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看上的這個新機遇,你來不來?

與每年杭州雲棲大會不同的是,即將成為“老師”的馬雲“馬老師”這次並沒有第一個出場,而是在9月19日,大會第一天上午主論壇的最後一個出場演講。而與每次發佈諸多重磅不同的是,這次,馬雲講的更宏觀。

他認為,新制造很快會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所有的製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將遠遠超出想象,新制造為企業帶來新機遇。

馬雲看上的這個新機遇,你來不來?

馬雲還特別提到最近升級的貿易戰。“貿易戰不可能在兩個月、兩年內解決,可能會持續20年,但困難中會冒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才能應對挑戰。”而“新制造”正是馬雲所說的“企業面臨的新機遇”——那些用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

關於“新制造”,馬雲核心觀點如下:

1.新制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2.我們新零售實際上在重新定義零售,因為新制造很快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製造業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

3.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製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大家的想象,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並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4.有人說實體制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一定會消失。

5. 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6.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當製造沒有國界,貿易變成人人參與的時候,不加速改革的企業,在未來10-15年會哭天喊地。

7.工業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數據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

8.按需製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製造業靠電,未來的製造業靠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

9.芯片是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10.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表示:作為中國互聯網的代表性企業,阿里巴巴已經開始將其優勢與製造業進行融合。小到人工智能應用於工業生產的質量檢查,大到supET 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今天馬老師在雲棲大會上宣佈新成立、向量子芯片發起攻關的的‘平頭哥’。我們看到,阿里正在越來越多的,將自己的創新能力延伸至製造業。”

“平頭哥”是今天雲棲大會重磅發佈的獨立芯片企業“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據阿里巴巴集團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介紹,“平頭哥”是中天微與達摩院芯片團隊整合而成,和達摩院一樣,“平頭哥”的目標也是最終獨立化運作,推進雲端一體化的芯片佈局。

至於什麼叫“平頭哥”,他解釋到,阿里巴巴相信小的力量,而“平頭哥”也是非洲草原上的蜜獾的別稱,阿里希望能學習它的精神,堅信夢想,堅持創業的精神。此外,據其介紹,阿里巴巴將於明年發佈第一個神經網絡芯片,同時將研究量子芯片,為人工智能提供無限計算能力。

2016年雲棲大會,馬雲提出了以“新零售”為代表的“五新”戰略。兩年來,“新零售”引爆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商業革命,深刻改變了品牌商和傳統零售業,併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價值。“新零售”對零售業的系統重構,使它成為近兩年來中國最炙手可熱的商業關鍵詞,併產生全球性影響。

今天,馬雲詳解的新制造概念,是否會引來一波新的製造業浪潮?

徐奇淵表示,馬雲對於新制造的認知,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實體經濟的區分界限,並不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區分,未來的實體經濟,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兩者沒有明確的界限。如果這一發展趨勢成立——對於企業家而言,需要更新自己如何對數字經濟的判斷、對數字經濟形態的理解和認知。同時,對於決策部門和中國經濟觀察者而言,如何對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進行再理解、再刻畫(原有的三次產業劃分是否仍然適用),並且在此基礎上,如何找到更適合當下的產業政策、從而激發企業和市場的活力——這也是需要回答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