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讀書過程中哪幾個步驟比較重要?爲什麼?

涼若晞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孩子一起愛上閱讀。不管工作怎麼忙,我每年的閱讀量在100本+以上,所讀的大部分書籍是基於興趣愛好或者是提升技能效率的。我也看過很多閱讀方法的書籍,在讀書過程中我覺得有4個步驟非常重要。

1、提問

在每讀一本書之前,我都會看看封面封底、目錄、作者、出版社等信息瞭解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哪些需要詳細閱讀,哪些地方只要略讀就可以了。

在讀每本書前,我都假設自己在和作者對話,在閱讀前提出三個問題,然後帶著這三個問題閱讀,在書中找答案,看看作者是如何解答的。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出一個相對靠譜的方案去行動。

2、輸入

對這本書的內容進行篩選,選擇有價值的知識詳細地學習。

3、內化

知識在內化之前只能是信息,不能稱之為你的東西,因為它還沒有真正地屬於你。內化知識的過程就是把外部信息通過大腦的加工,整理,經過自己的思考以後,把知識和自己建立聯繫。

4、輸出

教是為了更好地學,輸出是檢驗知識內化為能力的關鍵。因為我們在輸出文章的時候,要經過大腦的思考,梳理,這些都會鍛鍊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每讀一本書以後,我都習慣性地寫書評,拆書稿進行有意識的輸出,只有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度和廣度,才能遇到新的問題,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評論數字“2018”,我將把我的個人提升的書單分享給您。


作者:夢歸秦淮(多平臺簽約作者,歷史碩士,知識管理達人 公眾號:恆言讀書)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夢歸秦淮


我是閱讀推廣人,我讀書的目的比較功利,一方面是為了自我提升,另外一方面是為了稿費。這兩個目的是不矛盾的。

因為都需要好書,而且需要融會貫通的選書、閱讀。我的讀書過程一般分為4步。選書(主題閱讀)、閱讀(快速閱讀)、筆記(摘抄、精讀)、寫作(書評、講書稿、拆書稿、書單、總結)


選書

我一般做主題閱讀,這樣能夠把一個主題的幾本書都寫好,這樣稿費比較高。比如閱讀類的,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高效能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洋蔥閱讀法》《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這幾本書,做閱讀主題的專項閱讀。

這樣有幾個好處1、理解深刻。2、閱讀速度快,因為一個月內集中讀一個類型的書,速度和效率都高,效果就好點。3、寫出來稿件質量高,稿費高。4、素材集中積累,降低寫作難度。5、書中知識轉化成能力。

閱讀

前面寫了會根據閱讀的目的來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寫作課,會讓大家先學閱讀,做閱讀練習交作業的原因,這個是基礎,不會讀,肚子裡沒貨肯定寫不出來,不能穩定的保質保量的提供稿件,簽約也會被解約。

筆記

說白了,這步就是素材積累,很多人不注重信息收集能力的鍛鍊,這也是我反覆推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原因》,你讀完書,這書裡東西都變成你的,為你所用,這才有效,讀完跟沒讀一樣,這不瞎浪費時間嗎?!

寫作

用輸出倒逼輸入,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能力,強迫自己不斷吸收新知識,拓展知識邊界。另外一方面稿費收入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把書裡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我認為讀書過程中這幾步比較重要,讀書的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你要想清楚你閱讀的目的,如果是消遣,愛怎麼讀怎麼讀,怎麼高興怎麼讀。如果是獲得知識、收集信息,那就打起精神來,書中自有黃金屋,只是你方法不對拿不著。用合適的閱讀方法,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鼴鼠的土豆


博學強記,讀必動筆。 興趣愛好,修品第一。 書分良莠,去糙取精, 辨別紛擾,為我所用。

時間海綿,不宜曬網,

人生苦短,寬度無垠。

知識源泉,書內藏珍。








南山智叟2



小武說說


說步驟的話,差不多就是讀書+讀書筆記+生活中應用

讀書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讀書筆記,可以找一個單獨的筆記本記錄,有啟發的句子或者語言優美的句子,也可以寫上自己時刻的內心感受,吐槽,這都會使讀書更有樂趣,更有用。甚至可以直接在原書中標註,都是十分有用的

英語書籍就是要看和記錄不認識的單詞 ,逐漸提高閱讀能力,能力提高了,就和中文書籍無異了


qzuser48054


當然是精讀重要。一目十行,就是淘汰那些你不愛看或者看了沒有任何好處也不會記住的東西。格調低劣,誤人子弟的東西;譁眾取寵,毫無信息量的東西,千萬別去碰!讀你認為能夠讀的書。你如果覺得有讀第二遍的感覺,一定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值得借鑑。劃定重點,加批註,就如同批註紅樓夢那樣去讀你認為需要讀的書,肯定會受益匪淺。古人還認為造新寺不如修古廟,注得一部書功德高過你新寫一部書,寫新書是千秋功業,注得一部書是萬世宏功。這些都可以當做參考。


一般般的過客


我覺得有兩個步驟比較重要。

第一,一定要記筆記。

記筆記,其實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我之前在上學的時候,所理解的記筆記就是把書上的原話照抄下來,所以小學的時候,在看到作文書上面有比較出彩的話,都把它記在筆記本上。

