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题记:镇朔楼,又名鼓楼,坐落在古城宣化区的中轴线上,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重檐九脊歇山顶,两层通高15米,南与拱极楼、北与清远楼遥相呼应,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明永乐七年,镇守宣化府总兵官被封为“镇朔将军”,“朔”,即北方之意,表帝都之北,镇朔楼即得名于此,成为宣府军事冲要之地的标志。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初建时南面塌颌木制大匾“镇朔楼”,长6米,高2米,如今的匾是1987年按照原样复制的;北面原有匾“丽谯”,取镇靖高华之义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1745年,清乾隆帝巡视木兰围场,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神京屏翰”大匾,高2.4米,长6.6米,悬于楼北侧,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楼上原置有报时漏刻鼓角,通报十二时辰,已不存。室内殿堂言矫.四周围有回廊。清乾隆五年(1740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曾两次修缮。清乾隆五年修后,南匾存旧,北匾改为“筹边览胜”。1986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6万元再次落架大修。对瓦顶、梁架、装修、地面、墩台、券洞进行全面修复,并且重新油饰彩绘,同时还复制了长2.2米、直径1.5米的大鼓一面,置于楼上。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鼓楼西面有时恩寺,始建于明成化六年,为宣化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整顿边防时在宣化兴建的重要寺院之一。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时恩寺是宣化唯一有住僧的寺院,“时恩寺”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传印长老题写的。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旧时的镇朔楼

美丽中国: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鼓楼镇朔楼(图)

1956年和 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博友京西走马等的部分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