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滅後,溥儀已是平民老百姓,爲何還能葬進清西陵?

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的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朝滅亡了。從此,溥儀過上了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為何去世後卻還能埋葬在清朝的皇陵-清西陵內?

清朝覆滅後,溥儀已是平民老百姓,為何還能葬進清西陵?

雖然溥儀退位了,但根據之前的約定,他還能夠暫時生活在紫禁城內,享受著民國政府給予他的優待,當一個牆內的“皇帝”。

過了10餘年後,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等人趕出紫禁城內,修改了優待條件。

溥儀只好搬進北府(載灃家裡)居住,後受到日本人的引誘,逃進日本公使館內,輾轉到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

清朝覆滅後,溥儀已是平民老百姓,為何還能葬進清西陵?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並派兵攻打偽滿洲國,溥儀連傀儡皇帝也沒得當了,趕緊逃跑。後被蘇聯人抓到,羈押了一段時間,並讓他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

1950年7月30日,溥儀被引渡回中國,接受了大約十年左右的改造後,成為了新中國的一名普通老百姓。

據傳,溥儀有一次想回到自己年幼時期居住過的故宮時,卻發現那早已經不是自己的“皇宮”了,他也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去。百感交集過後,他也花錢買了票,進去看了看。

清朝覆滅後,溥儀已是平民老百姓,為何還能葬進清西陵?

就這樣一直到1967年,溥儀在京病逝了,享年61歲。雖然早已經是平民百姓一個,但考慮到溥儀身份還比較特殊,就特批由愛新覺羅家族為其選擇安葬的墓地或暫時將其骨灰存放在某處。

經過一番商討後,眾人決定將溥儀的骨灰暫時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裡。

清朝覆滅後,溥儀已是平民老百姓,為何還能葬進清西陵?

後來,從香港來了一位名叫張世義的商人,他打算在北京投資開發清西陵的旅遊產業。為了更好的吸引遊客,專門找到了溥儀的最後一位妻子李淑賢,說動她將溥儀的骨灰移葬到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裡。

至此,早已成為普通老百姓的溥儀,被葬進了清朝皇家陵墓-清西陵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