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個起源於1983年的節日設立的宗旨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從節日設立的宗旨中,我們就足以窺見現代消費社會中商品交換天平的逐漸傾斜,以及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被動地位。


那麼,消費者是如何從“顧客是上帝”“花錢的是大爺”的寶座上被推下,變成了維權困難、任人宰割的弱勢群體呢?


製造稀缺

你家的貓爪杯還裝著濃香醇正的咖啡嗎?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和公司所有同事都撞衫的KAWS T恤還板正地掛在衣櫃裡嗎?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從星巴克的貓爪杯到優衣庫與KAWS聯名的T恤,相信即使是隻擁有七秒記憶的網民,也不會輕易忘記商場里人們蜂擁而至、甚至大打出手的搶購盛況。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這是消費主義常見的套路之一——製造稀缺。


幾乎所有的限量發售的產品都是這樣,給消費者一種

“大家都在買的東西,那一定錯不了”“再不買就沒了”的心理暗示,從而讓大家蜂擁而至,再在大眾的裹挾中進一步強化這種暗示,讓人深信不疑。


至於這個東西你是否需要、價格是否合適,早已被衝動的情緒拋之腦後了。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這一套路的佼佼者——小米的飢餓營銷——剛過去不久,它就換上了另外一套“馬甲”重新出現在消費大眾的眼中。炒鞋風波、網紅餐館、排隊奶茶店等,大都如此。


設置預售

所謂預售,是指產品還沒正式進入市場前進行的銷售行為。其本意是為了規避批量化生產的產品導致的高風險。


這本無可厚非,只是,預售機制無疑是將消費者置於尷尬境地。


預售制的最大應用就是商品房,而房地產公司設置預售主要是為了解決資金鍊的問題。但是,“交房即維權”的現實狀況每每把房地產行業推上風口浪尖。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隨著預售制的發展,它的觸手開始涉足其他行業。臭名昭著的健身房、美容店卷錢跑路事件讓行業變得烏煙瘴氣,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把戲至今仍然是消費者維權的老大難。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近兩年,互聯網電商平臺也開始向預售制度靠攏,各大購物節的定金規則再一次讓消費者不得不面對預售帶來的風險。


儘管所有的預售制都打著便宜的旗號,但最後你會發現,所謂的便宜都只是營銷的需要,最便宜的時候永遠是你在買與不買間猶豫的時候。


賦予意義

給商品賦予相關的符號意義,讓消費者沉浸在符號意義中而忽略中間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或做出什麼改變,只要買了我們的產品就可以實現。


比如,買一架跑步機等於瘦成一道閃電、快到博爾特追不上自己,買一整套《三體》等於看到了霍金眼中的宇宙、參透了相對論的秘密;買一款酷炫的機械鍵盤等於學會了職業操作、瞬間完成超神;買一雙高質量球鞋等於科比附體、罰球線起跳灌籃……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可實際情況卻是,你與想象中的你,隔著的是日復一日的努力付出、是必須忍受暫時沒有成果激勵的沮喪。


在“你買什麼,你就能做到什麼或成為什麼”的套路里,如果快速生活節奏中的你沒有辦法做出延遲滿足的事,那就不要給自己設定虛無縹緲的目標而讓營銷有機可乘。


除此之外,戴上鑽戒才算幸福的女人,去過巴黎才算真正懂時尚等都是透過符號意義為消費者套上的枷鎖。


焦慮營銷

針對人們的焦慮進行包裝,根據人們的痛點製造賣點,這種套路常見於保健消費中。


從防脫髮、防口臭到保溫杯裡泡枸杞,強調對於人們健康狀況的關注,放大人們對生病和衰老的恐懼,藉機推銷自己的產品。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後來,由於效果顯著,販賣焦慮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


當今社會已經人人985,年薪百萬起步,你再不買我們的專升本、考級、考證、在讀研究生課程,就要被時代拋棄了;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看看新聞,美國要打敘利亞了,俄羅斯一定不會袖手旁觀,馬上就要爆發世界大戰了,那可能是核戰啊!要早做打算,我給你說個樓盤,周圍炸了這邊也炸不到,瞭解下?


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會單手倒立順便說段貫口,你還不快來報個補習班,給孩子的未來上道保險?


定義精緻

網上流行著一句話“你的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單看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問題,生活是自己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應該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是,精緻的生活到底應該由誰來定義?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精緻的形式有很多種,並不是每一種都要和消費掛鉤。


每個人對房間的裝飾要求都不盡相同。不是購入了某森吸塵器才能吸走應該在頭上而不是在地上的頭髮;不是隻有無葉風扇才能吹出中產階級的涼風;也不是購買了浴缸就能洗出杜蘭特心甘情願喝下的洗澡水。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每個人對於精緻的定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精緻的生活可以有物質的補充,也可以是精神的享受。


不建議買買買成為精緻生活的唯一,就像不建議精緻生活中不購入任何物品一樣,只是在每一次實現精緻的消費中,你要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而不是被別有用心的商家牽著鼻子走。


抽獎機制

盲盒火了。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炒不起股、買不起房,還能買不起小玩具嗎?


