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2017年6月30日,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万科集团召开了股东大会,正式宣布王石辞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的职位,从此,这位游学哈佛剑桥、攀登珠峰的中国著名企业家彻底离开了自己创立并一手带大的公司,给自己和万科的漫长告别画上了休止符。

两年前,钜盛华“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万科达到15.04%,成为了万科第一大股东,这场喧嚣一时的宝万之争由此拉开序幕,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和“门口的野蛮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一度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场旷日持久的万宝之争最终以深铁集团入主万科而告一段落。

随后,王石在个人朋友圈宣布,自己将退出万科董事会,不参与新一届董事的提名。

虽然从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化改制,他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属于自己的股权,转身成为职业经理人开始,王石就以一种的独立独行的姿态纵横中国的企业界,但是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会以这种方式黯然离开万科。

商海从来都是波云诡谲、凶险难料的,即使你是泰坦里克号巨轮,一个不小心也有可能撞上冰山,船倾人亡。对于创业者来说,最悲哀、或许也是最难以接受的,并不是公司倒闭,而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企业拱手让给别人,自己被迫出局,比如王石。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不过今天的故事,主角不是王石,而是曾经在餐饮界大名鼎鼎的俏江南和它的创始人张兰。

说起张兰,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就像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独自一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后,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958年,张兰出生,作为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历经了各种数不清的磨难和运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直到1987年张兰才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这时的她29岁,早已经结婚生子了,有了完整的家庭。

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从沿海城市吹响了内地,“下海”成为了时代的关键词,无数人想抓住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张兰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她走得更远,1989年她毅然辞职,来到加拿大打工。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像许多出国谋生打拼的华人一样,张兰到了加拿大,第一份工作就到餐馆刷盘子,一小时3美元左右,但她一天干4家餐馆,连续干16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劳动,至今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当时中国落后世界太多,即使是刷盘子,相比国内来说,仍然收入不少,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一天挣的钱相当于国内一个月的工资”。

在加拿大,张兰待了三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工作,在1991年圣诞节前,她毅然选择了回国,同时也带回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2万美元。

1993年,凭借“名以食为天”的朴素想法和自己在餐馆打工的经验,张兰在北京开了一家名为“阿兰酒家”的川菜馆,开始了创业,此时的她35岁。

餐馆刚开业的时候,就是张兰亲自掌厨,她不仅掌厨,还兼座掌柜、跑堂、采购、开票等等工作,包揽了餐馆大部分大大小小的事务,如此辛辛苦苦七年后,到了2000年时,她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元的资金,并且还拥有了一家烤鸭店和一家海鲜酒楼。

人到中年的张兰,忽然发现自己遇到人生瓶颈,成为个餐馆老板就是自己这辈子的理想吗?显然,对于她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思考过后,她毅然将自己的所有餐饮资产全部转让,将消费群体锁定在中高端商务人群市场,开创了“俏江南”餐饮品牌。

如同童话故事一样,俏江南品牌一炮打响,大受欢迎,并在此后的几年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

张兰将俏江南打造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高端餐饮连锁品牌,各地开设的门店在一度高达到五六十家,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拿下定点餐饮提供商的资格,声名更上层楼,其业务也逐步多元化,衍生出“兰会所”等多种业态,拥有约7000名员工,每天接待2万名顾客。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2009年,张兰首次登陆了胡润餐饮富豪榜,名列前三,个人财富估值高达25亿元,她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行业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投资人的最青睐的选择,此时张兰业想借助资本的力量,让自己的事业再进一步,于是也一改往日“不差钱”的态度开始与风投接触,她结识了鼎晖创投的合伙人王功权。

张兰如愿募集到了2亿人民币的资金,但是变局也由此而来。

这份投资协议并非是简单的“以钱换股份”,在投资协议中,鼎辉创投加入了特殊的条款,双方约定,如果俏江南不能在2012年末之前上市,俏江南就要回购鼎辉创投手中10%左右的股份,并保证的合理回报。

但是,天不遂人愿,就在俏江南想要在A股IPO时,刚好赶上了证监会整肃创业板,同时,2012年,国家又出台相关政策,抑制高端消费,波及到了高端餐饮行业。这时,俏江南既不能按照约定时间上市,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回购股份,陷入了进退维谷的泥潭中。

于是鼎辉创投决定将手中的股份出售了,更重要的是,此时当初签署的“领售权条款”开始发挥作用了。按照标准条款,如果多数A类优先股股东同意出售或者清算公司,则其余的股东都应该同意此交易,并且以相同的价格和条件出售他们的股份。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因此只要鼎晖创投决心出售公司,张兰这个大股东是必须无条件跟随的。显然,这时俏江南的命运已经不在张兰手中了,一切都由鼎辉说了算。

2014年,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CVC以3亿美元收购了俏江南82.7%的股权,此后CVC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令张兰从俏江南彻底出局了。

“引进他们(鼎辉创投)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误,毫无意义。民营企业家交学费呗。他们什么也没给我们带来,那么少的钱稀释了那么大的股份。”张兰后来沉痛地说道。

当然,在变幻莫测的商海,并非只有张兰一个人这样被赶出局,还有很多。比如联想的联合创始人倪光南、新浪创始人王志东、高德创始人成从武、1号店创始人于刚,汽车之家CEO秦致.......,这样的悲情故事让创业者们感叹伤感,但是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就像王石在遭遇“门口的野蛮人”时说过的:“人生轨迹当你曾经依靠、信任的央企华润毫无遮掩的公开和你阻击的恶意收购者联手,彻底否认万科管理层时,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说什么?”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创业者找到了愿意投钱的投资方,这当然是一件让人欢欣雀跃的好事,但是在接下来的融资中,创业者该拿多少钱,准备让出多少股份,在谈判缔结投资协议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是需要每一个投资者深思熟虑的事情。

在公司不断融资,股权不断稀释的过程中,如此才能把公司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资深投资分析人士周晓垣在著作《股权融资整体解决方案》中给出了三个建议:

一,控制股权比例。在多轮融资中,创始人要注意控制好股权比例。

二,设计股权结构。一个良好的股权结构,能够让创始人以较小的份额,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三,有限合伙持股。创始人可以让股东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而是把股东放在一个有限合伙里面,让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权,同时让创始人成为普通合伙人,控制整个有限合伙,从而间接来控制公司的股权。

在某种意义上,融资是资本和创业者间的一场博弈,创业者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融资的期待和渴求程度来决定股权融资的解决方案。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者完成了融资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开始。

股权融资,张兰的滑铁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