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國產發動機後中國運20運輸機已經徹底超越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了嗎?

攝影維度361


由中國研發的新型大型運輸機運-20,從08年開始相關的軍用大飛機的立項,一直到2013年迎來首架驗證機的第一次試飛,再到2018年運-20順利交付中國空軍運輸機部隊,十年磨一劍,中國軍事航空人用自己的不斷拼搏與努力,交出了一份讓自己滿意也讓軍隊滿意的答卷,同時也讓運-20這款大型軍用運輸機具備了比肩世界先進同類型大型運輸機的水平和能力。


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對比於俄羅斯研發的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還是有著很大優勢的,首先在其關乎軍用運輸機性最為關鍵的最大航程與最大起飛重量上, 運-20就憑藉著最大飛行航程7800千米以及最大起飛重量220噸,這兩個數據就完全碾壓了俄製伊爾-76型大型運輸機的最大飛行航程6000千米和最大飛機起飛重量200噸的相關數據,這也使得中國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成為了僅次於美製C-17大型軍用運輸機,空中運載能力第二強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型號。

其次,就是運-20所採用和安裝了更為先進的國產綜合航電系統以及先進的玻璃化駕駛艙,相較於俄製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簡單的航電系統和落後的儀表式駕駛座艙是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的,同時也不是在一個水平上的。

可以這麼說,在換裝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無論是飛機相關的性能上還是尖端軍事科技含有量上,都是完全超過俄製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的,而不是一些功能或指標上的簡單超越。



航空君


事情越來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我們的軍工科技也越來越令國人感到驕傲!眾所周知,發動機這一領域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們的短板,這些年來隨著軍事裝備研發上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國產航母、殲20、055、運20等一批新裝備進入現役,這對於中國軍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近20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海上、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發成就有目共睹,也就說我們在設計這些先進軍事裝備的能力是越來越高了!這也解決了我們在這些領域相比國外有著巨大差距的現實,而發動機方面是綜合材料、工程等一系列學科的綜合體,其複雜程度被稱為工業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所以對於航空發動機而言,慢不得也急不來!

但如今運20要是裝上了一直正在研發中的渦扇20的話,那麼對於國產大運的性能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要說到超越俄製伊爾76,其實這個話已經說晚了,因為即使我們現在的運20沒有裝備渦扇20,也是超越俄製伊爾76的存在,更別說撞上了!從使用角度講,運20的運輸能力和裝機便攜程度已經遠勝伊爾76了!


長安小師爺


全國政協委員、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我國自主研發的運-20目前還在試用階段,軍方反饋使用結果“非常滿意”;他還透露,運-20安裝國產發動機已經指日可待,“大概在明年或後年就能看到裝著國產發動機的運-20了。”

長期以來,由於國產大型航空發動機技術的不成熟,我國自主研發的大中型戰鬥機,運輸機,遠程轟炸機乃至大型客機,飽受“心臟病”的困擾,制約著我國軍用和民用航空業的發展。

多少獨立設計研發的戰機因為動力因素不得不下馬,能否獨立研製大涵道比高性能渦扇發動機已經成為我國航空工業的一道瓶頸。

2016年7月6日,運-20舉行了授裝接裝儀式,標誌著這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噴氣式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正式從軍入役,然而第一批運20採用的還是俄製的d30-kp2。

關於運-20用國產發動機問題,一直是海內外關心中國空軍發展的人士的關注熱點。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運20採用的國產發動機WS-20。

WS-20,是以WS-10“太行”發動機為基礎自行研製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及其後續型號還可作為大型客機、新型雙發中型運輸機、飛翼佈局遠程隱身轟炸機和第二代遠程反潛巡邏機的主要動力選擇。根據數據分析WS-20的推力至少是16.3噸,比D-30多30%,可靠性維護性更好。不僅大大超越了當前採用的俄製發動機,和美國的CFM56-7發動機和GE90發動機也相差無幾。特別是短艙和結構類方面,與美國的CFM56-7發動機和GE90發動機還有些類似

WS-20年初試驗成功,順利完成了12五計劃的要求。400小時的長試車試驗,一旦斷了就重來的嚴謹,足以說明WS-20可靠的品質和優異的性能。

WS10-B用的是取得技術突破的新一代單晶,我們相信在WS10基礎上發展來的WS20的單晶葉片技術只能更好,性能指標更高。這意味著w20的能耗更少,安全性能更高。


猴子軍師


國外稱中國的運-20是C-17和伊爾-76的結合體,其中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運-20繼承了伊爾-76外置翼盒的特點,也就是極易明顯凸起於機身上部,形成“駝背”。

