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有趣的行爲經濟學,讓你了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201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德.塞勒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除了極少數情況以外,人們不按照理性的經濟學模型行事也不會致命。”

傳統的經濟學裡假設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最優化選擇的,但是在行為經濟學發現,人會在很多時候做出非理性選擇。雖然經濟學看上去高深,但其實行為經濟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很多決策選擇都是在行為經濟學的一些原理下做出的。

稟賦效應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時,他對該物品的評價要比未擁有前大得多。也就是常說的“敝帚自珍”。

這個效應與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概念背道而馳,假設,五塊錢丟了不心痛,為什麼用五塊錢買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你丟掉的不僅僅是一個甜筒,你丟掉的還有五塊錢以外的非貨幣支出,諸如排隊時耗掉的時間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存在很多利用稟賦效應的例子。

比如常見的“7天不滿意包退”服務,收到快遞後物品在你心理的價值就會上升,讓你退掉它的痛苦會大過退回的金額。視頻網站/APP的會員服務也是一樣,通過1個月的免費試用期,試用期到了後不續費的話,你就要遭受被停用服務的“損失”,於是便可能續費接著用下去。

錨定效應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評估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初始參照值,這個初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評估結果。“錨定效應”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心理偏差。

比如人們對奧特萊斯的趨之若鶩,就是因為之前的奢侈品在用戶心裡設下了一個錨,當用戶看到便宜了幾千塊的LV包包後會毫不猶豫的購買。

當我們在出差或者旅遊在網上購買火車票或者飛機票時,通常會看到同一個航班或者行程下,除了最便宜報價外其它代理商的報價。雖然這個問題和去哪兒的商業模式有一定關係(競價模式),但另一方面更高的代理商報價也起到錨定效應的作用,在其它報價的錨定下,用戶的購買機票的心理價位被定在了這個區間,這促使用戶會更快速的下單。

中惠地熱:

在銷售模式上,以一次性產品銷售形式,向不同形態的用暖用戶提供中惠清潔供暖系統,滿足供暖需求。在運營模式上,中惠根據各地各項目不同情況,與供電企業、開發商、物業管理或第三方機構單獨或合作組成運營主體,確保供暖服務、供暖節能與收益的實現。目前中惠已經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開始推廣集中式清潔供暖運營模式,開發商無需供暖設備投資,僅需繳納供暖配套費,就能享受中惠整套集中清潔供暖服務。中惠為用戶提供30年的供暖運營服務。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簡單有趣的行為經濟學,讓你瞭解日常消費中的小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