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慌了丨2018年玉米累计进口167万吨,加上替代品总共800万吨!

今日国内玉米价格行情趋弱运行。华北产区用粮企业持续下调收购价格,库存充足,收购意愿低迷。贸易商惜售心理再次加剧。东北产区贸易商竞争激烈,利润不大,玉米价格低位徘徊。部分贸易商囤积优质自然干待涨惜售。用粮企业收购积极性略有恢复,但大幅涨价刺激上量意愿不大。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每港只有几千吨,走货情况不好,各公司采购积极性不高。南方港口周边市场依然没需求,走货不好,订货积极性不高。

农民慌了丨2018年玉米累计进口167万吨,加上替代品总共800万吨!

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玉米进口约为76万吨,较上月大增一倍,一至四月玉米累计进口量约为167万吨。此外,1-5月累计进口大麦304万吨(5月数据尚未出台),1-5月累计进口高粱280万吨。

1-5月合计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总量已经逼近800万吨…

华北地区夏收夏种进入高峰期,本地玉米上量减少,运费居高不下使东北陈粮发运利润微薄,陈粮到货缩减,加之对后期东北瓜果运输抢占运力偏紧及15年产玉米投放提升底价成本的预判,企业试探性提价收购刺激上量,贸易商走货积极性回暖,企业到货量逐步增加,不过拍卖粮运往华北利润增加,随着东北粮到货增加,价格涨势或减退。

东北产区余粮供应量有限,拍卖持续每周800万吨的高投放量,仍有七成储备粮源处于待出库状态,前期拍卖成交粮源陆续出库进入市场流通,市场购销平淡,大部分企业以消耗补贴期收购的库存为主,短期陈粮仍存窄幅下行空间。

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2.8万吨左右,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低迷,以自集为主。南方港口玉米库存在100万吨附近,内外贸库存同比均有增加,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原料安全存放,需求企业采购心态依旧谨慎,现货成交普遍偏差。目前进口玉米仍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随着中美数周贸易磋商效果甚微,不确定仍存。

农民慌了丨2018年玉米累计进口167万吨,加上替代品总共800万吨!

我国临储玉米实施省份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以上四省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年玉米总产量为1亿吨,加上临近的河北省,玉米总量也才1.16亿吨,或许当年是这几个玉米主产省的玉米全部都收进了粮库。

但现在又冒出来这么多的省级储备玉米,看来仅仅这几个省不吃不喝是不够的,还的把山东、河南这些玉米主产区全部拉进来才行。

而另外一组数据则更值得关注,按照我们2017年以来进行的临储玉米拍卖交易结果显示,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个年份玉米实施完全的市场化收购以来,我国已经累计拍卖了约1亿吨的临储玉米,平均下来,每年的玉米消费数据应该在2.3-2.5亿吨之间,而2015年的玉米产量为2.24亿吨,没人知道当年为何需求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农民慌了丨2018年玉米累计进口167万吨,加上替代品总共800万吨!

有网友表示,再多进口一点农民也该休息休息了。前段时清仓处理玉米,今日报出来进口压仓都是计划好的事,没毛病...好象听说我们的农民玉米3毛钱一斤都无人问津,难道进口价低于了毛吗?关注农粮苑,我会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