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故事」郑和下西洋

——晋江市

「闽南民间故事」郑和下西洋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奉朱棣的圣旨,带了百余艘朦艟大船,三万多人,越海渡洋,往南洋群岛广求珠宝,通商贸易,史书上称为“下西洋”。

郑和前后共计七次下西洋(就是现在的南洋一一过去称为西洋),福建东南沿海一带随行的不少。至今,不管是在闽南侨乡,还是在南洋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各地,都广泛流传着三宝公郑和的故事。

「闽南民间故事」郑和下西洋

三宝公的来历

这一年,三宝公郑和带领着许多船只,来到澎湖海面,忽然发现一种怪鱼在船队间穿来串去,兴风作浪。船上的人从来没见过这种怪物,加上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漂荡,把那些从来没见过海的随从和士兵弄得心惊胆战,昏昏沉沉。几个熟悉水性、胆子比较大的后生家,拿了刀枪、船桨想对付,没砍上三刀两棍,刀棍就被那怪鱼的尾巴卷走了。

突然间,打来一个很大的浪头,船来不及转舵,人来不及躲闪,只听到“刷”的一声,一股巨浪冲到船上来,一个舵手来不及回避,被那闪电般的浪尾巴卷进海里去了。船队的人都很慌乱,接二连三来向郑和报告伤亡事故。郑和没奈何,只好下令船队返航,停泊泉州港。一方面整顿队伍,修理撞漏的船只,一方面差人昼夜赶入京都上奏皇帝。

原来,那海上的怪物就是凶恶成性的鳄鱼。

泉州知府听郑和说在海上遇到了这种怪物,想起早在唐代时,大学土韩愈因为进谏劝阻迎佛骨,被唐皇贬到广南做刺史,曾经看到这种鳄鱼为害作恶,那时他作了一篇祭鱼文,据说赶走了这怪东西,因此建议郑和也试试。

郑和听了觉得好笑,那祭文如果顶用,此怪还会出现吗?他正在踌躇,拿不出好主意,京都圣旨到来,御赐他三件宝贝:

第一件是珠冠。这珠冠不比寻常太监戴的那宫冠,中间有一粒宝珠,毫光四射,照着眼睛都张不开呢!

第二件是麝尾。郑和本来就有一把麝尾,只是这把麝尾很特别,他拿到手上就知道它是真正的尾制造的。说起麝尾这种宝贝,世间很军见,俗称“四不像”,可见它贵重到什么程度了!

第三件是蟒甲。蟒甲上除了一个护心宝镜外,还绣上许多贵重的珠子。

郑和将御赐三宝穿戴起来,满堂毫光灿烂,非常威武。以后他就穿“三宝”渡洋到了目的地。大家都认定他是借皇帝的“天威洪福”才把那怪鱼赶跑的一一这就是“三宝”的来历。

至今,马来西亚还保留着三宝洞和三宝井,菲律宾有三宝颜市,泰国有三宝祠,印尼有三宝垅市,合里岛邦的格利县有三宝灶婆公庙等等。由于天朝赐给郑和三件宝贝,人们才称呼他为“三宝公”。

三宝井通泉州城

「闽南民间故事」郑和下西洋

印尼中爪畦三宝垅市附近的望安山下,有一座三宝庙。庙前有一口小小的古井,井水清甜,那里的华侨称它为“圣水”。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郑和下西洋,率领船队来到三宝垅的时候,为了提防当地个别土番在河溪上放毒,便下令兵士凿井取饮水,以保证安全。

这一天,副使王景弘带了通事和几个随行兵丁从外面回来,因天气炎热,赶路口渴,等不得伙夫烧开水,便有的拿桶有的提壶,在他们开凿的那口小井上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来,凉水沁热肠,说不出有多爽快哩!

王景弘是郑和的副手,他喝着这凉丝丝的井水,觉得十分痛快,乐哈哈地说,“这水和家乡泉州的水一样甜美呀!”

王景弘这话不说还罢,一说出口,便像起了曲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同声附和起来。有的说:“说不定这口井与咱泉州是同条龙脉的,所以井水才和咱家乡的一样清洌哩!”有的说:“说不定下面的泉水就是通到泉州的,所以井水和泉州的水一样甘甜呢!”

俗语说:老爷挥旗,鼓吹就大声。王景弘没提到泉州还没一个人敢开口,一提起泉州二字,来自闽南各地的随从、通事、舵工和水手们,都谈起家乡的山山水水来,更加思念离别已久的亲人。郑和看见这种情势,每回都很体贴,完成天朝使命后,很快就带领大家回唐山了。

后来,海路渐通,到三宝垅谋生的华侨也越来越多。他们每当有什么辛苦病痛,都要到三宝祠来行香,向三宝公郑和乞求这口古井里的水回去煎饮,说是饮了这口直通唐山的井水,便会平安无事。

从此,普普通通的这口井水,便被华侨称为“圣水”;远隔干里万里的泉脉,也被连为一体了。

建塔镇风

郑和来到菲律宾的时候,当地的土人知道三宝公带来很多天朝的灵丹妙药,所以互相通报,同来求讨。没多久,一船的灵药被讨去了很多。三宝公郑和发觉这些人不全是有病才来求讨的,便下了命令,没经过验明真正有病,不准随便赠送。

郑和很注意对风土民情的考察,发现菲律宾这个地方有十大怪异:第一,鸡乱啼,狗乱吠,无分更次;第二,所有江河尽是东水反西流,山脉逆转;第三,虽然树木繁茂,树根中却都没有向下生长的主根;第四,飞鸟成群,却没看见有留宿在树林里的;第五,山无山君(老虎),野兽没有头领;第六,厝内无主粮,不懂得囤积;第七,男女之间,喜欢的时候在一起,不喜欢就各走各的路;第八,没有大片石山;第九,地无深厚的红土层;第十,奸臣山(在菲岛境内)不分阴阳,四面形状都相同。

三宝公召集随从和谋士来商讨,大家认为这个地方的山川、地理和禽兽等都一反常态,不是扎营落足的地方,纷纷催促三宝公快快转航,另找好的岛国。王景弘很不服气,说:“异邦有异邦的样。就说穿衣吃饭,不是很多地方和咱们不一样吗?像你们这等说法,天下的语言也只能是一种了……”

原来王景弘勘察到菲律宾这个岛国所有的水都是蓝湛湛的,非常清洌,心中暗想:水是养活万物之本,水好便是最大的宝!不过,他觉得马尼拉这个地方,有一种“歹风”每每清早起来,常常有一股西风冷气、使人受不了。他建议按中国的习惯,造塔镇风。三宝公很赞同这个看法,为了沟通两国情谊,他叫王景弘派人帮助在菲律宾洲仔岸建造了一座塔。

自从这座塔建好后,先前来开发菲律宾的“大顺”“二顺”“三顺”至“七顺”和“顺流”等船队留下的人丁,逐渐习惯了当地的风土,并且慢慢发展起来了。后来他们传下的后裔也以“大顺”“二顺”“三顺”等船号为族名,沿用到现在。再后来,这一带地方由于晋江人王彬带领华侨建设,变得繁荣,成为今日众人周知的“洲仔岸院”了。

采录者:曾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