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的時候充孫子,還錢的時候當老子,爽

借錢的時候充孫子,還錢的時候當老子,爽

借錢的時候充孫子,還錢的時候當老子,爽

文 | 乾欣

最近朋友小逸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事情還得從一個月前的一條微信說起。那天身體不適的小逸,早早的準備睡覺了,這時進來一條信息。是弟弟晨晨發來的微信。

晨晨:姐,在嗎?

小逸:咋了?

晨晨:你那有6000嗎?

晨晨:新店開張,預算超支。我現在實在是拿不出錢了。問朋友借了些錢,現在不好意思再開口借了。

晨晨:姐,我這個月月底之前肯定還你。

小逸:發個視頻過來看看。確實身份之後。

小逸:支付寶發來。

剛工作不久的小逸將兩個多月的工資借給了弟弟晨晨。

關閉手機,小逸再也睡不著,陷入回憶。小逸與晨晨是一對堂姐弟。兩人的父母在他們年幼時便外出經商。兩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磕磕絆絆、嘻嘻哈哈地一同長大。

後來晨晨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晨晨便跟隨父母一起去了外地生活。而小逸家父母經商失敗,父親患病,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都靠母親一人維持。生活一落千丈。

那幾年,小逸一家人幾乎沒有買過新衣服。有天,同學小茜拉著小逸的衣服說:你的衣服都起球了。小逸臉紅的沒有吭聲,空氣瞬間安靜了。後來為了上學時,不至於讓衣服顯的太舊,放寒暑家在家的小逸都穿以前的舊衣服,把相對較新的衣服留到上學時再穿。一家人,勉強度日,能省則省,萬不得已的時候才開口問親戚借錢。

中考報名時,滿懷歡喜的小逸從爺爺那借了幾千塊錢去心儀的學校報名。因為差2000塊的擇校費,小逸最終沒能如願去那所學校。

那年過年回家,遇到叔叔。叔叔說:小逸啊,選學校差2000塊錢,幹嘛不跟我說。那所學校總比現在這所好啊。

小逸的媽媽只說:只要孩子認真學習,去哪上學都一樣。

後來小逸問媽媽,既然叔叔都開口了,為什麼那時不問叔叔借錢。媽媽說:“你爸爸生病問他借錢都借不到。現在更不可能借了。你們上學開銷大了,這錢借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上,現在沒人願意借錢給我們家了。”

生活的窘迫赤裸裸地擺在面前。從那時起小逸深刻地認識到人情冷淡,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賺錢。

現在小逸一家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但也算不上富裕。每月賺的錢甚至比不上叔叔家一天賺的錢。但既然堂弟開口了,小逸不忍讓堂弟失望。她更不想做得如叔叔那般無情。她希望自己這代人能跟上一輩人不一樣,可以相互支持,相親相愛。她知道堂弟開口一定是遇到了難處,二十多年的感情,她願意相信堂弟,她也知道叔叔一直不支持堂弟創業。堂弟根本不能從叔叔那裡拿到錢!

小逸對堂弟,借出的是錢,保函的卻是滿滿的信任。

然而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堂弟並未如約匯款過來,完全沒了音信。小逸又等了一個星期才給堂弟發了條問候信息。堂弟稱自己這幾天太忙了,投入的錢賺回來了,先還了哥們,明天再把錢給小逸轉過來。

然後就像很多的借錢戲碼一樣,第二天,堂弟仍舊沒有任何動靜。小逸說自己很失望,她不在意這6000塊錢弟弟什麼時候還。她傷心的是原來在弟弟心裡,自己是如此不重要,還可以這般被套路。

小逸的經歷從不是個例。網上說:現在借錢的和要錢的都是戲精。有像下面這樣式兒的。睜著眼說“瞎話”的。


借錢的時候充孫子,還錢的時候當老子,爽

這種現象對於債主而言還算是個不錯的回應。至少錢拿回來了。情還在。但也有假裝不知債主的暗示,絕口不提還錢並徹底消失的人。


借錢的時候充孫子,還錢的時候當老子,爽

金錢考驗著情感和人性。很多人卻連初試都通不過。借錢者認為自己憑本來借來的錢,憑什麼你找我要,我就乾脆地還你。現在我是老大,你得靠本事來要。

他們以為自己不還錢佔了大便宜,卻不知自己撿了小便宜失了大貴人。他們以為自己握著錢就可以充老大了。卻不知道錢沒了可以再賺,人心失了卻怎麼也補不回。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借錢難,無可厚非。畢竟人家辛辛苦苦賺的錢,一家人需要養活,跟你感情不深,憑什麼要幫你?

如今借錢的站著借,卻讓要錢的跪著要。不知道寒了多少人的心。

所以現在很多人收到“在嗎”的詢問,都不敢回答。就怕人家有個大坑等著你入。

所以親朋好友間最好不要有金錢來往。借錢不僅傷感情,也傷錢啊。

而倘若你真得狠不下心不借。那我只能提醒你,關係再好的人,這錢你一旦借出去了就要做好拿不回來的準備。否者你就要承擔雙倍的損失,失錢還失望。

借錢的,我也奉勸您了。請主動還錢,畢竟在你遇到難處時,肯伸手幫你的人少之又少。切莫傷那真心人。

錢沒了可以再賺,人心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願你珍惜那個肯借錢給你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