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娃也會像毛毛蟲那樣華麗轉身

《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小讀者的經典繪本。我跟我兒子也不例外的非常喜歡。個人認為喜歡這個繪本的原因有三:


第一、小蟲子本身就是孩子感興趣的物種,我們誰小時候不會蹲在地上看螞蟻看上半天,還津津樂道。我們誰小時候不會被發現一個小蟲子而感到意外的驚喜。因此,孩子們天生就是喜歡小蟲子,就是大自然的探索者。因此,作者是牢牢的抓住的小朋友的這個心理。

第二、本來毛毛蟲變成蝴蝶,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生物演變過程,也許專門上一節課都給幾歲的小朋友都講不清的道理,可是作家簡單的幾頁畫面就給搞定,小朋友們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太不可思議了,沒有一點說教,卻把這個進化過程演繹的盡善盡美,小朋友能不喜歡嗎?

第三、《好餓的毛毛蟲》畫面簡單明瞭,直入主題,就連水果上的洞洞,都不做更多的修飾,因此,小朋友看起來也很清晰、不繁亂,利於小朋友自主閱讀,小朋友自然就會喜歡。

這樣看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娃也會像毛毛蟲那樣華麗轉身

因為喜歡,所以我在引導孩子看這本書時就特別用心,也改變了以往我們看書的模式。我們進行了一場討論:當看完星期二毛毛蟲吃了兩個梨時,我首先發言說:“我覺得星期三毛毛蟲該吃桔子了。”孩子想想說:“我覺得是香蕉。”於是,我假裝很自信地樣子:“我覺得該吃五個桔子了。”孩子沒目的地隨口說出:“我覺得吃六根香蕉。”還順口帶出了一句,反正比你吃的多,我心裡暗想,原來他說出的數量是跟我比呢,我雖然想讓他找到規律,但我並沒著急告訴他,只是說,那咱們看看下一頁。

這樣看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娃也會像毛毛蟲那樣華麗轉身

當我和孩子看到星期三是吃三個李子時,誰也沒有猜對,孩子有點小失落感覺。我假裝忽視他的感受,繼續開始討論,我剛要張嘴說,他突然攔住我說:“我知道了,星期四一定是吃四個。”我一副不解的樣子問:“為什麼?”他指著書說:“您看星期一吃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肯定是吃四個。我露出笑容說:“有道理,但星期四會吃什麼呢?”我故意隨口說出了可能是蘋果吧,孩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前面吃過蘋果了,我猜是桔子。”說完,我們迫不及待地翻到下一頁驗證,結果真是四個,只不過是草莓不是桔子,但這也一下激起了孩子的興趣。

這樣看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娃也會像毛毛蟲那樣華麗轉身

接下來,自己就開始預測星期五了,他興奮地說:“星期五肯定吃五個,我還是選吃桔子,因為還沒吃過桔子嗎?”我看他選擇了桔子,存心給他製造麻煩說:"香蕉也沒吃過呢?也有可能是香蕉吧。”他想了想說:“不會的,因為前面吃的水果都是圓的,香蕉是長的。”我暗自好笑,這是什麼斜理歪說。於是我們翻開一看,孩子真的都對了,他高興極了!就這樣,我們在鬥智鬥勇中討論完了這本書。

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始終興趣高漲。由於自己幾次成功的體驗,興奮地跟爸爸也分享著自己討論的過程。同時,我還發現他對這個繪本的每一個細節記得都很清楚。家長們,如果你跟孩子正想看《好餓的毛毛蟲》呢,也可以這樣試一試,孩子定會腦洞大開。

空杯方能再注:這個名字是常常提醒自己每天擁有空杯心態,並堅持不斷澆注。本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未經本人同意,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