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光子最后都消散了吗?你怎么看?

飞龙在天9783


要想知道光子最终是否消散,就先得知道光子是什么。我认为,光子是由空间媒介微粒子组成的靠前后置换式传播的圆锥体虚粒子,是类似于音爆粒子的另类音爆粒子。原子核类物质或粒子的超光速运动,可产生光子;周期性摆动的原子核,可产生固定频率的光子或电磁波。无论光子是否有固定频率,对于单个光子来说,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另类音爆粒子。光子从产生开始,就始终是固定光速c传播。光子是有体积的,传播过程中体积会损失,通过周围微粒子的脱落来保证中心部位的小光子以光速传播,以致于光子体积逐渐减少到零而消失。科普中还没有对光子这样的描述,我认为我的推理具有逻辑性。


宇启猛开2017


这个问题挺好!恒星系的引力场半径很大,可看作孤立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恒星核聚变发出高频电磁波,在历史长河旅行中,必然会渐渐衰变,慢慢降频,最终消散为“最大熵”的最低能态的真空场介质。

熵增加原理,可解读为热力学红移

下面是我对热力熵、熵增加、热均衡的深度解读,尤其是把熵增原理解读为热力学红移。

熵的含义:孤立系统总是自发倾向于六个关联:①惯性运动②减速度运动③热力学红移④最小作用量⑤浓度扩散⑥热均衡。

熵增原理:无限容积的孤立系统,总是自发从熵小趋向熵大,系统熵最大时,粒子分解最小化,粒子分布最均匀,粒子能密最小化,粒子运动最无序:这也叫“热力学红移原理”。

当热均衡尚未完成时

:ΔS=ΔEk/T=k·lnΩ...(1),Ek=½mv²=3·½kT...(2)。

当热均衡最终完成时:ΔS=0,熵达到最大值:S=Q/T=Ek/T=1.5k...(3),玻尔兹曼常数k的意思是:当T=1K,则Ek=1.38e-23J。

计算基态漩涡子质量:½m0c²=k...(4),基态漩涡子质量:m0=2k/c²=3.1e-40kg。若按背景微波T=2.725K有:m0=1.26e-39kg。

质量m0,也可以叫“引力子质量”,是构造玻色子的最小单元。1个光子≈6.4亿个引力子。

注意:背景微波是引力波,不是电磁波。背景微波的波长:λ0=7.35cm。背景微波的半径:r0=λ0/2π=1.17cm。

计算最小熵与最大熵的光子参数。

根据熵增加原理或热力学红移,在当孤立系统的热力熵达最大值时,所有费米子皆消散为最低能密的基态真空场的漩涡子。

(一) 熵最小的光子,基于电子湮灭反应。

正负电子湮灭为正负光子,是费米子突变为玻色子的典型案例,不妨叫临界反应,简化为:

湮灭电子↹临界光子,即:±e↹±γ。

高密度的电子正质量=低密度的光子负质量。所有光子的负质量皆为电子质量,但是它们的球形漩涡子的体积不同而已。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熵值越大,约趋向最大消散。

电子的正质量:m=0.911e-30kg=0.51MeV。临界光子的负质量:m*=m,临界光子波长,是电子康普顿波长:λ*=λc=2.42e-12m。

临界光子半径:r*=λ*/2π=3.9e-13m,体积最小,能密最大。临界光子频率:f*=c/λ*= 1.24e26Hz是最高频率。临界常数,即普朗克常数:h=m*cλ* =6.63e-34Js。

(二) 熵最大的光子,基于微波背景辐射。

前面已经计算了引力子半径与光子所含的引力子个数。当光子的熵最大时,有两个等效说法n

既可以说,背景光子,最终被分解为6.4亿个引力子,这就是光子热力学红移之最终消散的状态。

也可说,光子体积=6.4亿个引力子体积之和,即:V'=6.4e8×4.2×0.017³=1.32e4m³。

背景光子半径:r'³=V'/4.2=3140,r'=14.6m。可想而知:最小半径为0.39pm(皮米)的“临界光子”——渐渐消散最终变成——最大半径为14.6米的“背景光子”,这是一个行程长达数万光年的极其细长的“消散光锥”。

背景光子密度:ρ'=m*/V'=0.911e-30/1.32e4= 7e-35kg/m³,相当于每24亿m³只有1个核子。对比一下,银河系空间的平均密度约:1e-28kg/m³。

小结:仅靠直觉分析与逻辑推理是粗糙的,通过精细的物理计算,可领略活灵活现的粒子图景。


物理新视野


光子是光量子的简称,是一种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因为光子没有静质量,你也可以把光子看做一小份一小份的能量。当光子在传播路线上与其他物质相遇时,要么被吸收,要么被反射,实际上就是能量的转化,比如光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而那些没有与其他物质相遇的光子就可以一直“旅行”下去,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在外界看来,这些光的波长也会变长(单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也有波长),但光子本身并不会自己消失,不过其运动路径在我们看来会被一些大质量物体诸如黑洞等天体所影响。但只要前方无所阻挡的话,光子就会在相同的方向上永远旅行下去。

那么光子最终会不会消失呢?这就要涉及光子的寿命问题以及光子会不会衰变。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系中,光量子以光速运动,具有能量,动量以及动质量,但光子的静质量是为零的。而光子本身的寿命,在其自身的坐标系中,时间是静止的,因此光子寿命是无限长,也不会衰变。可以这么理解,对光子来说时间是不存在的,但对其他观察者来说是有时间的,越过百亿光年来到我们眼中的光子,如果它有意识的话,对它来说,这百亿年的时间就是一瞬间。

