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滴滴无益!企业做多大、走多远,和基因有关!

心疼滴滴无益!企业做多大、走多远,和基因有关!

湖畔大学微信群里对柳青的一句“心疼”,延续了滴滴话题的热度。舆论分成两派,正方支持柳青和滴滴,认为企业不易,滴滴毕竟为大家带来便利,遭遇质疑,“心疼”无罪。反方则继续追击滴滴,认为湖畔所代表的精英企业家阶层整体缺乏社会责任感。

我想,这些企业家,从未想到过,在微信群中对同学的问候,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吧?

角度不同,网友的每一种观点,都言之有理。但是,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了另一则消息,称中国的民营企业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难的冰点,在互联网打劫、金融泡沫、贸易战等多种元素的寒冬煎熬下,预计中小企业会批量死亡。

民营企业遭遇低谷,原因方方面面,但是,从滴滴本次戳中的痛点来看,从湖畔大学企业家们恰到好处的“心疼”来看,中国的许多企业家们,在基因方面是有欠缺的。不幸的是,正是基因,决定了一个企业关键时刻的表现,更决定了企业能够做多大,走多远。

基因之一:创始人初心

为何而生,是一个企业先天最致命的基因。传递美好,几乎是每个创始团队的初心。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哪怕是在一个细节,为用户创造价值。程维在创建滴滴的同时,何尝不是如此,让出行更便利,让那些打不到车的人绿色出行。这是滴滴的初心,也是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的初心。初心若是不正,这条路便是错的。

许多P2P企业自创建之初,就是为了圈钱,只知利己,不知利人,这样的企业只能是昙花一现,给用户留下的是累累伤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力度下,商机涌现,许多胆子大、敢闯敢拼的人先走一步,在房产、贸易、股市、互联网领域出现了一批佼佼者,享受了时代和国家的红利,并不仅仅是自己奋斗的成就。风口上,初心不正的人也一样能够起飞,当展露头角时,往往就被时代淘汰了。比如三鹿奶粉、长春长生等假冒伪劣的企业,再比如缺乏环保意识的企业,先后下马。只因领袖不能心怀家国,便不配成为企业家领袖。

基因之二:在生存发展中的基因突变

企业不是公益机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力争上游,生存发展,这不难理解。但是,不同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比如,一些企业便做出妥协,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为取悦客户,调整方向,忘记了这个项目的初心。

有些互联网公司启动之初,处处为用户利益考虑,产品服务贴心,从而赢得用户。然而,在遭遇竞争时,却为自身利益走了弯路,许多不正当竞争的发生,就是在此时。绑架用户、行业垄断,在如今各个行业的口水战中,还少见吗?

心疼滴滴无益!企业做多大、走多远,和基因有关!

基因之三:资本引发的基因突变

最容易让人迷失的,莫过于突如其来的诱惑。讲两个真实案例吧。一家企业原本没有融资计划,但忽然有人找上门来,愿意投资6000万元,换做是你,会怎么做?我见过有两家企业接受了这样的投资,一家用这笔投资采购了并不需要的设备,造成了对业务毫无帮助的浪费,白白稀释了股权。另一家则将这笔“白来的投资”用来进行业务扩张,结果走错了路,反而因为财务风险被银行冻结了资产,诺大的集团企业,居然令人震惊地破产了。

资本,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却也是对企业的考验。多少企业在资本面前快速膨胀,底线全失,融资前聚焦用户,融资后聚焦利润。说得善良些,是迫于生计,说得直白些,则是急功近利。这一点,看看多少互联网公司在A轮融资前后的变化就知道了。

这种突变,在许多企业家商学院课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家们集体把上市当作终点,而不是起点。那意味着,创业的目标就是……用一家企业套住股民,变现出局,就是成功的巅峰?当年那个美好的初心何在?伟大的梦想何在?

基因之四:先富起来,还能否感恩

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普通百姓的支持,互联网企业尤其如此。但是,奔跑的孩子,若不去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如何能够长久?一个企业如果站在了用户的对立面,就是必败的基因,只是摔得轻重与否了。商场风云变幻,互联网两年一轮回,暴发暴败的企业太多了,昨天叱咤风云的创始人,今天就消失无踪,细究起来,都和成功后缺乏感恩、心态轻慢有关。

无论任何领域的企业,首先应该感恩的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用户支持对平台的贡献,对待用户存一份敬畏之心,否则,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让你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华为的名句,小胜靠智慧,大赢靠德行。作为企业家,若不肯存感恩之心,纵然一时得意,也无法长久,更不可能伟大。

心疼滴滴无益!企业做多大、走多远,和基因有关!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有生物学的优胜劣汰进化机制,才能成就伟大的企业。企业发展中的各种事件,在暴露企业问题的同时,也是进化的契机,唯有进化,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滴滴如此,任何企业也都一样。纵然我们痛恨滴滴,却很难彻底弃用,这是滴滴本身的价值所在。在心疼被杀害女孩子们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出行领域有合理的市场竞争,若滴滴不改,有其他的企业会代替它进入我们的视野,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所谓基因,就是存在于骨子里,渗透到企业内部每个细节的,即便没有立即引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滴滴顺风车事件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沉淀许久的民愤民怨的一次集中爆发。那些“心疼”柳青的同学们,也没必要继续表演了,不如换一个角度吧。假如你们是柳青,能否做得更好?

忘记社会责任感导致的企业灾难,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引以为戒。是的,这才是湖畔精英们应有的姿态,如果群内对话不仅仅是心疼,而是心痛,不仅仅是加油,还有反思,想必网友们也会多一份理解,以及对中国企业家们的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