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菜剩飯對健康是否有危害?有什麼醫學依據嗎?

薇健康

這個問題之前也多次有朋友提到過,這裡再次強調,剩菜剩飯如果妥善保存好了,吃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以前有材料提到過:剩菜剩飯中的亞硝酸鹽生成過量,如果吃了剩菜剩飯的話,可能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或者致癌。

這樣的說法不久後就遭到闢謠,剩菜剩飯其實完全是可以食用的,不過前提是保存好,保持衛生清潔。亞硝酸鹽是什麼?亞硝酸鹽經常在食品添加劑中被提到,它是一種防腐劑成分,可以讓食物保持新鮮紅潤,多出現在肉類加工品中,如肉罐頭等,亞硝酸鹽如果適當添加到食物中,是經過衛生組織認可的做法,少量的亞硝酸鹽攝入,對人體來說不會造成什麼威脅。雖然亞硝酸鹽是2A類致癌物質,不過其實真的要讓它致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大量攝入,一次超過200mg,這在剩菜剩飯中幾乎是不可能達到這超大量的(最容易產生亞硝酸鹽的綠葉蔬菜,即使放置22小時,雖然亞硝酸鹽超量上漲,但也是在安全範圍內),另外,在攝入足量亞硝酸鹽的條件下,體內要是酸性環境,例如胃酸較多的情況,這樣才有可能讓亞硝酸轉化為亞硝胺,而部分的亞硝胺成分,可能會讓人致癌。所以真正致癌的是亞硝胺並非亞硝酸。

大部分植物性食物都是通過農肥澆灌生長,其中難免有硝酸鹽的附著,硝酸鹽很容易形成亞硝酸鹽,因此,其實很多食物天然就帶有亞硝酸鹽成分,但亞硝酸鹽並不可怕,少量亞硝酸鹽還會生成一氧化氮,在人體中擴充血管,促進血流,而且亞硝酸鹽是水溶性較強的物質,只要通過烹飪,基本上一大部分亞硝酸鹽都會消失。

相對來說,如果剩菜剩飯沒有保存妥當,讓其中大量滋生了細菌,這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地方,細菌數過多,難免有有害菌成分,吃了之後可能就會造成腸胃不適或其他更嚴重的症狀,所以,保管剩菜剩飯最好在冰箱冷藏,4℃左右的溫度,細菌的繁殖會受到大幅度抑制,細菌也可能把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所以,控制細菌是一舉多得的保存方法。


只有營養師知道

這個問題還真沒法一口給個確切的答案,只能說不管有沒有危害,都不建議經常吃。原因,我們下面詳述。

剩菜能不能吃,其實是看微生物汙染和亞硝酸鹽含量,這個的關鍵在於剩菜保存的怎麼樣。只要是保存得當,沒有變質,基本上來說還是能吃的。剩菜的耐儲性這方面,肉要強過蔬菜,因為蔬菜更容易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所以,我們建議儘量剩葷不剩素。

對於該不該吃這方面,我們分兩塊來說,肉主要是提供蛋白質,剩菜多次加熱,營養價值基本不會有大的損失,所以,吃起來沒問題。

但是對於蔬菜來說,雖說保存得當的剩菜可以吃,吃了不會有危害,但其營養價值可是大大降低了,纖維素和礦物質不會有損失,但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質可不耐折騰,所以不建議常吃。

對於剩菜,儘量剩葷不剩素,剩下的要冷藏保存並儘快吃完,而且偶爾吃沒問題,但不建議習慣性的經常吃。

姜丹,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辰曦媽媽話健康

是剩飯剩菜對健康是否有危害?還不該吃?夏天到了,腸胃問題成為這個季節的發高問題,比如:很多人貪涼,吃冷飲,和冰啤酒冰飲料,除了這些因素,其餘最大的因素莫過於吃剩菜了,相比於春秋冬季節,夏天的溫度較高,較容易發生食物變質的問題,因此對於飲食就需要格外的注意,那麼剩飯菜到底能不能吃,這主要取決於什麼樣的飯和什麼樣的菜,以及保存情況和剩餘時間!

如果是當天的剩飯菜或者是當天晚飯較多,第二天吃,如果保存得當是可以的,不過有幾種食物不建議吃剩的,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腸胃問題。如:涼菜,調拌過的涼菜很容易滋生細菌,無論儲存在什麼溫度,都不建議吃剩菜,建議吃多少做多少。蔬菜,蔬菜中的營養素極易流失,蔬菜的原則是先洗後切/急火快炒/炒完即食,不建議擱置,就更不用說剩菜了,放置久了不但營養損失嚴重還會產生有害的物質。

那麼剩下的如肉類/主食等,需要在溫度散盡後,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保存,建議食用時間不要超過24小時。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使用的時候需要從冰箱拿出後放置5-10分鐘左右,剛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食物也未必就是乾淨的,如會攜帶幽門螺旋桿菌,因此建議擱置幾分鐘後,加熱透再進行使用,這樣可以避免造成腸胃的問題。不過還是建議,無論是哪個季節,最好少吃剩菜,少做一些,每次吃新鮮的,不但安全,也可以保證營養素的供應。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不吃剩飯剩菜的,能吃飽就不錯。剩點兒飯菜盛在鋁製的飯盒裡第二天帶到單位熱熱就吃,六七十年代家裡還都沒有冰箱。我們現在都70多歲,80多歲了,我們人人都健在。那是沒有那麼多專家,也不懂得營養,只要能吃飽。現在專家太多了,至於剩飯剩菜是否能吃不好發表評論。剩飯剩菜能不能吃?年輕的專家們可以回去,請教你們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