這是運-20貨艙內部的畫面。從中可見貨艙寬度(以其中的人為參照物)橫向尺度大約為4.8-5.2米左右。從圖中人的身高來推測,運-20貨倉的高度也至少在4.5米以上。

上圖是伊爾-76的貨倉,對比可以發現,運-20的貨艙寬度明顯要比伊爾-76運輸機要大得多。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伊爾-76運輸機的貨艙寬度只有3.3米,但這張圖也讓我們看到了外置機翼盒給貨艙帶來的高度上的優勢。運-20在寬度上的優勢,一舉解決了中國現有伊爾-76運輸機無法輸送99式主戰坦克的弊端。因為99式坦克寬度為3.5米,大於伊爾-76運輸機的貨艙寬度,也大於伊爾-76飛機48噸的最大載重量。

當然和現有的伊爾-76MD運輸機相比,運-20在航程、載重量、電子設備等方面全面超越,但伊爾-76MD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90噸,運-20要高於這個數字。

其實運-20所超越的,是俄羅斯現在正在研製並積極外銷的伊爾-76MD-90A型運輸機(上圖),也就是伊爾-76運輸機的最新改進型號。巧合的是,運-20和伊爾-76MD-90A幾乎同時在2013年1月實現首飛。伊爾-76MD-90A在原來的伊爾-76MD運輸機基礎上改進,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10噸,更換了電子設備,加大了載油量,最大載重量從原來的48噸提升到52噸。本來俄羅斯研發伊爾-76MD-90A,就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大型運輸機市場,但在運-20出現後,卻能在200噸的起飛重量下,裝載60噸的貨物,同時航程還比伊爾-76MD-90A更遠。這說明中國在研發運-20的時候,既考慮了國內軍事的需求,也有瞄準國際市場的準備。

如果換裝國產發動機,運-20A完全有能力和俄羅斯爭奪中低端大型運輸機市場,而這一領域是俄羅斯目前為數不多的大飛機出口市場,運-20的崛起將完全動搖俄羅斯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諍聞軍事


說起大型運輸機,國人不免會心痛好久,但是近些年我國的運20運輸機已經陸續服役,而且已經完成重裝空投等高難度科目訓練,這就意味著運20快全面形成戰鬥力了。但是我們必須要認清楚與美俄還存在巨大差距。

近期美俄都大秀一把巨型運輸機,俄羅斯用最大運載量高達150噸的安-124將米-35、卡-52直升機直接由戰場扛回家,著實在國際上炫耀一把。美國也再為最大運載量是120噸的C-5運輸機舉辦首飛50週年紀念日。

而我國運20的最大載重量才66噸,還不到安-124的一半。同樣,運20還面臨貨艙尺寸偏小的尷尬局面,只能運輸人員和戰術級別的武器,但是不能快速運輸S400防空導彈系統等重型武器裝備,不太容易執行一些特殊的戰略級任務。事實上,俄羅斯就用安-124執行過很多伊爾-76無法執行的戰略空運任務。

如果我國擁有類似安-124與C-5的巨型運輸機,那麼我軍的戰略空運能力將得到很大提升,無論在我國哪塊國土上有事,那麼可以將我國火箭軍的彈道導彈在24小時內部署到事發區域,對敵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因此我國有必要發展類似安-124與C-5的運輸機,這對我國國防安全有著極大的幫助。

另外,巨型運輸機對我國民用領域幫助也非常大,超大的運載力,可快速執行救災等任務,美國經常用C-5執行抗震救災的任務。

運載能力達到150噸左右的巨型運輸機研製難度比研製運20的難度要大很多,還有我國最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點就是大涵道渦扇發動機。眾所周知,發動機一直是我國的一大“心病”。我國要想在短期內製造出可以與D-18T渦扇發動機相媲美的發動機,是“幾乎不可能的”。

現在我國與D-18T的生產商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合作關係良好,如果可引進D-18T的技術並實現國產化,這樣我國飛機領域的“心病”將會迎刃而解,國產運載能力到達150噸左右的巨型運輸機將會很快實現。


迷彩虎軍事


運-20代號鯤鵬,由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並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主導製造。該型運輸機於2016年7月6日正式列裝,並將逐漸取代伊爾-76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運輸機型。消息媒體分析認為,運-20的累計採購數量可能會達到400架以上,量產型運-20採用國產渦扇-20發動機是必然的選擇。

資料圖:運20

渦扇-20發動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其推力範圍在13000-16000KGF之間,這種發動機在2014年就疑似由伊爾-76作為載體進行了試驗,這說明中國在運-20尚未服役之前就已經同步進行了渦扇-20的技術測試工作,而2016年6月運-20即將服役之時,又出現了伊爾-76試驗機攜帶4臺渦扇-20發動機的圖片;之後中航工業就公佈了運-20換裝新發動機的方案,顯然渦扇-20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資料圖:伊爾76

