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常州食事药闻

吃得放心 用得安心

中秋、国庆即将到来

“两节”期间是食品消费

和群体性聚餐的高峰时段

也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时段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常州各地积极加强

“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天宁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两节市场食品安全专项监管

为营造良好的两节市场秩序,天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节日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尤其加强对肉类、畜禽产品、酒类、月饼糕点、豆制品、儿童食品等节日热销食品的监管。由于近期国内多地爆发“非洲猪瘟”,监管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要求农贸市场和猪肉经营户严格落实肉类监管的索证索票制度,防止疫区猪肉流入节日市场。

此外,集中开展了中秋月饼专项检查,严格把关月饼的包装、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储存条件,同时利用监督检测手段,对节日热销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市场安全与稳定。

整治保健食品非法会销

钟楼维护权益“夕阳红”

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夕阳更加红艳,钟楼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涉及会议营销的23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展开了集中整治,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在整治保健品非法会议营销的行动中,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积极净化市场环境,科普健康的消费、养生理念。

现场科普不失时机

检查中,执法人员走进会议现场,为老年朋友宣传正规保健品识别、食用方法,适用人群、禁忌事项,讲清什么是夸大宣传,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内容。针对检查时少数老年人不理解、不支持执法人员检查而产生抵触行为、过激言行的情况,执法人员不急不躁,耐心说服解释,从维护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角度做好工作,消除疑虑,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立体检查不留死角

检查人员还深入经营场所的宣讲室、办公室、仓库等地,检查经营单位的经营资质、产品标签、销售票据、进货凭证等内容,看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对成人用品的保健食品开展重点检查。随后再登陆国家食药总局网站查询辖区内通过会议营销模式所销售保健食品的真伪。通过移动执法设备对保健食品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数据及时上传至系统,实现检查数据共享。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专题宣讲不厌其烦

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方式,切实加强宣传工作,钟楼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走入南大街街道广化社区、邹区镇安基村委等基层社区开展保健食品宣传工作,积极曝光集会营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惯用手法及危害性。引导中老年消费者对“会销”宣传内容进行有效甄别,更好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通过养生讲座、情感导购、抽奖诱购、免费试用、送礼体验等虚假夸大商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作用,骗取中老年消费者财物的十大消费陷阱重点提醒,切实维护中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重点抽检不存隐患

为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钟楼区市场局加强对保健食品的抽查,目前共抽检8个品种8个批次的保健食品。重点针抽检红曲胶囊、水解胶原蛋白粉、破壁松花粉片、核苷酸口服液、三七胶囊等保健食品,涉及到改善睡眠类、辅助降血糖类、辅助降血脂类、辅助降血压类、缓解体力疲劳类、提高免疫力类等产品。抽检项目方面,重点抽检保健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质。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分类处置不遗余力

钟楼区市场局在检查中发现,共有2家经营户没有落实索证索票制度,1家经营户私自撤下“保健食品不得代替药物”的提示牌,1家保健食品销售专柜摆放非保健食品。针对上述问题,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纠正、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针对保健食品投诉举报灵活处理,钟楼市场局荷花池分局成功处理一起保健食品销售投诉,为当事人挽回10万多元损失。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在食品监管中,钟楼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社会关注,明确监管重点,打击非法会销,以中老年人关注需要为指引,切实维护中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坛区加强“双节”期间

保健食品监管力度

中秋节和国庆节将至,保健食品市场消费进入供销两旺时段,为让市民欢渡“双节”,金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双节期间保健食品监管力度,全力保障公众保健食品食用安全。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严格准入管理,规范保健食品经营准入机制。

通过会议宣讲、科普讲座(包括在线网络视频讲座)、咨询活动、基地(企业)参观、体验等方式推销保健食品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取得含“保健食品销售”经营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会议营销的保健食品必须是依法注册或备案的产品,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保证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

生产环节:

重点检查有无生产许可、不按照批准内容生产、擅自改变生产工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药物)、掺杂使假、产品标签标识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经营环节:

重点检查不具备经营资质、产品标签标识、宣传材料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含有虚假宣传功效等违法行为;经营单位是否落实索证索票有关要求,有无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供货者的生产许可证明文件、产品出厂检验合格报告,是否建立产品购进和销售台账等问题。

广告环节:

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制作的广告页、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的内容,都不得偏离标签、说明书标示的内容,严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假辨假能力。

充分利用网站专栏、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采用视频、图片、文字等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生产经营和检查监督的实际工作,及时将工作动态和成效、典型案例交流介绍、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保健食品科普知识、消费提示、风险提示等传递到群众中去。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调动行业组织和社区等的力量,采用宣讲会、互动活动、海报发放等方式组织开展宣传。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组织开展“走进农村、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校园、走进工地”活动,与社区居委会建立互动联系,通过居委会调查了解有无针对老年人以免费旅游、无偿体验、赠送礼品为名义进行的保健食品会销活动,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积极宣传保健知识。

金坛区食安办“五要求”切实做好

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018年中秋和国庆“两节”即将来临,为加强节日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巩固高温季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果,排查治理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防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金坛区食安办及时发文“五要求”积极保障“两节”期间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重点监管

加大食品监督检查力度

以商业区、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城乡结合区等节日和旅游度假消费集中区为重点区域,以月饼等节令食品生产者、大型商超、承办集体聚餐餐饮服务单位、连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等为重点环节,以肉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酒类、保健食品等热销食品及水产品、畜禽产品等食用农产品为重点品种,严格网络订餐管理,强化猪肉产品入市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村集体聚餐、“三小”及农家乐、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抽检风险监测

严格节令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在日常监督抽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本地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隐患点,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节日期间热销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专项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回应社会关切,并切实做好对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工作,积极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突出问题治理

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对食品各环节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对问题企业和食品立即采取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召回等行政强制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共治氛围

一是

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公布中秋国庆节日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深入社区和乡村,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二是保持投诉举报电话畅通,及时受理和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区县动态|各地加强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应急值守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切实把“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保持通讯畅通。

对涉及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要及时应对和处置。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要第一时间上报并依法处置,对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快速查处平息,严防事态扩大,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