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孫子兵法》之謀攻篇(第三)原文+譯文+故事鑑賞。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凡作戰,以使敵人舉國屈服為上策,武力擊破敵國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軍降服為上策,擊破敵軍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旅降服為上策,擊破敵旅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卒降服為上策,擊破敵卒就略遜一籌;使故人全伍降服為上策,擊破敵伍就略遜一籌。因此,百戰百勝算不上什麼,不經交戰就能使敵人屈服,才算得上是最高明的。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wō)轀(huì),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yīn),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因此,戰爭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用謀略取勝,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取勝,再次是運用武力戰勝敵人,最後的手段才是攻城。攻城這種戰爭手段,是萬不得已的下策。為什麼說它是萬不得已的下策呢?因為攻城要修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好所有攻城的器具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然後還要堆築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耗費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工。在日費千金的戰爭中一拖六個月,軍隊的統帥難免產生的焦躁與忿怒,他們就會立即驅使士卒像螞蟻一樣附著雲梯去攻城。而結果很可能是士卒死傷了三分之一,城還沒攻下來,這可真是攻城的災難啊。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巧匠公輸般(魯班)為楚國製作了一種攻城用的雲梯,楚王在瞭解後非常高興,認為楚國將會因為這個雲梯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於是決定進攻宋國。主張非攻的墨子知道後,對楚國無緣無故地攻打宋國很反感,急奔數十天,趕到楚國,先用道義來說服楚王與公輸般。在當時,辯論之才沒人能及得上墨子。不過雖然楚王說不過墨子,還是執意要攻宋。墨子就又在現場演示瞭如何破解他們的攻城之法,並說自己的弟子已經得到自己授意,正在宋國用著剛剛演示的破解之法,等著他們去上鉤呢。楚王無奈只能取消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不通過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不通過攻城就能使敵城投降,摧毀敵國不需要長期作戰,一定要用謀略來獲得全面性的勝利,像這樣不使自己的軍隊疲憊受挫而獲得全勝正是謀攻的戰略法則。

具體的戰術原則是:如果自己的兵力十倍於敵,就四面包圍它;如果自己的兵力五倍於敵,就進攻它;如果自己的兵力一倍於敵,那就想辦法分散敵人的兵力;如果自己的兵力與敵相等,那就要用謀略戰勝它;如果自己的兵力少於敵方,那就要想辦法擺脫敵方的糾纏;如果我軍的實力不如敵方,那就要設法避免與之交戰。倘若身處弱方卻只知一味硬拼,那只有被強敵擒獲的下場了。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軍隊的統領是國君的助手,助手輔佐得周密,國家必定強盛;輔佐得有欠缺,國家必然衰弱。所以最令國君擔心統領給軍隊造成危害的事情有三個:

軍隊不該前進時,命令前進,不該撤退時,卻命令後退,這種將帥會對軍隊的宏觀行動造成束縛;

不懂得軍隊的管理和建設,卻參與和干涉這些事務,這很容易造成將士們心態迷惑和分工混亂;

不知道戰爭是以變應變的藝術,卻參與和干涉戰爭的指揮,將士們就會心生猜疑和顧慮。三軍將士既迷惑又顧慮,那眾諸侯前來進犯的日子就到了,這叫自亂我軍,使他人得利。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有五種情況可以用來預判勝利:

將領知道什麼時候能打,什麼時候不能打;

將領懂得如何使用大兵力與小兵力;

軍隊上下目標高度統一;

行動謹慎且能隨時應對敵人來犯;

將領有才能且不被國君干預。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秦國攻趙,趙國面對強敵起用老將廉頗抗敵。秦軍兵強馬壯,不可與之爭鋒,廉頗就放棄進攻,依靠有利地形築城固守,伺機而出。對於秦軍來說,時間拖得越久越對自己不利,於是就離間趙國國君與廉頗關係,派人在趙國散佈謠言說秦國人最害怕趙括,廉頗守城不出,撐不了多久。任何一個時期的任何地位的人如果不能具備足夠的謀攻知識,都容易被輿論所迷惑。趙國國君真信了這些謠言,臨陣換將,熟讀兵法的趙括上位成功,意氣風發,總想來一場漂亮仗證明自己,結果年輕氣盛,眼高手低,中了敵人設下的圈套,趙國40餘萬士兵全遭坑殺。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所以說,如果能做到充分了解敵我情況,怎麼打都不會有危險;只知自己不知敵人,勝負根本無法掌控;如果既不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每一戰都會讓自己處在危險之中。

姚崇與張說均是唐朝宰輔大臣,不過二人有著長期矛盾。姚崇擔心死對頭張說在自己逝世後加害自己的後人,就在臨終之前把孩子們召到面前說:“我死後,那張說一定會以同僚的身份前來弔喪,你們就把我平生最好的服飾、玩物羅列於靈帳前,如果張說看都不看一眼,你們隨後就趕快逃命去吧;如果他在諸多服飾玩物之前流連,你們就把他最注意的那幾件送到他的府上,同時請他為我撰寫神道碑文;碑文寫好之後立即鐫刻,並設法讓皇上知道,他交出碑文後過幾天肯定會後悔,差人來討要時,你們就說已經將此事奏明皇上了。”

姚崇死後,張說的所作所為果然與自己設想的劇本一模一樣。姚崇後人也因為這件事驚動了皇上得以保全性命。

孫子:百戰百勝就厲害了?膚淺!

姚崇在感覺到自己身體稍有別世跡象之時就把身後之事交代得清清楚楚,又能抓住了張說的兩個弱點:喜歡奢侈東西,看見之後走不動,就將自己生前的貴重物品誘惑他;反應遲鈍,就安排家人要抓緊時間在他後悔之前把事情告訴皇上好讓他沒法挽回。這再次說明了,知識就是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