就推力而言,渦扇-20的推力明顯大於原來伊爾-76使用的D-30KP-2型航空發動機,D-30的最大推力為12500KGF,而渦扇-20是以13000KGF為起點的。當然,除了推力更大之外,渦扇-20還將大幅延長髮動機使用壽命,D-30的翻修壽命為3000小時,渦扇-20的指標要比D-30高,因為航發使用壽命直接關係到整架飛機的使用效率和運作成本,是必須重點予以解決的問題。

資料圖:D30發動機

當然,運-20相對於伊爾-76的優勢,除了發動機的改進之外,還有機身的優化,運-20的機身設計得更加寬敞合理,因此有些伊爾-76裝不進去的貨品到了運-20這裡就可以裝進去,運-20還有加長版本,可以用於運載一些特殊物資。運-20的載重量也較之伊爾-76略有提升,約為66噸左右。

資料圖:伊爾76

另外,航電系統的改進也是一大亮點。伊爾-76是開發於上世紀70年代的運輸機產品,其航電設計在目前看來已經逐漸落後。而運-20得益於先進技術的發展,安裝了更為科學先進的國產航電系統,這樣機組人員在操作運-20的時候將更加便捷高效,整架飛機的運作效率也會因為電子系統的優化而得到提高。

資料圖:運20

總結而言,運-20在性能指標上已經明顯領先於伊爾-76,未來運-20將取代伊爾-76成為中國空軍主要的戰略運輸機型。運-20除了扮演戰略運輸機的角色之外,還可以改裝為大型空中加油機和國產空中預警機,這一機型的發展也為未來中國國產戰略轟炸機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成果。


白虎堂


我國的運20重型運輸機,當年在研製的時候並沒有追求全面超越哪一款重型運輸機,而是一款踹門之作,主要還是為了研製出一款重型運輸機,為後面的成熟的更大的運輸機版本做貢獻,所以說運20並不是很亮眼的。



雖然運25是最好的,但是看跟誰比,如果跟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相比,從各方面數據上來看,已經全面超越。

伊爾76作為一個在我國長期使用的重型運輸機,可以說是解決了我國沒有重型運輸機都痛,可是伊爾76的引進數量和我國實際需求差距過大,這是逼著我國不得不研製出一款可以替代伊爾76的重型運輸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運20的研製就順理成章的上馬了。

從13年試飛到18年正式交付使用,運20還是創造了許多的奇蹟。飛行速度,飛行距離,和最大載重量均全面超越了伊爾76。而且運20的航電系統更加先進,已經接近了世界上一流的航天系統水平,更是創造了從試飛到獵裝的最短時間。



最近運20又開始歡國產的渦扇20發動機,這就更加讓運20如虎添翼,有望在後續的改型中讓運20出現更大的飛躍。

我國沒有研製過大型運輸機,可是運20的出現讓我們終於看到了中國大型運輸機的希望,未來在運20的基礎上,還有更大,載重量更高,飛得更遠的大型運輸機,這一切都來自於運20,我們的胖妞。

現在我們還無法和美俄最大型的運輸機相比較,不過有了運20以後,我們就有了希望,祝願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運輸機早日升空吧!



我是劉輝,一個偽軍迷。


盛世愚人詩詞


運20在技術上領先伊爾76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超臨界機翼的使用,貨倉容量的擴大兩個方面,不過作為運輸機而言,這兩個方面已經足夠起到劃時代的作用了。

運20採用了不規則機身設計,容積更大,看著更胖。


運20尺寸和伊爾76大差不差,都採用了上單翼,而且都是使用的D30-KP-2發動機作為動力,連發動機數量都是一樣的4臺,按理說這兩款飛機的性能也應該差不多,可是運20確實比伊爾76強了不少,主要原因有很多,但基本就是以上兩點。

伊爾76還是早期的圓形機身設計,貨倉容積並沒有運20那麼充足。


超臨界機翼的使用,使得飛機獲得了額外的升力,這樣飛機就變得更加省油,飛行速度也更快,同時就有效的提高了飛機的栽重,目前使用超臨界機翼技術的運輸機只有美國和中國,俄羅斯暫且不具備這一技術,這使得運20在作戰裝載,也就是30噸左右裝載下,可以飛行超過7800公里,就算是在最大裝載,也就是60多噸的情況下,也能夠飛行4000多公里,成為一款適用於遠程部署大量力量的運輸機。

