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創業核心?

作為最著名的投資人之一,徐小平被稱為圈內最受創業者歡迎的天使,蜜芽寶貝、PaPi醬、世紀佳緣、小紅書、聚美優品、節操精選等都是徐小平的投資項目。“拍腦袋決策、熱腦袋決策”是他的投資風格。今天給大家帶來徐小平對於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你可知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核心?

沒有合夥人最好不要成立公司

創業第一件事是要找合夥人,聯合創始人比你的商業方向更加重要。這一點,一般人理解不了。

我和王強創辦真格基金,在工作中經常會有觀點的衝撞。他會給我寫信,對我提出批評,猶如我當年進場給老俞寫信批評他那樣。這些信都是關於真格基金的價值觀、原則、戰略的討論和爭論。有這樣的合作者以及互相批評的文化,創業者和他的團隊才能保持堅定正確的戰略方向,保持旗幟鮮明的價值觀,保持激流勇進的戰鬥力,去打天下。

所以,中國合夥人的最高境界是,從事業上的夥伴上升為精神上的摯友。但如果你沒有合夥人,就最好不要成立公司。

我記得不久前有一位海外頂級公司的頂級科學家來到我這裡融資。這家公司是一個2B的公司,沒有合夥人,創始人拿著100%的股份。他是一位純科學家,不是那種市場營銷管理的角色。我說你得找一個CEO,他說正在找。這時候我說你絕對找不到,就算你給30%、70%的股份也不可能找到。

你可知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核心?

為什麼?因為這麼重要的人,你只能在工作生活中“碰到”,而不可能“找到”,即使能夠“找到”,你們在一起磨合兼容的過程,也足以讓一家初創公司大傷元氣。

所以我說如果你沒有合夥人,沒有一兩個核心團隊成員的話,最好不要成立公司。因為一開始就註定這家創業公司的基因有問題。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先找人,再找錢。先有人,再有公司。當你已經找到錢,再去找一個人的話,你已經是被市場定價的人。這時候對於隨後加入的合夥人來說,你給他多少都是一種給予、施捨,而不是說兩個人一起定價,一起尋找市場的承認。

第二,股權的分配要讓合夥人覺得他是你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在一個公司裡,老大拿著90%的股份,剩下三四個人,每個人一兩個點,這家公司基本做不大。因為這不是合夥人,只是夥計,打工的。

02

發展最快,勢頭最猛的公司,合夥人最多

合夥人,是你在股權上跟他分享,在榮譽上跟他分享,在自己上,他自然跟你分享。在創業的長征路上,他就會跟你不離不棄,一路走下去。

真格基金投了很多項目,回過頭來看,我們發現那些失敗的企業,或者說做得非常艱難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有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創始人裡只有一個老大,沒有老二、老三,沒有佔兩位數的合夥人。這是非常慘痛的教訓,幾乎不用論證。

為什麼許多優秀的創業者沒有合夥人?

第一個,沒有意識,他不知道。作為投資人、創業導師,我覺得應該普及這個知識。小米是人類歷史上達到百億美元銷售,百億美元估值的發展最快的公司。它有7個聯合創始人,後來還併購了一家公司。我很驕傲的說這是我投資的公司,也給了他聯合創始人的成功。這就是發展最快,勢頭最猛的公司,合夥人最多。我也相信雷軍的股份一定比我投資的所有公司的老大都少,然而它是發展最快的。

第二個,沒有胸懷。你有這個意識,但你沒有胸懷,你不覺得跟人家分享很重要。你要明白的是,每一個人都是百分之百,可是當你的生命、智慧、精力、才華、夢想和別人分享的時候,你的80%、70%、50%就會無限放大。所以這是胸懷的問題,這個胸懷也是創業者最基本的素質。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分享,不懂得跟人家分享你的責任,沒有人會分擔你的責任。

第三,沒有資源。當你創業的時候,如果你身邊都沒有同學、朋友、同事、老鄉是你的合夥人,沒辦法找個人,打個電話,人家知根知底,願意跟你,這種公司就不要做了。

第四,你有意識,有胸懷,願意分享,但是沒有魅力。

許多人說,我到處去找人,我也知道很多人,但他就是不來,這是什麼原因?沒有魅力。你沒有魅力把人家忽悠過去,把人家吸引過去。我在做投資的時候,經常說創業者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忽悠力。你僱的人往往都是大公司的,都是重要人物,合夥人,這樣的人,往往要拋棄高工資、期權,甚至非常多的股票。創業的時候問問你自己,這四個東西是不是都有?如果有,你就已經有了團隊。

要知道,企業會有無數個滅頂之災的時刻。企業要做的就是解決問題,應對危機。你如果沒有那種真的跟你同仇敵愾,跟你一起溝通、交流、挑戰、質疑的哥們,你一定搞不好。

我經常說兩句話,不要用兄弟情意來追求共同利益,這個不長久,一定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意。不能純粹為了理想去追求事業,但你的事業一定要有偉大的理想。這樣的合夥人制度才能長久。

03

頂級人才構成的團隊,決定了公司的高度

有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你有這樣的合作伙伴當然很棒,但這不是一個團隊的最高境界。團隊的最高境界是士為自己者死,不是為知己,也不是為他人,而是為自己。當你的二把手、三把手,你的團隊,把你的事業當成他的事業,把你的身家性命當做他的身家性命,這時候這個團隊就會成為戰無不勝的鐵軍,任何利益、任何誘惑都打不垮、任何威脅都無法撼動的團隊。

