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在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尚書•禹貢》中有記載: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導河積石,至於龍門。”而文章中所說的“積石”就是對今天的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所在地域的最早記載。今天我們中國最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就是聚居在此地。在積石山要說最有名的特產,那必定非是花椒和保安腰刀不可了,如果你有幸到此地遊玩,你會發現當地商店裡,最常見的就是這兩種商品了。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保安腰刀”,可以說它與藏刀以及蒙古刀很類似,是保安族人民的傳統工藝品。在2006年的時候,保安腰刀的鍛制技藝被列為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那保安腰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它被認為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其實保安腰刀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是相傳在南宋時期,保安族的先民鐵匠們是在宋軍駐守的一座城門外進行開鋪打製刀具的,但是當時中國城內的情況是南宋、西遼、蒙古、金朝、西夏、大理六個政權相互爭鬥,常年征戰。宋軍看到保安族的匠人們每日在打製刀具和農具據認為很不安全,於是就派士兵將保安族的這些匠人們都一一驅趕,但是安分守己的保安族人民就抗爭,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老老實實生活,不應該無理由趕走他們。所以,這些匠人們就和士兵們吵起來,其中一個匠人不小心用刀具刺傷了一位軍官的眼睛,於是所有的保安族人民不得不走上了逃亡之路。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後來他們來到蒙古軍駐守的一座城門口,而蒙古守軍在問完他們是鐵匠之後就十分歡喜,因為蒙古軍人當時都是來自草原部族,缺乏的也正是各種工匠。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後來,保安族的匠人們便在這裡安駐下來,後來還因為他們的手藝極好,被元朝編入軍戶,讓保安族的匠人們為他們打製騎兵套具和兵器。之後,元朝軍隊也就來到保安地方定居了。

為什麼說“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脈?

保安的腰刀都是由刀身、刀把和刀鞘三個部分組成的。一般是先將選擇好的鐵反覆磨打,然後劈開加鋼,最後淬火而成。保安腰刀的刀柄之所以看起來會光滑亮麗、美輪美奐,那是因為它的到刀片是由銅片、銅條、黑白色犛牛角、彩色塑料,透明柔軟的有機玻璃、銀焊、賽璐珞等材料鑲嵌而成。經過這麼多的材料打造出來的刀具就如同彩錦一般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