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容:读经典的好处

您是否会唱《纤夫的爱》?想当年于文华与尹相杰一起出道,一同成名,尹不读经典,吸毒、进班房,早已堕落;于唱经典,魅力不断提升,人格持续增长,越来越有味!前几年一首《兰亭序》在网上火爆转载,后又诞生许多作品,唱了《诗经》系列、《楚辞·离骚》、乐府诗歌、唐诗宋词等,其内在的涵养和外在的展现,使她频频在银幕中出现,多少人在追捧着她,给她祝福,为她喝彩;而尹曾经被人笑话,被人唾弃,用鄙夷的眼睛观望他,如今早已被人忘却。他(她)们之间的差距、彼此的人生、彼此的幸福、彼此的生活不用猜想已可见一斑。


余水容:读经典的好处


一个人不能只长年龄不长知识,尤其是女人,到30岁后除了年龄向上,其它都向下,多可怕!家长里短、歇斯底里、枯燥、乏味,灵魂得不到栖息,即使小资,物质已满足不了身心,剩下的时间做什么?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怎么支配?喝酒、打牌、购物、逛街、闲扯?看书、旅游、学习、交益友?不干好事就有足够的时间“干坏事!”

有一种比喻很形象、很具体、很贴切:说“夫妻就像树和藤,当初结合的时候彼此差不多,后经成长,树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长得很茂盛,若藤不长,就有其它粗壮的藤来缠树;若藤不断地吸收自然养分,长得很好,树长不大,藤就会去缠其它茂盛的树。”使彼此越走越远,男女之间弱的一方要么消极、要么报复,家庭悲剧导致社会悲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接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都这样小我不堪,大我谁来?信仰无从谈起!

倘若心存美好,怀抱优雅,自然迎接希望。中华五千年文明,曾经的大家闺秀,名门世家,一个家族能有几百年运势皆因家教森严,饱读诗书。现在对孩子一味地纵容,不停地给予满足,当眼里只有物质的时候是装不下诗书的。装不下诗书就会物欲满满,物欲满满就有糟粕填塞,糟粕填满了人就堕落,如尹那般!

成人读经典尚且如此不同,倘若孩子从小熟读经书,第一是培养了读书习惯、第二是肚子里装满了精华、第三是传承了美德、第四是遵从了孝道、第五是滋养了身心,使孩子一生吉祥、幸福、安康!

1.培养了读书习惯:“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有多大理想,多大抱负,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人生的起点在于规划,你给他修的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道,若一开始就修的是高速公路,之后开什么车都快。当一个孩子八岁十岁能背10首20首唐诗父母就到处炫耀,说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有多能耐,这孩子将来的水平一定有限;倘若与杨振宁那般4-6岁能背几千字的内容,这孩子以后学什么都容易,将来一定是人才。读书不是生拉硬拽,死记硬背,很多人痛恨应试教育一味地灌输,不停地刷题、背诵,让读书痛苦不堪,没有一点质量,导致厌书恨书,是因方法不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刚接触书,一定要让他感受到书是甜的,读书是快乐的,快乐才能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他自己跑起来谁都赶不上。人的天性是迸发向上,不是天生懒惰,懒惰是养成的坏毛病,假如一开始便学“坏”了,不学反而是进步。千万不能把书读伤读厌,在这方面老师和家长都要懂,不懂就得好好学习。现在很多家长都特别浮躁,让孩子学很多,三天就想见效,因此很多教学机构为了迎合家长心理需求,逼迫孩子,让孩子一学就伤!

大道至简,教育要慢慢来。宁可一样学好了,也不能东抓抓西碰碰。孩子小的时候只要读经典、识字、练习表达能力、着重行为习惯,若有高品质教学理念的幼儿园4-6岁读经、懂方法,孩子可就太有造化了,学习越早越好,没有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经典要一部部通读,不是这样学几句,那样学几句,此等学习也是一种“毁”,由此无法对一部经典的通读深读及将来的研读,容易断章取义,走过场,看似学了很多,实则一门不通。