這個小小的盒子通過精確的細分市場,實現了對於二次元群眾的逐個打擊,努力收割著年輕市場鮮嫩的韭菜。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盲盒營銷的成功也恰在於其不確定性。


就像拆快遞一樣,購入盲盒後,會對盲盒內的物品抱有極大的期待,而拆開後期待的滿足又促使人們不斷投入金錢去博取下一次期待。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這種在期待與失望中周旋的過程和買彩票非常類似,是賭徒心理作祟下的消費降級。以前我們掏錢就能買到心儀的東西,現在是掏錢“有概率”能買到心儀的東西。


這種利用人性弱點獲利的手段不僅能在二次元世界裡橫行無阻,在陰陽師、爐石傳說等抽卡遊戲中也上演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把戲。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還記得那些年為抽SSR卡的執著而剁過的手嗎?


紅包折扣

促銷套路千千萬,紅包折扣佔一半。


折扣屬於傳統的促銷手段,在電商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又被發現了價值,重獲生機。


和折扣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紅包,是隻有在消費環境下才能生髮作用的減免性紅包,它和打折一起,營造出“買得越多、減得越多”“花得越多、省得越多”的消費錯覺。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在這種套路下,消費者很難與即將過期的紅包和倒計時的打折優惠所帶來的惋惜感抗衡,只能在“隨便買點什麼”和任由它過期中做出二難選擇。


當然,這已經算不上新鮮的營銷手段了。


定金、滿減紅包、跨店紅包、購物津貼、折上折、單品優惠券、買三免一……商家花樣頻出的減免設計恨不得讓你立馬擁有秒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知拉格朗日定理、會算傅里葉級數的能力,還要會理解專業英語閱讀、翻譯遠古文言文。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結果一套操作下來,你會發現,該用的都用了,價格還是沒減下來。


超前消費

“我沒錢。”


這一句應對推銷的萬金油話術如今已經失去了戰無不勝的魔力。


信用卡、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總有一款適合你的透支方式。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正如人們對於從天而降的金錢會大手大腳一樣,超前消費也能夠對人們消費的心理預期造成影響,讓你對這份來之甚易的財富揮霍無度。


超前消費強調的是即時的快感,它不僅讓你想買,而且讓你馬上就能買。這種即時快感來得快,去得也快,因而很容易上癮,並會導致非常嚴重的攀比心理、浪費文化、享樂主義。


一旦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消費者就會失去承擔風險的能力,甚至因此誤入歧途,人生盡毀。


這次疫情就給我們上了一課,當經濟發展按下“暫停鍵”的時候,你的賬戶餘額是否能夠撐得起還未還上的花唄、價格飛漲的生活必需品、銀行的房貸以及沒有遇到一個好房東的房租。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一定程度上,抵禦風險的能力才是檢驗財富的試金石。


再想想灰色的校園貸產業鏈吧,在那裡你能夠見到任何你可以想象的人性黑暗。


信用欺詐

這是技術含量最低的消費陷阱,卻一直有著最廣泛的消費市場。


從康師傅到康帥傅,從Adidas到Adadis,山寨產品只會遲到,從來不會缺席。它們常常在製造業與電子產品市場跑馬圈地,極盡所能地在侵權與仿真的邊緣尋找平衡點,繼而以低廉的價格尋找合適的消費者,實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規律。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與山寨“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假冒偽劣,則統治了服飾行業的半壁江山。


近兩年興起的網紅帶貨、海外代購,有不少就是靠著信息的極其不對等,遊走在信用邊緣,設置消費陷阱。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由於技術含量低,這些套路常常能精準找到自己的下沉市場,通過“上山下鄉”完成自己的業績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誇大宣傳、虛假承諾、重銷售輕服務的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些低劣產品造成的後果,往往是消費者獨自承擔。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一杆子打死消費,也不是說所有企圖掏空我錢包的行為都是耍流氓。消費仍然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拉動消費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


只是,在消費主義文化的侵蝕下,商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招式去捕捉消費者的心理,把消費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商品也因此被賦予太多超越商品本身的意義,使其從使用價值變成了符號價值。


消費者是如何從“大爺”變成“孫子”的?


沒有人能夠在繁多的消費套路面前保持絕對的理性,只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定位,在消費場景下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把提升抵抗風險的能力作為理財的重要目的。


惟願消費者擺脫“大爺”的架子,惟願商家能把“顧客當成上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