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杭州有個業委會主任自掏腰包送4個保安學車 學好回來幫業主們挪車!

都市快報

說起停車,很多人有一肚子苦水。

一般大家都認為,停車難大都發生在沒有物業服務的老小區內,和物業管理搭不上邊。

其實不然。

除了老小區,2000年前後的次新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也很突出。這些次新小區,有車位,卻不夠多。有物業,卻無法進行有效管理。因為停車難的問題,業主、業委會和物業之間矛盾重重。

頂牛、拔樹、扔垃圾桶 小區停車難是永恆的話題
停车难!杭州有个业委会主任自掏腰包送4个保安学车 学好回来帮业主们挪车!
停车难!杭州有个业委会主任自掏腰包送4个保安学车 学好回来帮业主们挪车!

“我們小區,真的是弄不好了。鄰里之間經常為了停車吵架。”自從在報紙上看到“物業管理”這個話題,王女士就忍不住打來熱線,對於小區停車問題,她有一肚子的話想說。

王女士住在城西南都花園,文一西路和競舟路交叉口。小區是在1998年竣工,2000年前後開始入住,可以說是老牌的城西住宅區。

當年雖然機動車已經逐漸增多,但小區建設時,還是放棄了地下車庫,選擇了路面停車。

“我們小區綠化是真心好,面積非常大,在附近幾個小區裡都是有名的。前幾年還很得意,但現在隨著機動車的增多,綠化成了停車的爭吵點之一。”王女士說,南都花園面積不小,有好幾個區,在樓與樓之間,劃有一些停車位,但遠遠不夠小區居民停車使用。

“除了停車位,大家都很自覺,把車子沿著小區道路一邊停車,但是這樣一來,道路狹窄,只能一輛車通行。可小區沒有設置單循環,經常會有兩輛車子狹路相逢,互相頂牛,誰也不肯讓誰。”

到了晚上,大家只能見縫插針。垃圾桶旁、綠化帶上,是停車矛盾多發區。

“堵在垃圾桶邊上的車子,經常會被居民用垃圾砸,之前還有人把垃圾桶扔到車頂。”

王女士曾提出意見,能不能縮減綠化,增加停車空間。但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物業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為了停車問題,小區居民和物業之間也一直鬧個不停,“炒”掉的物業都好幾撥了。“我們也是暫時接管的,現在時間快要到期了,業委會估計快要重新選舉新的物業了。”

有類似情況發生的,還有北景園月桂苑。這個2006年開始入住的小區,目前有900多住戶,而配套的停車位比較少,地下車庫有84個停車位,地面停車位不足一百個。

按照三分之一的家庭有一輛車來計算,北景園小區需要三百個車位。可目前小區裡面就算綠化帶裡也停滿車,地面能停下的車也不會超過三百輛。小區停車一直處於超飽和狀態。

鑰匙交給物業保安 掏錢讓保安學車專門幫忙挪車

同樣位於城西競舟路,金成花園小區的停車也是老大難。前幾年,找不到車位的車主都把車子停靠在競舟路上,一大早再來挪車。

可隨著電子抓拍和競舟路停車整治,道路停車的“違法成本”太高,大家只能把車子往小區裡塞。有時候,小區道路邊上,停著兩三層的車子。

這樣一來,挪車就成了小區矛盾之一。有些車主,半夜有急事,車子被堵了,打電話叫挪車,都沒人接。有的一大早上班要遲到了,叫夜班回家停在外側的鄰居來挪車。剛睡下沒多久的鄰居都要磨蹭很久才能下樓,讓人急得不行。爭吵自然不可避免。

面對爭吵,小區物業無奈之下,只好讓業主們交出備用鑰匙,由物業負責挪車。在小區的物業室,一整面牆上,掛滿了各種車鑰匙,對應著各自的車牌和車主信息。

“我晚班到家,就把車子停在小區門口。直接和保安說一聲。保安晚上巡邏時,會順便幫我找車位。”小區居民何女士說,一大早,保安們揣著一堆鑰匙,開著各種車輛,在小區裡挪車,找車位,已經成為小區的特色風景。

