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滴滴無益!企業做多大、走多遠,和基因有關!

心疼滴滴無益!企業做多大、走多遠,和基因有關!

湖畔大學微信群裡對柳青的一句“心疼”,延續了滴滴話題的熱度。輿論分成兩派,正方支持柳青和滴滴,認為企業不易,滴滴畢竟為大家帶來便利,遭遇質疑,“心疼”無罪。反方則繼續追擊滴滴,認為湖畔所代表的精英企業家階層整體缺乏社會責任感。

我想,這些企業家,從未想到過,在微信群中對同學的問候,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吧?

角度不同,網友的每一種觀點,都言之有理。但是,與此同時,我還注意到了另一則消息,稱中國的民營企業遭遇了改革開放以來最難的冰點,在互聯網打劫、金融泡沫、貿易戰等多種元素的寒冬煎熬下,預計中小企業會批量死亡。

民營企業遭遇低谷,原因方方面面,但是,從滴滴本次戳中的痛點來看,從湖畔大學企業家們恰到好處的“心疼”來看,中國的許多企業家們,在基因方面是有欠缺的。不幸的是,正是基因,決定了一個企業關鍵時刻的表現,更決定了企業能夠做多大,走多遠。

基因之一:創始人初心

為何而生,是一個企業先天最致命的基因。傳遞美好,幾乎是每個創始團隊的初心。憑一己之力,改變世界,哪怕是在一個細節,為用戶創造價值。程維在創建滴滴的同時,何嘗不是如此,讓出行更便利,讓那些打不到車的人綠色出行。這是滴滴的初心,也是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的初心。初心若是不正,這條路便是錯的。

許多P2P企業自創建之初,就是為了圈錢,只知利己,不知利人,這樣的企業只能是曇花一現,給用戶留下的是累累傷痕。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力度下,商機湧現,許多膽子大、敢闖敢拼的人先走一步,在房產、貿易、股市、互聯網領域出現了一批佼佼者,享受了時代和國家的紅利,並不僅僅是自己奮鬥的成就。風口上,初心不正的人也一樣能夠起飛,當展露頭角時,往往就被時代淘汰了。比如三鹿奶粉、長春長生等假冒偽劣的企業,再比如缺乏環保意識的企業,先後下馬。只因領袖不能心懷家國,便不配成為企業家領袖。

基因之二:在生存發展中的基因突變

企業不是公益機構,需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力爭上游,生存發展,這不難理解。但是,不同的企業會選擇不同的道路。比如,一些企業便做出妥協,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為取悅客戶,調整方向,忘記了這個項目的初心。

有些互聯網公司啟動之初,處處為用戶利益考慮,產品服務貼心,從而贏得用戶。然而,在遭遇競爭時,卻為自身利益走了彎路,許多不正當競爭的發生,就是在此時。綁架用戶、行業壟斷,在如今各個行業的口水戰中,還少見嗎?

心疼滴滴無益!企業做多大、走多遠,和基因有關!

基因之三:資本引發的基因突變

最容易讓人迷失的,莫過於突如其來的誘惑。講兩個真實案例吧。一家企業原本沒有融資計劃,但忽然有人找上門來,願意投資6000萬元,換做是你,會怎麼做?我見過有兩家企業接受了這樣的投資,一家用這筆投資採購了並不需要的設備,造成了對業務毫無幫助的浪費,白白稀釋了股權。另一家則將這筆“白來的投資”用來進行業務擴張,結果走錯了路,反而因為財務風險被銀行凍結了資產,諾大的集團企業,居然令人震驚地破產了。

資本,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卻也是對企業的考驗。多少企業在資本面前快速膨脹,底線全失,融資前聚焦用戶,融資後聚焦利潤。說得善良些,是迫於生計,說得直白些,則是急功近利。這一點,看看多少互聯網公司在A輪融資前後的變化就知道了。

這種突變,在許多企業家商學院課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企業家們集體把上市當作終點,而不是起點。那意味著,創業的目標就是……用一家企業套住股民,變現出局,就是成功的巔峰?當年那個美好的初心何在?偉大的夢想何在?

基因之四:先富起來,還能否感恩

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普通百姓的支持,互聯網企業尤其如此。但是,奔跑的孩子,若不去看看自己腳下的土地,如何能夠長久?一個企業如果站在了用戶的對立面,就是必敗的基因,只是摔得輕重與否了。商場風雲變幻,互聯網兩年一輪迴,暴發暴敗的企業太多了,昨天叱吒風雲的創始人,今天就消失無蹤,細究起來,都和成功後缺乏感恩、心態輕慢有關。

無論任何領域的企業,首先應該感恩的是社會發展帶來的機遇,用戶支持對平臺的貢獻,對待用戶存一份敬畏之心,否則,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會讓你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華為的名句,小勝靠智慧,大贏靠德行。作為企業家,若不肯存感恩之心,縱然一時得意,也無法長久,更不可能偉大。

心疼滴滴無益!企業做多大、走多遠,和基因有關!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有生物學的優勝劣汰進化機制,才能成就偉大的企業。企業發展中的各種事件,在暴露企業問題的同時,也是進化的契機,唯有進化,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滴滴如此,任何企業也都一樣。縱然我們痛恨滴滴,卻很難徹底棄用,這是滴滴本身的價值所在。在心疼被殺害女孩子們的同時,我們更期待出行領域有合理的市場競爭,若滴滴不改,有其他的企業會代替它進入我們的視野,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所謂基因,就是存在於骨子裡,滲透到企業內部每個細節的,即便沒有立即引燃,也只是個時間問題。所以,滴滴順風車事件從來都不是偶然,而是沉澱許久的民憤民怨的一次集中爆發。那些“心疼”柳青的同學們,也沒必要繼續表演了,不如換一個角度吧。假如你們是柳青,能否做得更好?

忘記社會責任感導致的企業災難,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引以為戒。是的,這才是湖畔精英們應有的姿態,如果群內對話不僅僅是心疼,而是心痛,不僅僅是加油,還有反思,想必網友們也會多一份理解,以及對中國企業家們的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