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甘肃定西市岷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的洮河岸边,自古就是进藏入川的茶马古道旱码头。

在离县城半个多小时车程的清水乡清水村,有一项已经流传了五百多年的古老手艺。

这项古老工艺就是铜铝翻砂铸造工艺,据村民说,大概是在500年前,曾经从事过钱币铸造的先祖来到此处定居,并将这门手艺流传下来。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甘南藏区拉卜楞寺,这所寺庙大家应该都知道。如今在拉卜塄寺有一口直径为4米的铜大锅,据说可以一次性做出200人的饭菜,这口大锅就是由清水村村民祖上铸造的。

按现在的工艺和做法,浇铸这样大的锅,需得几十个熔铜的炉子同时生火熔铜,同时浇铸,然而当时却是用一个叫“释”的土法熔炉一次熔铜,一次浇铸成型。

如今那口大锅成为拉卜塄寺的主要珍藏品,一般不会轻易示人。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铜铝翻砂工艺过程复杂,全部手工操作,工艺的传承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清水乡清水村的铜铝翻砂铸造工艺作为最有特色的传统加工业,目前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年轻人宁肯去南方打工也不愿意从事这项又脏又累的活计。目前,全村200多户人家从事铸造工艺的仅有30多户。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清水铜铝铸造的产品很多,有大锅、火盆、大钟、香炉等,但最典型的制品要数铜大锅。

这种铜大锅全部销往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藏族牧民对铜大锅更是钟爱有加。藏族牧民每家都有几口铜大锅,但不是用于做饭,而是用来装东西。

每一口锅在他们手里全部被擦得油光锃亮,里面装上酥油、炒面等日常用品,放在家里最显要的位置,不但是精美的装饰品,而且是财富与家境富裕的象征。因此,铜铝铸造品上的图案种类虽然很多,但主要还是以藏族吉祥八宝纹样和中国传统的龙图形为主。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铜铝翻砂铸造工艺最重要的是翻砂模具的制作。模具由红胶土、细颗粒砂、木炭水三种原料制成。

模具的里层当地人叫瓤子,外层叫皮子。一般都是先做瓤子,再做皮子,然后在里子上刮出所铸器物的厚度,在皮子上雕刻图案,图案雕好后用木炭水涮光,晾干后备用。

铸模全部做好后,主人便在自家院子里挖一个大坑,将做好的模具拼合后放在坑里,填土夯实,并预留好浇铸口和通气孔,待合适的时机进行浇铸。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翻沙铸造作为最关键的模具制作,一般需得两三年时间才能掌握。特别是模具皮子、里子的材料配比、原料的干湿以及图案何时雕刻、木炭水如何涮光、器物浇铸厚度的掌握等等则全凭自己的悟性和感觉,更是只可意会并需要学习者反复实践揣摩。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浇铸加热用的燃料为木炭,煤是绝对不能使用的,因为温度达不到。

加热的炉具叫村民叫勺子,鼓风用的自制圆桶状风箱由整块圆木制成,长度有1.5米左右,需由4—6人才能拉动,由于铜的沸点很高,一般大功率的鼓风机持续吹风也达不到熔点,浇铸时一勺子铜(100公斤左右)需由20多人轮流拉风箱持续加热达6个多小时。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在清水村,谁家要“扯活”,当地人把熔铜浇铸为“扯活”,东家需提前准备足够的吃食,届时邀请亲房邻居开始起炉铸造。

清水村的扯活一般都是在冬天夜晚:勺子里冲天大火发出呼呼的响声,五六个男女站在风箱把子两边扯着大风箱,有人不断往熔炉里加料、添火,并不时地清除铜里的杂质,其他换下来的人则在屋里抽烟、品茶、吃馍馍,说笑话。

这样的场面在村里堪比红白喜事,极其热闹,一炉大火把村里十几户人家聚在一起,一次浇铸也是一次极好的村民欢聚盛会。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待铜水熔化后,匠人便用木椽一头搭在勺子外壁,一头用耳朵听,即可听到熔铜是不是煮起来了。

如果煮起来了,则拉风箱的男女便一齐用力,使劲地猛拉几下,勺子上面的杂质全部喷出勺子外面,一勺沸腾的铜水便鲜亮地呈现,接下来浇铸就可以进行了。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浇铸时几个男子用大木杠抬上勺子,沉着而稳健地进行浇铸,那情景就跟收获的季节抢收庄稼一样让人心动。

辛苦劳作一夜,当太阳快要露出山头的时候,所有活也全部浇铸完毕。挖开大坑,启封模具,一个个冒热气的模具敲碎后,一件件精美的铜铸器物便呈现出来。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此刻,匠人花心思和时间最多,最显手艺且精心制作的模具完成使命。

翻沙铸造这个看似粗苯的手工技艺,实则是一次又一次新的创造,因为所有的铸品都具有惟一性,并不可复制。

接下来,新铸造的铜制品经过进一步打磨修边就可以坐等来自藏区的客户上门选购了。一般来说,清水村铸造的大型铜制品都是寺庙或藏区大户人家的私家定制。

甘肃有个清水村,祖上专业铸造钱币,所铸大铜锅一直是藏民族最爱

如今,这门独特的手艺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真心希望清水村铜铸造能够完美传承下去。也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和年轻人对传统技艺认识的逐渐回归,清水村铜铸造手艺一定能够再续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