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起源于1983年的节日设立的宗旨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从节日设立的宗旨中,我们就足以窥见现代消费社会中商品交换天平的逐渐倾斜,以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那么,消费者是如何从“顾客是上帝”“花钱的是大爷”的宝座上被推下,变成了维权困难、任人宰割的弱势群体呢?


制造稀缺

你家的猫爪杯还装着浓香醇正的咖啡吗?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和公司所有同事都撞衫的KAWS T恤还板正地挂在衣柜里吗?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从星巴克的猫爪杯到优衣库与KAWS联名的T恤,相信即使是只拥有七秒记忆的网民,也不会轻易忘记商场里人们蜂拥而至、甚至大打出手的抢购盛况。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这是消费主义常见的套路之一——制造稀缺。


几乎所有的限量发售的产品都是这样,给消费者一种

“大家都在买的东西,那一定错不了”“再不买就没了”的心理暗示,从而让大家蜂拥而至,再在大众的裹挟中进一步强化这种暗示,让人深信不疑。


至于这个东西你是否需要、价格是否合适,早已被冲动的情绪抛之脑后了。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这一套路的佼佼者——小米的饥饿营销——刚过去不久,它就换上了另外一套“马甲”重新出现在消费大众的眼中。炒鞋风波、网红餐馆、排队奶茶店等,大都如此。


设置预售

所谓预售,是指产品还没正式进入市场前进行的销售行为。其本意是为了规避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导致的高风险。


这本无可厚非,只是,预售机制无疑是将消费者置于尴尬境地。


预售制的最大应用就是商品房,而房地产公司设置预售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链的问题。但是,“交房即维权”的现实状况每每把房地产行业推上风口浪尖。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随着预售制的发展,它的触手开始涉足其他行业。臭名昭著的健身房、美容店卷钱跑路事件让行业变得乌烟瘴气,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至今仍然是消费者维权的老大难。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近两年,互联网电商平台也开始向预售制度靠拢,各大购物节的定金规则再一次让消费者不得不面对预售带来的风险。


尽管所有的预售制都打着便宜的旗号,但最后你会发现,所谓的便宜都只是营销的需要,最便宜的时候永远是你在买与不买间犹豫的时候。


赋予意义

给商品赋予相关的符号意义,让消费者沉浸在符号意义中而忽略中间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或做出什么改变,只要买了我们的产品就可以实现。


比如,买一架跑步机等于瘦成一道闪电、快到博尔特追不上自己,买一整套《三体》等于看到了霍金眼中的宇宙、参透了相对论的秘密;买一款酷炫的机械键盘等于学会了职业操作、瞬间完成超神;买一双高质量球鞋等于科比附体、罚球线起跳灌篮……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可实际情况却是,你与想象中的你,隔着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付出、是必须忍受暂时没有成果激励的沮丧。


在“你买什么,你就能做到什么或成为什么”的套路里,如果快速生活节奏中的你没有办法做出延迟满足的事,那就不要给自己设定虚无缥缈的目标而让营销有机可乘。


除此之外,戴上钻戒才算幸福的女人,去过巴黎才算真正懂时尚等都是透过符号意义为消费者套上的枷锁。


焦虑营销

针对人们的焦虑进行包装,根据人们的痛点制造卖点,这种套路常见于保健消费中。


从防脱发、防口臭到保温杯里泡枸杞,强调对于人们健康状况的关注,放大人们对生病和衰老的恐惧,借机推销自己的产品。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后来,由于效果显著,贩卖焦虑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


当今社会已经人人985,年薪百万起步,你再不买我们的专升本、考级、考证、在读研究生课程,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看看新闻,美国要打叙利亚了,俄罗斯一定不会袖手旁观,马上就要爆发世界大战了,那可能是核战啊!要早做打算,我给你说个楼盘,周围炸了这边也炸不到,了解下?


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单手倒立顺便说段贯口,你还不快来报个补习班,给孩子的未来上道保险?


