巴商學院。去年,阿里巴巴再度和杭師大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阿里巴巴再投入5000萬元打造創新型商學院。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馬雲還曾在2015年4月向杭州師範大學捐贈1億人民幣,設立“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用於自主教育研究和教育創新,希望支持培養1萬名老師的成長。這也是杭師大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筆單筆捐贈。

對此,馬雲還感念道:“捐給學校的不是錢,是感恩、熱愛和信任。”

企業家捐贈母校,最直接的動機是“飲水思源”。從結果來看,也是名利雙收:捐贈大學,無人不叫好,對企業家本人和企業品牌來說都有無形的提升。深層次來看,則是用創辦企業獲取的財富,反哺給社會,薪火相傳,讓世界更美好。

捐贈大學值得提倡

大學辦學需要資金,有錢才能聘請優秀的人才、購置先進的設備、修建舒適的校園。反過來,產業界離不開學校的支持:一方面,產業界的人才全部來自於學校培養;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承載了部分基礎學科研究的職能,他們向社會輸出科研成果,很多是無償的。

正是因為此,產學研一體化也是近年來政策支持的重點。

美國斯坦福大學孕育了硅谷,又靠硅谷高科技產業的反哺做得更好,就是學校與產業結合的標杆式案例。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孕育了一個產業,不過大學與產業的結合正在日益增多,企業家紛紛襄助母校,就是一個真實寫照。

在李彥宏、馬化騰、馬雲、雷軍等本土企業家行動前,中國大學校園的捐助更多來自於公益捐助,比如很多大學都有曾憲梓樓、費益民樓等以捐助者命名的大樓,而這些捐助者不是大學校友,而是熱衷於公益的社會富豪,不少都是當初經濟更發達的香港地區的富豪。

情況正在改觀。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從2010年起已連續9年獨家發佈中國大學捐贈排行榜。其統計數據顯示,1980-2017年,除去軟件類捐贈外,全國高校累計接受國內外社會各類捐贈總額高達773億,其中校友捐贈251億,約佔總額的32.47%。

馬化騰3.5億、李彥宏6.6億、劉強東2億 為何大佬對母校這麼大方?

不過,校友捐贈模式也很容易形成強者恆強的效應。

艾瑞深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清華大學最受社會各界認可,累計接收國內外捐贈(不含軟件類捐贈)高達95.48億,雄居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行榜100強榜首,再次刷新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最高紀錄;北京大學76.65億,列第2;汕頭大學49.61億,列第3;浙江大學46.38億,居第4;武漢大學28.56億,列第5;上海交通大學27.08億,列第6;復旦大學26.54億,居第7;武漢學院24.80億,居第8;中國人民大學24.79億,列第9;南京大學23.46億,居第10。

除了汕頭大學和武漢學院外,其餘進入TOP榜單的本身就是國內TOP10名校。汕頭大學進入TOP是因為有李嘉誠為代表的潮商支持,武漢學院作為中國頂尖民辦學院進入TOP10,則是因為騰訊五虎之一的陳一丹——這所學院正是由陳一丹創辦,他給這所學校帶來的單筆捐贈多達20億元,是目前中國大學單筆捐贈最高記錄的保持者,此外也帶動了馬化騰等企業家的捐款。

名校因為知名度,信任度和生源優勢,更容易獲得社會捐贈,名校培養出更多企業家反過來又能得到更多捐贈。理論上來說,名校不是最缺乏資金的,但事實上,他們卻得到了最多的社會捐贈。當然,這本身無可厚非:正是因為名校能夠吸引一切優質社會資源,所以更能吸引優質生源,有了優質生源就有了辦好大學的第一要素,進而形成一個循環效應。如果不是因為名校可以獲取更多資源,高中生也不會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勢向名校衝刺了。

總的來說,企業家捐贈大學(不論是否自己母校)的行為都值得提倡,這也體現出企業家社會責任觀的與時俱進。

比如馬雲,就不是簡單地把錢給弱勢群體,而是投入到健康、環保、教育、科技等長期事業中。馬化騰也是如此,此前承諾捐出的一億股股票成立的公益基金,主要支持在中國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而不是直接給到病人、窮人或者災民。

而在他們之前,中國企業家做慈善的主要方式還是捐錢,捐助對象是災民/窮人/病人等弱勢群體,在這樣的公益大環境下,出現了陳光標這樣“暴力慈善家”。這種將慈善公益等同於捐款捐物、幫助弱勢群體的理念是落後的。每逢自然災害,網上都會出現逼捐、按照金額評判企業/明星公益意願的現象,也表明社會公益觀念還是相對落後的。這樣做的問題是企業家永遠都在處理現實世界的“緊急事務”,而不是去對關乎社會未來的“重要的事”進行佈局,眾所周知,只有平時關注重要的事才能減少緊急情況的出現,就像馬雲說的:要在天晴時修屋頂。

事實上,在發達國家,慈善公益更強調“長期效果”,不是直接捐款捐物來解決緊急問題,而是做重要的事情來避免緊急問題的出現。比如扎克伯格在其女兒出生前夕宣佈將在他一生中捐贈他99%時價約450億美元的Facebook股份,用於慈善事業,比如個性化學習,醫治疾病等等。馬雲等企業家的做法正在與世界接軌,除了扶貧濟困之外,還要將錢捐贈於教育發展、環境保護、文化藝術、創業創新、前沿科技等事業,這對於中國公益來說,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