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提前備貨 天然氣「氣荒」難重演

冷風吹,秋意起。隨著北方天氣逐漸轉涼,市場上不時傳出對今冬天然氣供需形勢的擔憂情緒。近年來,由於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煤改氣”措施的實施,使得我國天然氣需求迎來快速增長。而在去年冬季,國內天然氣市場則上演了一場供給保衛戰。

實際上,作為重要的供暖燃料,今天天然氣市場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天然氣價格一路上行,近日更是升破去年“氣荒”時創下的高點,也吸引部分貿易商提前備貨“御冬”。

那麼,今冬會否再次上演“氣荒”戲碼?

需求“胃口好”

今年4月份以來,我國天然氣價格呈現一路上漲態勢。金聯創數據顯示,全國液化天然氣(LNG)月平均價格指數從4月份的3236.9元/噸上漲至9月份4168元/噸,漲幅達28.8%。

數據也顯示,中國LNG液化天然氣(LNG)華南市場成交價格自4月份以來不斷持續上漲,9月12日一度升至4528元/噸,突破去年“氣荒”時創下的高點4400元/噸。

“我國最近的這波天然氣價格上漲,一方面由於進口燃氣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則鑑於去年底出現的‘氣荒’情況,今年部分貿易商選擇提前備貨所致。”方正中期分析師徐元強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我國進口天然氣單價增長主要是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以及東亞地區天然氣需求淡季不淡所致。

寶城期貨研究所所長程小勇也認為,4月份以來,中國天然氣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供應預期趨緊和海外LNG進口價格上漲。

由於我國並非天然氣生產大國,長期以來,需進口海外天然氣來滿足供需缺口。而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強治理大氣汙染力度,“煤改氣”政策強力執行,國內天然氣需求量顯著提升,供應缺口因此迅速放大。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天然氣4943萬噸,同比增加34.3%。

金聯創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天然氣約為4943萬噸,同比增長34.3%。其中,液化天然氣(LNG)約為2794萬噸,同比增長47.2%,佔總進口量的56.52%;管道天然氣(PNG)約為2149萬噸,同比增長20.6%,佔總進口量的43.48%。上半年我國天然氣對進口的依存度達到約42.52%。需求方面,上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依舊維持較高增速,總體消費量達134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4%。

太平洋證券報告也顯示,2018年1-7月我國管道氣進口量29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6%,假設採暖季期間管道氣進口量增長延續20%增速,則預計採暖季期間我國進口管道氣226.8億立方米。

進口“身價漲”

“今年由於國際油價上漲和人民幣匯率下跌,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成本大約上浮30-40%。儘管現在是4500元左右的進口價,但比去年冬天國內銷售高點還是低很多。”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很多貿易商正是看重了這一點便有意囤貨。

從國際市場來看,2018年4月以來,歐洲地區天然氣價格也在持續攀升。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英國天然氣期貨9月10日一度升至76.2便士/色姆,創下2010年11月22日以來最高紀錄。

“海外LNG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驅動。其一,歐洲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長,刺激俄羅斯加大出口量。2017年,俄羅斯對歐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增至紀錄高位193.9億立方英尺(bcf),較2016年增長8%。其二,美國出口至中國的LNG量可能會受到外圍因素影響。2018年一季度,中國來自美國LNG的進口量佔比約為7.2%。”程小勇表示。

不過,從國際天然氣供需格局來看,今年似乎並沒有這方面憂慮。

據程小勇介紹,儲量方面,全球天然氣儲量相對集中,其中北美地區增長明顯。截至2016年底,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186.6萬億立方米,其中中東國家天然氣儲量佔比43%,歐洲及亞太大陸地區佔比30%,亞太地區佔比9%,非洲地區佔比8%,北美和中南美地區佔比僅為6%和4%。

產量方面,全球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新增產量主要來自中東、亞太和北美地區。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天然氣產量約3.71萬億立方米,增速為2.7%,高於2000年-2017年平均增速2.3%。2017年,全球天然氣液化能力增至3.53億噸/年,比2016年增長13.8%。新增液化能力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和北美地區。

產能方面,近年來,全球LNG產能快速增長,全球已投LNG大型液化項目達43個,廣泛分佈於19個國家和地區,整體的液化能力合計約為3億噸/年。

從需求方面來看,程小勇表示,2017年全球天然氣消費約3.62萬億立方米,增速為2.2%。與五年前相比,北美地區、中南美地區、歐洲、歐亞大陸地區均呈下降趨勢,亞太地區、中東地區、非洲則逐漸上升,進一步印證了消費東移趨勢。預計2030年之前,全球天然氣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此後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

前景“國際範”

今冬會否再次上演去年“氣荒”的戲碼?

太平洋證券發佈的行業點評報告稱,根據測算,基本可推算出今年採暖季的天然氣供需缺口:需求量-供給量-新增儲氣庫調峰量=1319-1285-12=22億立方米,相較於2017年,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天然氣供需形勢依然嚴峻。根據三桶油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天然氣總缺口超過113億立方米,該缺口基本集中在採暖季期間,故按照推算,今冬採暖季天然氣實際缺口為113+22=135億立方米。

徐元強也表示:“預計今年全年天然氣供需缺口會較2017年有所放大,進入冬季之後,缺口可能達到130億立方米左右,而管道氣和國內自產氣很難出現大幅度提升,因此,進口LNG成為今年天然氣來源的主力。”

不過,程小勇則認為,“今年國內天然氣供需格局仍存缺口,但‘氣荒’現象恐難再現。”

具體來看,供應方面,在過去的半年時間中,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超過4000萬噸,儲量大幅增長。此外,“氣荒”在凸顯天然氣調峰保供緊迫性的同時,也倒逼儲氣設施進一步科學、合理地佈局。除增產外,保供的關鍵是加快提升儲氣能力和調峰能力。而為了緩解冬季北方地區用氣緊張局面,我國正在進一批管網聯通。今年冬季,在廣西就能實現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天然氣資源互聯互通,冬季來臨之前,會給中石油每天提供不低於800萬立方米的氣量,把LNG氣體輸進中石油管道,從南往北輸送。而需求方面,“煤改氣”要堅持“以氣定改”、循序漸進,不再是2017年冬季的“一刀切”方式。

展望後市,程小勇表示,整體來看,目前,全球天然氣整體供需格局尚未失衡,部分地區失衡僅是區域性問題,如中國“煤改氣”和歐洲環保政策驅動“天然氣發電”,導致本身天然氣不足以滿足需求,需要從俄羅斯、中東和美國等地進口。此外,由於港口接收站和管道建設滯後,導致部分中國等地區供應暫時偏緊,因此使得冬季中國天然氣供應依舊存在不確定性,從而令價格存在上漲預期。不過,由於政府提前做好提升儲氣能力和調峰能力準備,今年“氣荒”情況恐難再現,價格可能出現提前上漲,而到了冬季增長空間或將被透支。

從長遠發展來看,徐元強表示,我國由於環保政策趨嚴,天然氣需求會不斷提升,而國外以美國為首的頁岩氣技術導致天然氣產量大增,國外價格相對於國內自產部分而言價格低廉,因此,我國未來天然氣進口量會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2%左右,未來隨著進口量的繼續放大,價格將會與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

经销商提前备货 天然气“气荒”难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