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很现实的,出门在外没有一毛钱就可能逼死一个英雄汉。不过,这只是大多数情况,假如真的没钱又要维持生存,那就必须得想其他办法。这一点,我们的乾隆皇帝就曾做出过典范,不仅巧妙化解了没钱付账的尴尬,而且还让店里的老板美滋滋的,再也没有追究过这件事。那么,乾隆皇帝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乾隆一直是大众十分熟悉的清朝皇帝,只因为他的身上有太多点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记住他。他是康熙帝宠爱的孙子,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喜欢他才传位给雍正;他做皇帝做了六十年,退位后又接着做太上皇三年零四个月,实际掌握国家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他对于器物的审美与父亲完全不同,喜欢艳丽的装饰,为此没少被现代人吐槽;他曾经六次出巡江南,相关的风流韵事更是数都数不清。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乾隆曾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做出过极大的贡献,清朝宫廷菜的定制几乎全是他张罗起来的,还在去江南游玩的过程中,推动了我国南北方菜系的交流和融合。江南淮扬的特色菜中有很多菜都是关于他的典故菜,如松鼠鳜鱼、叫花鸡等。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大部分人知道叫花鸡大概是从武侠里的洪七公那里,书中说他就是因偷吃了蓉儿做的叫花鸡才与郭靖和黄蓉结缘。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事实上第一个叫花鸡是由明朝很有才名的钱谦益家的厨子做出来的,后来经过完善才有了流行版的叫花鸡。而乾隆与叫花鸡的故事,正是发生在一次他去避暑山庄打猎的时候。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传说,乾隆有一次在承德微服去街上玩,一直到中午吃饭的点也没回去。他在城里找吃饭的地方,抬眼就看到了“求翠楼”的招牌,楼前有一溜的人在排队等着,然后他也开始在后面排队。过了很久,终于轮到他了,他被店小二引到酒楼上一个雅间,开始拿着菜单点菜。看菜单的过程中,

他看到了一个“叫花鸡”的菜竟需十两银子,好奇劲儿就上来了,然后点了这道叫“叫花鸡”的菜。

等了一会菜就上来了,乾隆看见店小二的托盘里居然是一只大泥蛋子,正当他不知道这道菜怎么下筷时,店小二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小铁锤,使力一砸,托盘上的泥蛋子就从两边崩开,露出了里面一只正冒着香气的鸡。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乾隆急忙拿起筷子尝了一块鸡肉,入口爽滑,肉质软烂,十分美味。乾隆的胃口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不到一刻钟就把全部一只鸡吃完。吃饱了之后,要结账了,乾隆才发现自己身上一点银子也没带。于是,他和店小二解释说,他忘了带钱回去取了再给他结账。

可能店小二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客人,但是吃了一顿白食再也没看过这个人,所以认定乾隆也是来吃白食的,死活不让人走。最后叫来了老板,老板看见乾隆通身气派,不像是拿不出钱付账的人,更加笃定乾隆是来吃白食的,于是两人在店里就开始争论起来。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不让走还得付钱,乾隆没有办法,决定给酒楼写一副对联结账,还说他的这幅对联最少也值一千多两。

老板也是有见识的人,也担心乾隆是个贵客,不想得罪的太狠,听了乾隆的建议之后,就从善如流地叫小二取来了笔墨纸砚,只见乾隆略微思考了几分钟,就提笔一挥而就在纸上写出一副对子:“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酒楼老板看这幅对联气势恢弘,肯定能帮酒楼带来更好的生意,心里特别满意,不仅放了他,还一路让小二把他送到了门口。

乾隆跑到酒楼吃鸡没带钱,写个对联抵账,写完后这家酒楼火了

此后,有见多识广的客人一眼就认出了皇帝的墨宝,这件事也越传越广。从此,这家酒楼的叫花鸡更加出名,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酒楼老板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据说,现在这副对联还在这个酒楼里挂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去找一找,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