但是事情基本上到這裡就結束了,因為我記下來的很多好詞好句,在實際生活中用到的比較少。

在閱讀了大量關於閱讀和記筆記的書籍之後,我把自己的記筆記系統也整理了一下。現在我的筆記,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看完原文的部分文字之後,所產生的感想;第二部分是針對這個感想,制定出一系列可供行動的方法,以改進自己的行為,或者思想。

比如我在讀《發展心理學》的時候,有一段文字說的是,父母親的強制行為,往往會引發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在讀這段的時候,我就和自己的管教方式產生了一定的聯繫,因為我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更多的是採取強制的行為,比如我認為哪方面他做的不對,我會強制他不要這樣做。

讀了這一段,我就知道了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利於孩子的性格發展。因此,我就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我會告訴自己,以後不能再採取這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讓他明白,他這樣的方式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這樣也從另外一方面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這樣一系列的思考過程,我對於這段話理解的更加透徹了。

所以,我認為,正確的做筆記的方式,會促進自己對於原文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自己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內化和吸收。

第二,一定要有所輸出。

對於這一點的理解,是我在從去年開始學習寫書評之後發現的。

因為我之前也看了一部分書,雖然看書的數量不多,也僅僅只有幾本,但是我發現利用輸出的方式去讀書,和沒有讓自己輸出的方式去讀書的話,這兩個效果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比如我在讀《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時候,我如果沒有想著去寫書評的話,那我自己在看的時候,就只是把書裡面的重點觀點記下來了,並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我抱著寫書評的想法去讀書的時候,我會有意的去看書裡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然後他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以及他在書裡面提出的觀點和別人提出的觀點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些我都會去認真的思考。

經過了這樣的打磨和閱讀,我對《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比原來沒有寫書評的時候,閱讀效果好了很多倍。

這也是我強調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輸出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的老祖宗就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但是說實話,能夠讓自己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的。

它不像我們表面上想的,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關係。其實也有很多的技巧在裡面。我們如果能在這些技巧方面多下點功夫的話,對於後期的學習,會帶來很大的益處,這就是所謂的“慢,就是快”。


悅思益明


參考《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將讀書分為這幾個步驟:1.確定閱讀的目的與主題(也就是想收穫哪方面的知識技能或是消遣閱讀)——〉2.選書與購書——〉3.讀書——〉4.做讀書筆記(幫助梳理邏輯,吸收書中精華)——〉5.活用書中知識

個人認為,讀書過程中吸收和活用是比較重要的兩個步驟。



細想想,你為了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買了一本眾多大咖都極力推薦的好書,認認真真地讀過一遍甚至幾遍,卻並沒有做讀書筆記、或者沒有認真去做筆記,直接導致不能將吸收進來的知識活用到現實生活中,你以為自己已經吸收了所有精華,實質上卻和沒讀過這本書差不多,就像流行的那句話說的一樣:讀過那麼多書,懂得那麼多大道理,卻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其實,不是讀書沒用,也不是你記性太差,更不是你不夠努力,只是運用的方法不到位。



你以為記讀書筆記是浪費時間,卻不知道在記錄的同時,記下自己當時的思考內容,對所記錄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有多麼大的幫助;你以為活用知識很簡單,卻不知真正活用是要經過信息重組、移植、還有拼貼這些方法以後才能更好地掌握其精華。

有關吸收與活用的相關精華內容,你可以將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兩本書結合起來閱讀,相信收穫到的遠遠不止這些知識。

讀書筆記是為了更好地梳理和吸收書中精華,結合活用知識的方法,才能達到吃透一本書、書為我用的讀書境界。所以,個人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步驟是吸收(記讀書筆記)和活用(書為我用)。

相信大家一定還有更好的答案,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涼若晞


謝約,各人認為讀書沒有界別,人生要讀很多書,小時候可以看的書很少,借閱的書要速讀,四大名著,資治通鑑,先快速瀏覽一遍,知道大體,如有時間,在讀一次分析情節,最後細緻查看精闢詞彙!文學月刊類沒有歷史研究價值就找精典句子,一本書很少有幾個精典詞句!吸收與思考很重要!初了數據類書,別的都是根據歷史,大體編輯的裡面有編輯者和職政者的各人目的,要用辯證法分析!十幾年沒讀書了!說的不好望頭條友人諒解!!!!


董帥武


我認為讀書過程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讀書過程中的步驟就像樓層的樓梯一樣,作為連接房屋上下樓層主要的設施,缺一不可。

《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把讀書分成以下幾步:


1.確定讀書目的,你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一點功利性的成分,有些是為了提高工作能力,有些是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或目標。


2.你想從書中得到什麼?比如說,你讀了溝通類的書,想學會與人溝通的方法,或者是讀了閱讀方面的書,想提高閱讀速度和增進閱讀效率。

3.不要放過目錄、序言和後記,從這部分我們可以瞭解到一本書的大概內容,

4.做讀書筆記,也就是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摘錄,然後在摘錄後面寫上自己的感想,通過製作讀書筆記,整理書中知識和信息,增強對書本內容的記憶,還方便以後隨時翻閱。

5.利用思維導圖畫岀書的脈絡,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託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把書本內容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6.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讀完一本書之後,就要按照書中的方法應用實踐,才能是真正的讀有所用,比如說,你看了關於英語口語方面的書,但你從不開口說,如果這樣,那你看再多的書也沒用,即使你看再多的書,也不會說英語的。

讀書是件嚴肅而又有意義的事,任何偷工減料式的閱讀,都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