2.装满了精华:读经典要跟孩子解读很多道理吗?不用!经典都是经过千百年的检验,集满了古圣贤思想,是千千万万成功人士的汇总,将来在任何领域都用得上。现在的教学通病都是要懂,拿案例分析、一句句解读,太浪费时间了!现在要学以后懂的,将来受用无穷!读《大学》,擅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启蒙读物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是一部近4千字的长诗,大多出自古人诗句,其真知灼见的言语,生活的真谛都在里面,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学习;《幼学琼林》是一部古代儿童百科全书,虽说是儿童百科全书,其中的知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无法比拟的,内容涉及很广,孩子小学三、四年级之前读会,文学功底超过一般高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样的书籍,培养孩子吟诗作赋出对子。很多描绘先贤们小时候的故事,常常是某某几岁时便能出口成章、吟诵作对。不是他们够聪明,是现在的孩子没有学习。小学二年级学《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并且有一位懂诗词、会对联的老师教,孩子一学期就会作对联,这是现代教育无法想象的,大部分人不仅不会写对联,读都读不通,常常是自家大门口对联反着挂,原因很简单,不懂上仄下平;在行为规范上有《弟子规》、《治家格言》、《常礼举要》等,读了这些并实施到日常生活中,便知教养从何处来;五经之首的《诗经》对美的追求,对意境的刻画,对贤淑的描摹,对历史的探索,对诗歌的吟唱都是最好的学习与选择……

3.传承了美德:人伦、孝道使历史延续,形成了文明古国。如果没有传统美德,中国早就不是中国,五胡乱华就已经“洗劫一空”!一说齐鲁“礼仪之邦!”自黄帝垂拱天下治,周公制礼,孔子复礼,“礼仪之邦”继而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的脸面。美德从何处来?经典里都告诉我们,君君臣臣,父慈子孝。“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贤妻备五伦。——《笠翁对韵》蒙书里的句子,何况四书五经。《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三益指直、谅、多闻。五伦:指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关系,古人认识到,仕子能协调好这些关系,就具有了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而女子是贤内助,女子不懂敦伦尽分,后院起火,鸡犬不宁,男子无法做到齐家治国,更别说平天下。因此传统美德,敦伦尽分男女一样重要,何况今天的女子不止撑起半边天,更需要好的修为,古代圣贤都是女子培养出来的,如孔母、孟母、岳母,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影响太大了,父母不懂只让孩子学,学什么?怎么学?盲从是非常危险的。

4.遵从了孝道:现在的孩子到底有多轻贱自己?各种媒体信息:父母责怪了几句跳楼;老师批评了一下跳楼;与人打架吵架跳楼;失恋跳楼……如此不堪一击皆因不读圣贤书。三年前我的一个学生罗馨婷在教室里突然问我:“老师您为什么剪短发?《孝经》里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我妈要我剪头发我都告诉她不能剪!”她才十岁,不懂更多的道理,但她读了这样的经典,吸收了这一句便知道这一句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身体是父母给的,轻贱自己便是对父母的大不孝,孩子读圣贤书,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不断地理解,今后嫁接到工作中,运用到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因自己的强大,凡事迎刃而解,逢凶化吉。


余水容:读经典的好处


5.滋养了身心:别人我不清楚,但肯定清楚自己。因六岁前奶奶就给我启蒙,读了“三百千”这些儿童经典,使自己从骨子里喜欢,常常沉浸在诗词歌赋当中,有了寄托,心灵丰润。一首小诗,一阕小词足以遣怀,顺意时作为谈资,失意时用来排遣,还是最好美容品。在长沙时文学艺术家彭立军老师,在朋友圈遇见女士们谈论保养,他总是调侃地说“保养啊!找余老师,跟她学诗词!”一个人有没有诗书内涵,在交谈中得知;有没有教养,在生活中得知;有没有修为,在处世中得知;有没有阅历,在脸上得知;有没有造诣,在技艺中得知;有没有品德,在取舍中得知——这不是华裳珠玉所能装饰得了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亦步亦趋,一言一行,透过孩子认识家长。那种无知无畏,坐下来背一靠,二郎腿一翘,像个大爷,那孩子父母的品行结论已出。

对人的教育古今中外都一样,电影《怦然心动》中布莱斯的外公不仅确切地告诫布莱斯“一个人的人格是从小就养成的”,还表述了一段精彩言论来教导布莱斯:“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朱莉不断地学习,热爱生活、个性独立、心地善良、追求完美,使魅力直线增长,反过来观察布莱斯却不如当初,他们的开始不是这样的,彼此的认识完全相反!而布莱斯经过外公的点拨,发现朱莉便是那个彩虹般的人。《菜根谭》上说“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太多的人悔不当初,是因为当初的掩藏、不诚和后来的不进步导致的。经典让我们向上,儒家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一个人达到至善的修为,没有哪一样是不好的。


余水容:读经典的好处


2018/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