但也有部分物理学家认为光子是具有一个很小的静止质量,这样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光子也会衰变,衰变成更轻的基本粒子。如果存在这样的衰变,那么光子是可能有寿命的。德国的一位物理学家依据这种理论计算出光子寿命的下限:在光子参考系里是三年。注意这是在光子的参考系下,如果换算到我们的参考系中,大约就是一百亿亿(1×10^18)年。这要远大于我们这个宇宙目前的年龄138亿年,所以,在我们看来,光子具有无限的寿命也无不妥。


清明的星空


宇宙中的光子是否最终会消失,这种思路是清晰的,但理论出发点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呢?错在对光的本质理解,光本质是动态体的动态型变转移过程态,这其中有两层内涵,一是转移的连续性,二是转移的型态连续变化性。转移的连续性在于:宇宙中没有机制能阻止与滞留光动态,转移的动态量随动态体环境动态压强而连续型变,随转移的面增大单位体积的或动态的周期波动态量作相应的连续递减。光动的连续性与连续型变性,也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型态,所以光不具有粒子性特征。光在运动过程中可使等福粒子产生相应的动变粒子态,这动变粒子是光沿途作用于粒孑态的粒子型变转移态,而不是光动本体态,所以光没有光子这种有型粒子,没有型也就没有静止质量,也就没有用力形为,光的运动是环境动态压强运动,而不是受力运动,光自身无用力形为,光能使有型粒子发生位移产生力效应。

正是光的无定型定态,才使光与光成为互为介质互为承载的动态实体,这些互为承载的能量运动态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存在空间动态实体,其动态承载着有型粒子及其组合体的生老病死演化。由于光的互为承载性,任何单一动态都会无止境的连续演变至无穷远与无穷单位体积内的弱动态,它可以无限弱,无限走向零动态,就是不会为零,正是不为零才使动态拥有无限性和永恒性,这就是宇宙永存的本质,无限存在性。(本文原创,个人研究结论供参考)


宇宙谱


当人们把光称为光子时,就把光看作是一种微观粒子了。但是,粒子怎么会碰到其它物体时会消失呢(所谓没有静质量)?这不奇怪吗?这种现象并不符合粒子的特怔嘛。另外,光可以反射,可以部分穿过透明物体时折射,除了光之外,什么粒子具有这样的特怔呢?所以我认为,光不是粒子!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只能在空间和透明物体中传递的电磁波。它类似于手机发射和接收的电磁信号,没有人把这种电磁信号称为电磁子。


弓向天


光的传递有两种说法,1.波动说,2.光量子说。两种都被实践试验所证明。光量子,在运动中有能量减弱和被动付出现象。但它们总是遵循物质不灭定律。或此消彼长,或把能量传递给周边物质。


手机用户50274945825


首先要声明俺不是什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也全凭憶测。

光子在宇宙中被分解(此分解是与其它宇宙物质相融,但光子的特性还在,若有缘有因光子还会变回光子。)。光子的也是由因缘合和而成的。缘聚缘散都是有因,这个因困扰科学界很多年了。以至于很多伟大的科学把它误认为是“神”。

当人们知因后就会更有智慧了。

我对宇宙物质有种看法,也是从佛教经典中很到的启发。不论您认为对与错,请不要误解佛。或许我还不够了解佛教经典。


盐胺


极性对应论观点。

所谓光子,实际为离热性能量的虚化膨胀,膨胀的最终结果是形成虚空静态能量。反过来,当虚空存在静态能量时,热性能量的挥发膨胀就会推动虚空静态能量产生波动,这种波动就是光波(电磁波)。

因此,光,就是虚空静态能量的扩张性波动。如果认为光就是光子的运动,那么,这些光子的运动只是基本在原地波动,光子的实际移动速度就是炸药爆炸时能量虚空的扩张速度。

虚空静态能量波动传递速度,也就是光波的传递速度,与空间能量密度具有反相关性。

由于星球不同距离空间的虚空静态能量受到星球质量体的坎性辐射的约束,由于坎性辐射一方面是与距离平方反比率扩散,另一方面则被虚空能量有所中和,所以由坎性辐射约束的星球周围空间的能量密度下降速率是L型曲线,星球周围空间光速的变化速率则是反L型曲线。太阳周围空间光的弯曲现象,就是由这种光速变化造成的折射现象。

再补充一点:星球挥发能量,能量的膨胀造成的是星球能量层的缓慢扩张。星球之间距离的缓慢远离,就是由这种能量层的扩张产生的斥力造成的。

如果大家能够理解上述解释的话,实际上就是解开了一个宇宙问题,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宇宙问题的得以破解。


周庆和1178559755


就是奇子内部转换和携带能量的物质,光子基本上都回被吸收,吸收后物质还会释放出来,这就是奇子转换,物质吸收和释放能让物质保持一定温度,物质温度比周围低时,会吸收光子,吸收频率在一定范围之内,当它温度比周围高时,会释放光子由于得不倒其它光子或奇子的补充,它的温度会降到和周围温度一样,它吸收和释放奇子或光子达到平衡,它的温度就保持恒温,光子基本上都被物质吸收了,不会永恒的保存,当光发出去时,会被低温吸收,如果高温也会被吸收它也会被其它光波吸收


打个喷嚏吓死鬼


宇宙中的光子被具有负能的炁湮灭成为有待探索的另一种微小粒子物质(如中微子等)这过程可以用普通闪光数码相机捕拍到(拍摄时有爆炸声,但只听得啪的微弱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