對於一個創業企業來說,即使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但真的要走得更遠,走得更深,就一定要有這樣的合夥人:

不是創始人給了你活路,給了你機會,而是說,這就是你的事業,這就是你的未來、夢想。

所以創業者在創業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找到頂級人才,為了共同的目標,把利益綁定在一起,建立“士為自己者死”的團隊。

人才要提前佈局,因為創業公司的發展令人瞠目結舌,人才往往跟不上,跟不上就抓瞎。

曾經有家電商創業公司,一開始業務發展很快,我告誡創業者說,一定要招三年以後都不過時的人。具體來說就是,要招一個能抵擋住峰值期間百億瀏覽量的CTO。結果這個創業者說招了一個京東的,並保證能抗住十億瀏覽量,結果到了雙十一的時候,網絡就崩潰了。

跟這家電商創業公司不同的是,我們投的小恆水餃。李恆他自己雖然沒有高大上的工作經歷和學歷,但是我們的人力資源總監訪問小恆水餃以後,驚歎,說李恆的公司雖然非常早期,但其人力資源是原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的人力資源總監,而發展部負責人是原麥當勞發展部的副總。這樣的團隊構成,決定了公司的高度。

04

買回股份的價格低於公司估值太多,

對公司是傷害

當然,你也會發現合夥人有時候跟不上公司的發展。這是公司最常見的現象,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個解決方案:

第一,任何人的股權,都是分四年執行。一年不行,就給他四分之一走人。

第二,公司一定要留有ESOP,期權池,用於調節。有人落後,必然有人前進;對前進的人,要積極的用股權獎勵。

第三,股權一旦發出,只能按照Vesting Schedule來執行,即上面說的分期執行。對於既不能開除、也不能收回股份的合夥人,可以通過增發股份的方式來進行,增發的股份給幹得好的人,這樣自然稀釋了幹得不好的人的股份。

創始人與合夥人,一方面要密切交流,互相扶持,團結奮進;另一方面,工作上如果跟不上公司前進步伐,就要當機立斷,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公司發展。對合夥人要與普通高管一樣,甚至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個是作為創始人從一開始就要建立的共識。

當不合適的早期成員離開後,面對是否要買回他手中股份的問題,要優先尊重被離開者的選擇。他如果選擇賣你才能跟他出價,如果他不選擇賣,就不該要求他賣,不然就會冷了其他正在幹活的夥伴的心;如果他想賣,就按照市場價來——有人願意出多少錢買,就是多少錢。

而如果沒有人買,被辭退者特別想賣,公司就要大氣一點,談一個雙方能夠接受的價格。但記住,如果價格低於公司估值太多,對CEO和公司是一種傷害,你等於在告訴所有人他們手上的股份不值錢。

05

創業者應拆除“三知障礙”,充分釋放激情

那麼從創業者自身角度來說,我認為想要充分釋放激情,激發想像力和能力,並創造出更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就必須要繼續拆除一些障礙,我總結為“三知障礙”:

第一,認知障礙,是指對創造財富以及創業者的態度。對商業的鄙視、對金錢的誤解,對民營私企這些改革開放新事物的低看,在人們內心深處,在潛意識裡面,還在阻擋我們放開想象的翅膀,這是無形的價值觀枷鎖,是阻擋中國創業創新事業的認知障礙。

第二,行知障礙,也就是創業者的執行能力。一個想法變成一項技術再變成一個產品是個漫長的過程,有些科技人才可能掌握了技術,但是沒有對於商業、金融、營銷、公關的知識以及對於人性敏銳的觀察力,離成功的距離仍然遙遠。

第三,政"知"障礙,其實也就是政府政策的大環境。創業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政府在創業政策上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鼓勵和便利創業者,這也是我作為投資人所觀察到的情況。我們的創業政策環境越來越好,無論是社會觀念和還是政府政策,中國創業生態正在經歷全面的改善和升級。

創業者在創業後異性緣大幅度增長,可見創業者已經到了職業鄙視鏈的最高端。

06

對手的抄襲行為,我視為榮耀

另外,創業者要有競爭意識。誰沒有競爭對手?競爭是無處不在的,競爭是商業社會美好的失誤。

有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些競品在抄襲你,我覺得對手的抄襲行為,我視為一種榮耀:你看,他又抄我們了。我舉個例子,《中國合夥人》電影裡面有一段話: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怎麼辦,你就欺騙回去。我們有一個項目,他說有幾十家公司在抄他,結果他就學習每一個抄他的人,看看有沒有什麼創新,然後反抄回去,結果公司發展得非常好。

你可知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核心?

所以你一定要把競爭當作派對一樣,是一種歡樂、一種興奮、一個馬拉松。這樣你才能走得遠,走得快,才能跑到第一名。老是抱怨別人為什麼追著你,一定是沒有戲的。

最後,關於創業公司在融資方面的問題。很多創業者在融資的時候會猶豫,感覺公司的估值還沒達到預期,我想說的是融資其實有兩個原則:

第一,融資融來的不僅是錢,還有制度,還有資源,還有智慧,這些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

第二,小步快跑,少吃多餐,這是融資最好的方法。為什麼?你的企業迅速發展,你的估值也會水漲船高。不要為了多拿錢而稀釋太多的股份。可以先拿一年左右的錢,半年以後,假如你的企業在上升,這時候再去融資,公司估值就會高很多。

今天的中國絕對是創新的黃金時代,如果大家勇敢的啟動創業,加上兩三個夥伴一起同行,大家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