運20的研發成功具有戰略意義,在運20研發成功之前,軍迷甚至還對安70那樣的戰術運輸機垂涎欲滴,現在有了運20,連伊爾76都不感冒了。


其次,運20的貨倉更大,他的寬度比起原型貨倉的伊爾76大得多,運20採用了不規則機體設計,這種接近於倒梯形的胖胖的設計,擴大了貨倉的容積,而且運20採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使得飛機在其他方向獲得了重量減輕,從而在機體最重要的結構強度上得以使用更多的加強,因此飛機的載重也大大提高,可以空運一輛99A2坦克,這是他的設計要求,這一點伊爾76還達不到。

所以,運20現在可以說已經比伊爾76先進很多了。


海事先鋒


中國的運-20比伊爾-76晚出現了半個世紀之久,運20運輸機上的電傳設備、航電系統肯定在老舊的伊爾-76之上,在加上很多針對中國高原環境的設計,運-20的使用性能遠超伊爾-76;它的氣動外形設計更加接近美國的C-17環球霸王,臃腫的機身和流線型很強的機頭造就了寬大的內部機艙,很多中國國產的主戰裝備都可以裝進運-20的機艙。反觀伊爾-76機身細長嚴重限制了機艙空間,甚至還保留了向下看的領航員窗口,這就說明它在氣動設計上遠不如運-20,同時也是航電設備落後的代表。

運-20可以裝載66噸的貨物,運輸能力在伊爾-76和C-17之上,這還是在使用落後的俄製D-30KP2發動機的情況下,這款發動機的推力僅有12噸左右,中國仿製的WS18A型發動機也就是這個水平,這只是一款擺脫對俄羅斯發動機供應依賴的應急貨,而全新國產的渦扇-20是一款大涵道比發動機,推力在15噸以上。因此說:換裝全新國產發動機之後的運-20不僅可以不受束縛的大批量生產,在載重量上會徹底甩開同類產品,預計在70噸以上。

其實,伊爾-76是一款失去祖國的傷心機,它並不像美國產品那樣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改進升級,這種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運輸機已經明顯落伍了,與之配套的生產線早已不復存在,很多運輸機生產商分佈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不同的國家,中國購買的最新一批伊爾-76也都是二手翻新機。俄羅斯為了重新獲得70噸級運輸機的生產能力,在原有伊爾-76的基礎上研製出“伊爾-476”,其過程和中國研製運-20一樣艱難。據悉俄羅斯不完整的航空工業沒有實力對伊爾-476做過多的改進,在保留狹小機身後僅僅換裝了推力14.5噸的PS-90A76發動機和部分航電設備,運輸能力僅僅保持在60噸的級別之上。

受制於製造業滯後的影響,俄羅斯在五代戰鬥機項目上遲遲沒有進展,很多大型軍艦和精密設備的製造都不盡如人意,同樣的在大型運輸機的生產和改進上也跟不上中國的步伐,勉強生產出來的伊爾-476尚且不如運-20,老舊的伊爾-76就更無法與運-20相提並論了。


利刃軍事


您好,我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首先作為一款新世紀設計的大型運輸機,運-20運輸機必然比蘇俄時代在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的伊爾-76更為先進。而俄羅斯早已經生產不了伊爾-76運輸機,俄羅斯目前積極投產的是伊爾-476運輸機,其實就是伊爾-76運輸機的俄羅斯國產版。

這也是目前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面臨的唯一競爭對手。俄羅斯伊爾-476運輸機以老式的伊爾-76運輸機為基礎。在保持氣動外形和大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努力改進了俄羅斯自身弱後的機械式航電系統,換裝新研究的PS-90A渦扇大推力發動機,伊爾-476運輸機外觀與伊爾-76大體相當,但體內容積擴大了20%在航程、速度、載重量都比老式的伊爾-76運輸機有了較大進步,也確實是運-20運輸機強勁的對手。

目前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工廠正在努力的生產伊爾-476戰略運輸機。並且俄羅斯計劃將伊爾-476戰略運輸機衍生為伊爾-78M加油機和A-100預警機等等。據稱由於採用了新型的油箱,伊爾-476的載油量超過了110噸左右。,由於使用了更省油的發動機,飛機續航里程增加了1000至5000公里。

反觀中國最大運輸機運-20,中國是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國產200噸級以上大型運輸機的國家。目前運-20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強的機型。

而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確實優秀於俄羅斯的伊爾-76,並且與伊爾-476不分上下,或者說接近伊爾-476的水印。於老式的伊爾-76相比,運-20運輸機具有更大的運載量和更大的貨倉,未來將使用國產渦扇-20大推力發動機。並且運-20運輸機採用了最新的航空設計方案:超臨界機翼結構、更先進的航空架勢系統、全電子化的駕駛艙設備,大量使用複合材料。都比俄羅斯要先進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