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解读:电子商务法到底对微商作出了什么规定?

网购买到了假货,被平台推搪不受理;

给淘宝店主打了差评被持续威胁骚扰;

交出去的押金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

买了微商产品后被删除好友;

……

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作为生活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一份子,你一定对此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维权艰难”、“投诉无门”、“势单力薄”,这些词组成了每一位电商消费者的共同记忆。

万众期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终于靴子落地,它可能会是一部深刻地左右着中国电商行业走向的法律。

8月31日下午,中国人大网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子商务法”),这也是我国电商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律,内容涉及电商经营的各个环节,旨在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立法法》,我国法律案一般都是经过三审通过。但是《电子商务法》从提出到表决通过,前后历时5年。其中3年时间起草,2年时间提交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常委会会议审议。

法令规定,《电子商务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最全解读:电子商务法到底对微商作出了什么规定?


8月2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见微评论发现,《电子商务法》共八十九条,让消费者“评价被删”、“押金难退”、“差评被骚扰”等困扰多年的糟心事,在法律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和详细规定。同时,《电子商务法》也对电商经营者乃至仓储、物流、支付结算多个电商环节问题进行了法律层面的界定。

它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不妨首先从微商行业入手,以小见大,看看它会对微商产生什么影响。

对微商从业者而言,《电子商务法》多少让他们有了洗刷冤屈的喜悦。在他们的评论中,“正名”一词出现的频率极其高,尤其是早年入行的人员,更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

“水果都在自己家地里,朋友圈就是自己的店铺,用来展示商品,交易基本建立在长期信任的基础上。”一位从事农产品微商的朋友向见微评论表示,希望国家对不法电商、微商严查,正规化后行业才能有良性发展。

最全解读:电子商务法到底对微商作出了什么规定?


微商已成为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中国电子商会微商专业委员会出台的《2016-2020年中国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微商的商户规模和市场规模适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一季度,微商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960亿元人民币,占移动购物市场规模的26.49%,商户规模达1137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886万。

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该行业发展规模巨大、参与人数众多,复制2013-2014年的野蛮生长基本不可能。

简单来说,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钱不会那么好赚了。立法以后的环境将对小代理们越来越友好,政策也会越来越多地向大多数从业者倾斜。

相关律师认为,电商法的出台其实已经呼吁很久了,选在这个时间出台不排除有社会事件因素,但更多的是电商作为新型行业迫切需要一部完善的法律,

成为行业的模范、指导行业发展,更好调整消费者与电商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想了解关于《电子商务法》的更全解读?诚邀您来2018国际社交新零售领袖峰会现场,届时我们还会邀请《电子商务法》培训教材编委会专家出席,现场为您深度解读最新政策法规,指导企业制定应对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