不過物業也表示,其實這樣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保安的心理壓力也不小。小區內不少車輛都是名車,萬一有點刮擦,責任都不好定。

“萬一有的保安突發奇想,晚上開著業主的車子出去兜風怎麼辦?這些我們都預想過,所以能碰車鑰匙的保安,都是要考察過的。我們也是實在沒辦法,才想出這一招。”金成花園的物業說。

對於物業的方法,小區居民大多接受,有些居民表示,就算真的發生小刮擦,也不會追究物業的責任。“現在物業等於把所有風險自己背起來,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還是能體諒的。”

而在西溪街道文天社區的武林花園,82歲的業委會主任陳珍珠,為了停車這事,乾脆自己掏錢送小區4個保安去學車,回來後幫業主挪車。

在建國路的京都苑,也遇到類似問題,靠的也是保安。

“外來車輛進入小區時,保安都要記錄車輛駕駛員電話,到小區哪戶人家。小區內的居民,物業也全都記住。”遇到車輛被堵,京都苑的居民就會找到小區物業,由物業上門去敲門催挪車。

不過有時候這個辦法也會不管用。

“有次帶女兒出去玩,大家都整理好了,結果車子被堵住。另一位車主竟然跑出小區不在家。物業沒轍。我們最後只能是小區門口五分鐘遊。”小區居民張女士說,還是希望周邊能有專門的停車場,方便居民停車。

引入第三方管理 老小區停車有起色

除了次新小區外,一直是停車難的老小區最近又如何呢?

據瞭解,不少老小區紛紛引入準物業管理,採用第三方管理小區停車問題,停車難反倒逐漸有了起色。

例如武林路上的燈芯巷小區,2015年後,開展小區自治管理,特別是燈芯巷、江山弄的停車,由居委會出面,請了三四個管理員,專門指揮車主如何停車,有條理地規劃車位,充分利用空間地形,在有限空間內劃出最多的車位。

2017年,小區還安裝了道閘,小區內實行單循環,減少外來車輛進入,停車就更方便一些。社區同時還和延安路邊上的一個臨時停車場約定,小區裡如果實在停不下了,可以讓居民去停車場停幾個小時。

“就老小區來說,我們社區停車算是不錯了,20次裡面,最多一兩次找不到車位。”燈芯巷社區的周女士說。

同樣因為停車難,上過三四次媒體的松木場社區,也在今年引入第三方管理,縮減了部分綠化帶,安裝道閘,減少外來車輛,實行單循環,讓小區停車問題得到很大的改善。

大家對小區物業管理
有哪些好點子
歡迎給我們提建議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密切聯繫群眾,努力把杭州打造成為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窗口”,杭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辦公室、市考評辦、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浙江財經大學城市治理創新研究中心,聯合《都市快報》推出“問計於民”市民建議意見徵集專欄。

這是杭州最權威的市民參政議政平臺,希望大家踴躍建言獻策,讓更多的民間智慧在杭州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的新徵程中發揮作用。

您的建議和意見,有可能遞交到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辦公桌上,為杭州建設世界名城提供參考。

7月初到今年底,“問計於民”欄目計劃推出十大民生話題。前兩個話題我們分別關注了“最多跑一次”和“學後託管”。大家提出問題、意見和建議,政府、專家、媒體、市民代表等多方討論協商,形成了良好的對話機制和很多很好的共識,推動了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第三個話題,和大家聊的是小區物業管理。

小區經營性收入如何管理、業委會權力如何有效監督,以及小區物業管理中的其他問題,你有什麼好經驗、好點子、好方法,也歡迎通過以下5種方式告訴我們——

2.在“杭州新聞App”“問計於民”頻道中留言;

3.在快報官方微信(微信號:dskbdskb)底下的“問計於民”按鈕中留言;

4.在都市快報官方微博下私信留言;

5.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建言獻策時,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方便我們反饋。

停车难!杭州有个业委会主任自掏腰包送4个保安学车 学好回来帮业主们挪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