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旁的年會,年會中的「遇見」

钱塘旁的年会,年会中的“遇见”

暨第一屆“遇見”在北京成功召開之後,CCOS 2018大會期間我們又迎來了第二次“遇見”。金秋九月,聚首錢塘。2018年9月13日,杭州西湖旁我們再次迎來以“當眼底病遇見Anti-VEGF Therapy”為主題的討論會。

本次會議主席由北京同仁醫院張新媛教授、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李勇教授共同擔任。會議特邀嘉賓有(排名無先後順序):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視光醫院劉曉玲教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敏教授及張勇進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戴榮平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齊慧君教授及錢彤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蘇兆安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李九可教授及李毓敏教授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瑞教授。

钱塘旁的年会,年会中的“遇见”
钱塘旁的年会,年会中的“遇见”

會議特別邀請了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從事眼科臨床藥物轉化研究多年的李勇教授。李勇教授以動物模型和抗VEGF藥物的研發歷程為主線,以“Anti-VEGF drug in ophthalmology”為題進行了精彩講演,從“past success”、“present challenges”、“future opportunities”三個方面深入剖析了抗VEGF藥物的研發歷程。從臨床試驗到臨床應用,從面對挑戰到抓住機遇,李勇教授的抗VEGF藥物研發之路引發了在場嘉賓的熱烈討論。

李教授深入淺出地談到了不同抗VEGF藥物的半衰期以及藥物在眼內的藥代動力學特點,特別當提到融合蛋白在動物眼內可持續到8W時引起了大家強烈興趣,結合臨床不同融合蛋白在臨床前期的實驗結果,甚至可持續12W等與臨床相關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李教授還展望了玻璃體用藥今後的發展方向與前景。

钱塘旁的年会,年会中的“遇见”

隨後,在場的教授以六問六答的形式展開了關於抗VEGF藥物在治療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中的作用進行了的深入討論。如抗VEGF-A滴眼液是否可有效治療眼底疾病?臨床前期如何利用動物造模?如何選擇合適的動物?抗VEGF藥物的劑量是否與半衰期相關,劑量越大是否半衰期越長?抗視網膜新生血管藥物和抗脈絡膜新生血管藥物作用機制是否有區別?是否有針對視網膜缺血性病變的藥物?眼科醫師與臨床科學家的討論使得這場討論會現場氣氛熱烈,精彩不斷,帶我們領略了“當眼底遇見anti-VEGF治療”的精彩世界,可謂是一次關於抗VEGF藥物研發之旅。

會議最後,張新媛教授做簡要總結,感謝各位教授在杭州的美麗相遇,讓我們感受到了“眼底遇見anti-VEGF治療”的精彩與神秘。期待我們下一次的“遇見”!

版權屬《國際眼科時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經本網同意並在文章頂部註明“轉自《國際眼科時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