定义精致

网上流行着一句话“你的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单看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问题,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也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是,精致的生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定义?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精致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不是每一种都要和消费挂钩。


每个人对房间的装饰要求都不尽相同。不是购入了某森吸尘器才能吸走应该在头上而不是在地上的头发;不是只有无叶风扇才能吹出中产阶级的凉风;也不是购买了浴缸就能洗出杜兰特心甘情愿喝下的洗澡水。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每个人对于精致的定义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精致的生活可以有物质的补充,也可以是精神的享受。


不建议买买买成为精致生活的唯一,就像不建议精致生活中不购入任何物品一样,只是在每一次实现精致的消费中,你要仔细聆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被别有用心的商家牵着鼻子走。


抽奖机制

盲盒火了。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炒不起股、买不起房,还能买不起小玩具吗?


这个小小的盒子通过精确的细分市场,实现了对于二次元群众的逐个打击,努力收割着年轻市场鲜嫩的韭菜。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盲盒营销的成功也恰在于其不确定性。


就像拆快递一样,购入盲盒后,会对盲盒内的物品抱有极大的期待,而拆开后期待的满足又促使人们不断投入金钱去博取下一次期待。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这种在期待与失望中周旋的过程和买彩票非常类似,是赌徒心理作祟下的消费降级。以前我们掏钱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现在是掏钱“有概率”能买到心仪的东西。


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获利的手段不仅能在二次元世界里横行无阻,在阴阳师、炉石传说等抽卡游戏中也上演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把戏。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还记得那些年为抽SSR卡的执着而剁过的手吗?


红包折扣

促销套路千千万,红包折扣占一半。


折扣属于传统的促销手段,在电商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又被发现了价值,重获生机。


和折扣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红包,是只有在消费环境下才能生发作用的减免性红包,它和打折一起,营造出“买得越多、减得越多”“花得越多、省得越多”的消费错觉。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在这种套路下,消费者很难与即将过期的红包和倒计时的打折优惠所带来的惋惜感抗衡,只能在“随便买点什么”和任由它过期中做出二难选择。


当然,这已经算不上新鲜的营销手段了。


定金、满减红包、跨店红包、购物津贴、折上折、单品优惠券、买三免一……商家花样频出的减免设计恨不得让你立马拥有秒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知拉格朗日定理、会算傅里叶级数的能力,还要会理解专业英语阅读、翻译远古文言文。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结果一套操作下来,你会发现,该用的都用了,价格还是没减下来。


超前消费

“我没钱。”


这一句应对推销的万金油话术如今已经失去了战无不胜的魔力。


信用卡、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透支方式。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正如人们对于从天而降的金钱会大手大脚一样,超前消费也能够对人们消费的心理预期造成影响,让你对这份来之甚易的财富挥霍无度。


超前消费强调的是即时的快感,它不仅让你想买,而且让你马上就能买。这种即时快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因而很容易上瘾,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攀比心理、浪费文化、享乐主义。


一旦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消费者就会失去承担风险的能力,甚至因此误入歧途,人生尽毁。


这次疫情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当经济发展按下“暂停键”的时候,你的账户余额是否能够撑得起还未还上的花呗、价格飞涨的生活必需品、银行的房贷以及没有遇到一个好房东的房租。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险的能力才是检验财富的试金石。


再想想灰色的校园贷产业链吧,在那里你能够见到任何你可以想象的人性黑暗。


信用欺诈

这是技术含量最低的消费陷阱,却一直有着最广泛的消费市场。


从康师傅到康帅傅,从Adidas到Adadis,山寨产品只会迟到,从来不会缺席。它们常常在制造业与电子产品市场跑马圈地,极尽所能地在侵权与仿真的边缘寻找平衡点,继而以低廉的价格寻找合适的消费者,实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规律。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与山寨“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假冒伪劣,则统治了服饰行业的半壁江山。


近两年兴起的网红带货、海外代购,有不少就是靠着信息的极其不对等,游走在信用边缘,设置消费陷阱。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由于技术含量低,这些套路常常能精准找到自己的下沉市场,通过“上山下乡”完成自己的业绩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夸大宣传、虚假承诺、重销售轻服务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低劣产品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消费者独自承担。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一杆子打死消费,也不是说所有企图掏空我钱包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消费仍然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拉动消费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是,在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下,商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招式去捕捉消费者的心理,把消费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商品也因此被赋予太多超越商品本身的意义,使其从使用价值变成了符号价值。


消费者是如何从“大爷”变成“孙子”的?


没有人能够在繁多的消费套路面前保持绝对的理性,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在消费场景下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作为理财的重要目的。


惟愿消费者摆脱“大爷”的架子,惟愿商家能把“顾客当成上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