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作为便利店界的大佬,7-11一直都是零售人学习的典范,它的运营模式、经营理念也都被诸多的业内人士解读,以方便更多人了解7-11。其创始人铃木敏文也出过一些著作,详细的介绍了7-11的发展历史及自己的运营经验,如《零售的哲学》。

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如果你看过《零售的哲学》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如今市场上的很多零售业态,都藏着大量7-11的运营逻辑,如无人零售渠道搭建服务商邦马特,其就想利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纵观目前的社会现象,任何行业都会面临日益严重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如果老年人和全职工作的女性增多,不愿意去距离远的地方购买生活必需品、想要就近购物的需求也会大幅上升”,这是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中所说的。换言之,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而如今,中国也处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13.7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2.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按照此数据,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的1.5倍,且处于不断加速的状态中。IMF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将达到35%。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近购物”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而邦马特及时捕捉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以智能售货机为载体,以分布在距消费者百米甚至十米范围内、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方式,为消费者的临时性购物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可见,邦马特智能售货机就像是一个“微店版的7-11”,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即想即得”的购物需求。而这也就应了铃木敏文的那句话: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为了成长,必须积极应对变化

当我们已经了解到,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时,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在这方面,7-11及邦马特也都有自己的经验。

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铃木敏文表示,7-11的成长道路上有两块不可或缺的基石:一是必须掌控每种产品的销售动向,建立假设并以真实的数据验证;二是门店和员工都要根据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改变。而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掌握了销售数据,才能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而积极应对。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大数据之于零售的重要性。对此,邦马特以“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后台运营管理系统,以及云端用户数据及商业智能平台,整合并分析用户的消费数据,从而精准了解每个终端的用户需求,实现“所售商品即消费者所需商品”。

就近购物+消费数据,邦马特想用智能售货机成为“微店版7-11”

由此来看,零售的核心已经从流量向数据转变,即通过对用户消费大数据的分析,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完善用户画像,实现商品和广告的精准推送与销售。也就是说:卖什么,数据说了算。

总之,每一台邦马特智能售货机都是一个“微店”,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灵活性满足用户就近购物需求。相信过不了多久,消费者也会像称赞7-11一样,对邦马特赞不绝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