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脾气还有理了?”“对!”

“宝宝发脾气还有理了?”“对!”

“宝宝发脾气还有理了?”“对!”

“你再发脾气,我们就不要你了”、“发脾气的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你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然而,孩子发脾气真的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宝宝发脾气是一种天性

有研究表明,15~30个月龄的宝宝,当自己的行为受到限制,或者自己的意志和他人不一致时,就会变得非常激动,甚至情绪崩溃。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语言和情绪的表达能力还不完善,但他们的肢体行动受到意识的支配,已经足够可以完成自己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让爸爸妈妈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的话,然后“说出他们的感受”,就是最大的帮助。如果孩子的不开心遭到否认或忽略时,他们只会更加难过。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认为: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正常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家长眼里的发火、闹脾气、耍驴,是他们最直观的表达情绪的方法。这也是宝宝第一个反抗期的到来,生长发育阶段正常经历的过程。

不发脾气,背后总有原因

1、不发脾气的孩子,情绪可能受到压抑

从心理学上讲,当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作为父母,我们看到孩子发脾气就容易感到心烦,所以常告诉他们:“听话才是好孩子。”却忘了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如果被抑制,情绪只会堆积在心底,变成“心理包袱”,也彻底堵住孩子的心门。

排除宝宝自身的性格特点,如果1岁半~2岁左右的宝宝一直都没有发过脾气,家长需要反思一下。想想是不是自己平时太严厉,压抑了宝宝的“自我”认知,不敢反抗。

“宝宝发脾气还有理了?”“对!”

情绪憋在心里久了,孩子会变得消沉,有心理研究指出童年里过度的消沉,没有光彩。拥有糟糕童年的人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就那样憋着,忍着,换来大人的好感,或者避免自己不想面对的情绪风暴。可长时间这样做,你觉得孩子的心理会健康吗?负面的情绪如果一直得不到释放,就像给气球充气一样。最后会导致情绪障碍的。

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认为: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就好像内心裂开了些缝隙,发出细微的声响。有时甚至是它的主人都无法感知,可它却真实地在发生着变化。

2、不懂发泄情绪的孩子,往往不会保护自己

一般来讲,在人际交往中,情商高的孩子,懂得控制情绪,讨人喜欢。但是只是为了一味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换来的只是得不偿失。为了维护所谓的友谊,就只会牺牲自我,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更加不是情商高的表现了。

事实上,一味地控制情绪,坏孩子就会肆无忌惮,而听话的孩子,则会失去原则和自我。不懂得发脾气,这种“自我不重要感”导致孩子把“迎合、服从”当作性格温和、好讲话,所以行为才缺失分寸感。

懂得自我保护的孩子,知道如何让自己高兴,即使难过,也知道难过的原因,懂得去发泄和调整,不会走入极端。保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才是坦荡且有趣的交往。

正如蔡康永说:“情商高并非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

“宝宝发脾气还有理了?”“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