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解決「停車難」?建設立體車庫或是有效方法

北京如何解決“停車難”?建設立體車庫或是有效方法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馮秀斌) “停車難”是北京市汽車擁有者長期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北京市居民每次開車出行,都要飽受難以找到停車位的困擾。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北京市停車位供給和需求的嚴重不均衡。據《2016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指出:2016年,北京市汽車保有量為548萬輛,但停車場只有6674個,停車位193萬個,平均每2.84輛車分享一個停車位,車位缺口高達355萬個。

傳統方式無法解決北京“停車難”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北京市政府從2010年開始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京政發[2010]42號)》《關於印發推動城六區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新建工作的通知(京政辦函[2012]15號)》《城六區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市級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京財經[2012]1320號)》《關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的意見(京發改規[2014]8號)》和《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2016年)》等。

然而,這些旨在增加停車位供給的政策,並未收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在於:北京市目前所採用的停車方式,主要為路邊停車、露天停車場或地下停車場等傳統方式,這些方式佔地面積大,建設資金多。如果繼續以擴建傳統停車場的辦法來根治北京市的“停車難”問題,基本上是難以實現的。所以,要從根本解決北京市的“停車難”問題,還需要另闢蹊徑。

方興未艾的立體車庫或是有效的解決方法

立體車庫是一種能夠最大量存儲車輛的機械設備。立體車庫以其佔地面積小、停車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和適應性強等優點,成為目前解決“停車難”問題的理想途徑。

立體車庫按其構造可以分為升降橫移式、垂直升降式、多層循環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循環式和簡易升降式等。下面我們逐一介紹:

——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由停車位和升降系統裝置立體組合而成。在升降道和移動道的兩側設置停車位,停車取車的操作是通過車底盤的升降和橫移來實現,且裝置靈活,可以設置在地下或者地面停車場使用,造價低。

——垂直升降式立體車庫,將容納汽車的停車位和升降裝置組合起來,存取車時是由升降機構帶動汽車和底盤,並將車放置在存車的指定位置。其特點是加工精度高、造價高,但是外觀精美、土地利用效率高。

——多層循環式立體車庫,是將搬運器排列成兩層或是兩層以上的循環運動,來實現車輛多層存放的停車設備,根據循環的方式可以分為圓形循環和箱型循環。這類立體車庫空間利用率高,可以在任意兩層間移動。

——巷道堆垛式立體車庫,是將堆垛機或橋式起重機作為存取車輛的工具。對堆垛機要求高,並且單臺堆垛機成本高,適合大規模停車使用。

——垂直循環式立體車庫,在垂直於地面方向做循環運動而存取車輛,其實是通過減速電機帶動傳動機構,使牽引機構鏈條上安裝的存車托架做循環運動。該類停車庫具有佔地面積小、容量大、安全性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簡易升降式立體車庫,車庫的停車位分為上、下兩層,藉助升降機構或俯仰機構存入或取出汽車。這類車庫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週期短、可靠性高等優點。

位於東城區夕照寺中街的黃河京都大酒店,就建設了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這個車庫共6層,每層12個獨立車位,可同時停放62輛車。通過垂直起降的電梯,車輛被整齊地“摞起來”。“原本一個停車位的空間,現在可以停六輛車,並且每個車位都有獨立的進入口,存取都很方便。”車上停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張先生告訴記者。“這(立體)車庫真方便,到這兒不用愁找車位,隨到隨停。”在黃河京都大酒店就餐的王先生說。

立體車庫尚待完善的不足之處

但是,立體車庫目前還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缺陷。西華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宋春華教授指出:“立體車庫採用的核心控制器以PLC為主,隨著立體車庫用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和擴大,車庫逐漸向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對立體車庫控制精度和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對控制芯片的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這時,PLC在立體車庫的實際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此外,在傳動系統中,一些摩擦、磨損仍然克服不了,而且控制系統相對複雜,這給系統維護帶來了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還需慢慢摸索。” (本報記者 馮秀斌)

指南針:

立體車庫發源於歐洲,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立體車庫;韓國略晚於日本,也有了自己的立體車庫。目前,立體車庫在發達國家已經是一種成熟產品,而在我國還是一種普及程度較低的新生事物。現在,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生產廠家,在大規模投資建設立體車庫。希望立體車庫這種新型停車方式能夠滿足廣大汽車擁有者的停車需求,使繁華地段不再“一位”難求,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我國部分省市“停車難”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