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用於農機製造 智慧農業建設喜迎新時期

如今,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益火爆,除了製造、醫療設備、時尚、食品等領域外,研究者們正在探索3D打印技術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其中,3D打印技術用於農機制造領域,給農機制造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加快了智慧農業建設的速度。

3D打印用於農機制造 智慧農業建設喜迎新時期

從概念出現到迅速興起,3D打印技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事實上,3D打印技術的核心製造思想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3D打印技術發展成熟並被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3D打印技術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各國都在爭先發展該項技術,力圖佔領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在全球注重研發3D打印技術之際,我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就對3D打印技術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並不斷推動3D打印技術的落地。

3D打印技術逐漸用於農業領域

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應用於醫療、建築、航天航空等多個領域,並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模式優化。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3D打印技術在農機制造方面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常言道:民之大事在農。在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影響著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國家實現長久發展的命脈和根基所在。因此,自古至今我國都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併為促進農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技術、人員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各有關方面的積極倡導下,新興技術應用於農業領域的程度不斷加深,我國的農業建設也逐步呈現出嶄新的發展局面。

在應用於農業領域的多種技術中,3D打印、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尤其受到重視。新興技術用於農業領域,使得農產品在生產研發、銷售渠道、物流運輸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3D打印技術用於農機制造,使得農機制造更加高效和安全。

3D打印促進農機制造高效進行

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3D打印技術在農機制造方面所具有的優勢不斷彰顯出來,使得農機制造模式加快轉變,自動化、智能化農機設備投入農業生產的速度不斷加快,有力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通常來說,農業機械作業的的主要對象包括種子、作物、土壤、肥料、農藥等農作物及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為滿足各項作業的農業技術要求,農業機械的原型製作往往非常麻煩,需要新開模具,再做樣品。整個農業機械研發週期較長,而且研發過程相當複雜。

運用3D打印技術後,農機生產無需開模具,並且製造時間也大大縮短,傳統農具的設計模型更加立體,製作工藝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採用3D打印技術也可以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農業機械生產製造的定製化、個性化需求也能達到更好的滿足。

多國利用技術優勢促進農業建設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事關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當今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各個國家為推動農業的發展,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農業發展的戰略,促進了農業在世界各國範圍內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作為出產稻米的東南亞農業大國,緬甸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農業生產的新模式,通過不斷嘗試,逐步將新興技術引進農業生產設備改造的過程中,使得農業生產的工具更加實用,且生產的過程也更加高效。緬甸的農業種植人員通過運用3D打印技術對農業生產工具進行重新設計,使得現有工具的生產工藝得到不斷改進,性能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當前,美國的一些公司開始著手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領域,努力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例如,FarmshelfFarmshelf公司開發了一個自動系統,允許任何人創建一個智能室內農場,FarmshelfFarmshelf公司通過使用3D打印設計合適的零件,例如安裝支架和植物掛鉤,非常快速地打印自定義零件並進行測試,大大的節約了開發週期和成本。

此外,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正積極研究生產3D打印部件,以幫助測試高科技作物播種系統。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農產品研發,只需要修改數字3D模型,就可以打印出所需測試設備的相應部分,這對於農業生產部門研發測試農作物播種系統,促進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是十分必要的。

進入新時代,世界各國採取措施利用技術優勢促進農業建設是大勢所趨。在我國,推動農業朝著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是促進農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實現智慧農業建設的途徑之一。在各界人士的積極推動下,3D打印、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將不斷成熟,在農業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將越來越突出。

未來,3D打印等技術用於農業領域的程度將不斷加深。同時,這些技術將進一步加快農用器械、生產模具等的研發效率,促進更多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器械投入使用,並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事業有序開展,將農業智慧化的種子播灑在廣闊的田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