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大家好,你们喜欢的小编有来给你们送福利了。我们来聊聊《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真是历史中的地位。首先来说说《延禧攻略》中的延禧宫,是低等嫔妃居住的地方。《延禧宫略》中的女主魏璎珞成为贵人之后,就住在延禧宫。这里是紫禁城里失火最多的宫殿。在道光年间,一场大火后,烧的只剩下宫门,而在光绪年间,延禧宫再度失火,直到清朝灭亡,一直是烂尾楼存在。直到建国之后,才有所修复,然而至今围绕着这座早已没有原样可言的宫殿流传各种可怕的谣言,据说每到雷雨夜,都会发生异相,细想来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乾隆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也就是剧中的位英洛,生于1727年,死于1775年。只活了48岁。作为屌丝逆袭的典范。她出身低贱,是内务府包衣。而清朝旗人分为正身旗人和包衣旗人,包衣是皇帝的“家奴”。包衣旗人的女孩需参·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包衣秀女则进宫都大多从杂役做起,年满25岁才可嫁人 。有幸被皇上看中最高只能做到贵,不能做妃。所以在后宫怨气最大的也就是这些人了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魏璎珞是包衣秀女,却打破了桎梏,在乾隆登基后的第十年,从贵人升为嫔,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不久晋封为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封皇贵妃,升职速度简直如开挂,从最低沉的贵人一路升级为令嫔,令妃,令贵妃,乃至最后的皇贵妃。最终统摄后宫,成为后宫之主。最可悲的是没能在生前成为皇后,很多年后被追认为皇后,这主要原因皇位继承之争。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 九龙争嫡”让皇家内耗,兄弟手足相残,雍正从而制定“秘密立储”的规定,生前不公开,而是把接班人的名单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皇上驾崩,取出名单宣布,用这样的方法去避免可能发生的宫斗。魏佳氏的儿子已被乾隆秘立为太子。如果位璎珞再被晋升为皇后,就说明了下一任君主的身份。所以一直乾隆干满六十年退位,正式公布皇太子时,才追封去世多年的魏佳氏为皇后。地位仅次于乾隆原配皇后(剧中富察皇后)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 无论是《延禧攻略》《还珠格格》里的令妃都被描绘为乾隆皇帝身边的一等一的大红人,容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人见人喜的好后妃。娴妃在被打入冷宫后,令皇贵妃统摄六宫大事,代行皇后之职。十年里,令妃生育四男二女,可以说就是一生育机器,剩下的时间独守空房。而最“爱”她的皇帝则带着其他嫔妃玩山玩水。在死后二十年,亲生儿子皇十五立为皇太子,乾隆这时想起死了多年的“令贵妃”,追封大典上发了个上谕纪念她。说当年名不正言不顺没有立,而现在被追认为皇后,好一个不得已为之,呜呼哀哉,人死后再有什么又如何!活的时候不自由,在笼子里的芳华消逝,死后在风光也不过是一场闹剧。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佘诗曼饰演的娴妃就是周迅主演的《如懿传》里面的如懿,《还珠格格》里面就是一直欺负小燕子和紫薇的皇后娘娘。在《还珠格格》中被定型为恶人,以至于乾隆对其痛心疾首,称其为“已不是当年那个善意的女子。”事实上娴妃在当妃子的时候表现真的很好,上边有乾隆皇帝宠爱的孝贤纯皇后,还有家族势力庞大的高贵妃,这两个女人都不是好惹的,此时的娴妃非常低调,远离宫廷是非圈,从而讨得乾隆帝的母亲的欢喜,觉得她秀外慧中,知书达理,最后成为皇后。那次乌喇那拉氏疯了,而且是真疯,根据满文老档记载,皇后不仅仅是断发相逼,而是一边剪一边薅,许多人一起才把她拉回屋内,其举动是真的疯了的表现。回到京城,震怒的乾隆通过给她减少饮食、昼夜让其不得安宁等折磨她,一年后病死。乌喇那拉氏之疯、之死正印证了那句话——侯门似海深啊!何况皇宫呢

《延禧宫略》中的娘娘们在现实的历史中的遭遇更加悲惨


不管在令妃,还是娴妃这些看是拥有了一切,本质上她们都是皇帝的玩偶,后宫也始终是皇帝主宰的世界,一个色欲糜烂的阴郁世界。皇帝可以凭借喜好,把权杖交给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女人还是不完整的太监。内宫的所有的争斗内讧,在皇帝看来不过是困兽之间的歇斯底里,从始至终都牢牢把控在皇帝掌控之中。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三纲五常将女人牢牢绑架在社会道德十字架上,反复灼烧拷问,此时拿出诱饵,哪怕是鸩毒,那些被空虚,寂寞折磨得已迷失了自我的女人也会视为琼浆争来抢去。这就是帝王之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实际上所有的追求不过是扭曲视线下的虚像。现实是残酷的真相。生儿子多有什么用?得到皇帝宠爱又如何,追封了皇后又怎么样?女人将自身幸福寄托在成就儿女,成就他人,也就注定以牺牲自我为前提,既埋葬了年华,也磨蚀了岁月。当你芳华不再时,哪还有什么岁月静好。古人如此,现代人何尝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