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大意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主題是“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這個時候,開發基礎設施的信號釋放,讓人自然就會想到,唔,房地產暫時要穩住,但求增長就要搞基建了?

一波三四線城市激動起來,紛紛公佈地鐵計劃。其中,不乏有些看起來地鐵根本跑不開的城市,比如淄博、濰坊、九江、贛州、湖州、眉山等。

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更為激動的人群是意欲炒房的人們,他們會覺得,基礎設施建設會釋放更多的資金,帶來更多的利好環境,從而支持房價進一步上漲。如果只是把這個簡單地理解為2008年四萬億的翻版,那就太天真了。

畢竟時代不一樣,背景不相同,資產負債表過大,槓桿率過高,無論如何,都不能複製當年的經驗和做法。

房價要想堅挺,基本面十分重要。但是,當前樓市的基本面有些飄了,脫離了房價最基礎的支撐。

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首先,房價已經超過了居民的儲蓄購買力。之前有人開玩笑說,北京上海的房子都賣掉,可以買下美國。儘管這只是調侃,但折射的問題是房已經高到讓居民買不起了。

另一方面,存款下降的同時,居民債務卻在上升,這意味著,為了買房不但花光了今年的錢,未來幾年的錢也都投入進去了。炒房,不管怎麼炒,最終都要落實在需求上,沒有需求的話,房價就成了零和遊戲,很快就會坍塌的。

其次,消費 放 緩。儘管官方說榨菜二鍋頭銷量的增長,並不代表什麼。但結合上一點來看,消 費萎 縮,是肯定的了。

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居民都沒有錢了,僅有的收入都交按揭了,哪還有餘錢去支持高 端消 費?此外,醫療、養老、教育都是家庭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個人支付的比例越來越高,說消費不降級,大概只能從平均數據去體現吧?這種背景下,還想讓房價持續走高,那隻會增加風險。此外房價被抑制,房企要利潤,沒有辦法只能減配。

舉例來說,若拿地樓面價3.5萬元/平方米卻限價5.1萬元/平方米銷售的話,開發商確實無利潤可言。目前,精裝住宅裝飾減配,滯後網籤,增加套內面積都是行業內的潛規則。

基建帶不動房價,地鐵跑不來收益,想要買房?慎重再謹慎!

就具體操作而言,如果遇到開發好的住宅單價和土地單價相差不多的情況,那就要謹慎了;這樣的房子後期可能會存在質量問題,從而影響房子的溢價率;並且,這種風險可能會在若干年後集中爆發,一來現在限售,房屋質量問題尚不能在房產交易中體現,二來近兩年買的房,有的還沒有交房。

總體來說,如果基礎設施落實了,對於城市的長遠來看,無疑是利好的。但這種利好,並不能直接體現在房價之上;畢竟環境設施只是影響房價的一個方面,政策、經濟形勢、居民收入、市場環境、房屋質量等,都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僅憑一條地鐵,還只是規劃,就研判房價要漲,實在天真。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來源:劉磊房產評論(大魚號),不代表本號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