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嗎?

真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嗎?

這兩天看一個美食節目叫《人生一串》,顧名思義,就是介紹夏天最熱的時候,大街小巷,煙火氣十足的烤串大排檔。燒烤大部分人都喜歡吃,尤其忙了一天工作之後,邀三五好友,找個熟悉的大排檔,花生毛豆簡單幾盤涼拌菜,幾瓶冰鎮啤酒,重點的當然是搭配好的烤串,一手擼串,一杯冰鎮啤酒下肚,那個爽,可消一天疲憊。

但《人生一串》的特色並不是介紹我們經常吃的烤串,羊肉串、烤魚、板筋之類的,這些都是普通烤串,遍地都是,有什麼好介紹的。這檔節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介紹那些暗黑燒烤,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千萬不要以為烤羊腰、烤腦花就是極致了,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沒什麼不能烤來吃的,稍微重口的就是烤蠶蛹、烤羊鞭、烤豬眼、烤蠶蟲、烤豬血管……看完這檔美食節目,你也會默默嚥著口水,心裡莫來由地感慨一句:敢情,沒啥是我們不能烤著吃的。

真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嗎?

還真是如此,好像沒啥是我們是不能吃的。想起美國作家何偉(彼得·海斯勒)在他給《紐約客》撰文寫過一篇《野味》,寫的是他到廣東蘿崗探究這裡的特色美食的故事。蘿崗的美食是山鼠。如果你喜歡山鼠,在蘿崗的任何一家餐館,都能給你擺上一桌山鼠宴,什麼蒸山鼠、燉山鼠、烤山鼠、咖喱山鼠、椒鹽山鼠……在這裡,抓山鼠一個龐大的產業,每天來吃山鼠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需要供應三千隻左右的山鼠。何偉探究了這種吃各種野味背後的心態,就是吃肉不是為了吃肉,比如說吃貓是因為貓有精神,人了有精神的動物,人便可以振作精神,吃蛇是為了強健身體,吃鹿鞭是為了增加雄風,而吃山鼠呢,是為了防止禿頂——這個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成功人士都驅車上百里來這裡吃山鼠——吃野味也要賦予一種療養身體的功效。

關於中國人沒什麼不能吃的刻板印象,一部分當然是事實,這不用辯駁,李澤厚甚至把中國人的吃飯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大概什麼都吃也算是一種平等,食物面前,眾生平等。尤其是父母長輩,都是經歷過饑荒年代的人,飢餓是一種最恐怖的記憶,他們對過去的那個年代抱著深深地恐懼,所以,就算到了富足的年代,家裡還總要藏著一倉的糧食,因為只有糧食才是最有安全感的東西。在他們看來,真正的飢餓到來的時候,真的是什麼都可以吃。這就養成了一種飲食習慣,中國人看其他東西的時候,首先賦予的一種有用的屬性就是它能不能吃。

真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嗎?

前幾天讀一本書叫《魚翅與花椒》,作者是個英國姑娘叫扶霞·鄧洛普,劍橋大學畢業,專業是學文學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來中國留學,本來想研究下中國的少數民族史,做個學術研究,誰曾想,一入川蜀之地,就把自己的正事兒給忘了,變成了一個純正的吃貨,吃起來還不過癮,還想自己動手,去報了一個廚師培訓班,正經學習了中國的廚藝。她後來的論文不但是研究的中國的川菜,還撰寫了《川菜食譜》,給英國人普及了不少中國的飲食文化。

讀《魚翅與花椒》最大的一個感受是:入鄉隨俗真不是吹的。只要你生活在中國,或者就像付霞,生活在成都,就算你保持了一個純正的英國口味,從開始對中國的食物處處都保持警惕,但是慢慢內心的堅冰也會融化。她不但學會了一口川普,更大的變化就是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敢吃,到幾年之後什麼都敢吃——好像很少有她不敢嘗試的。書中提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包括各種暗黑美食。比如在書的序言中,提到她第一次來來中國之前先去了香港,在那裡第一次見到傳說中中國最恐怖的食物之一,皮蛋,“這兩瓣皮蛋好像在瞪著我,如同闖入噩夢的魔鬼之眼”。書中還提到一次,在北京,她想嘗試下北京的特色小吃,有人向她推薦了滷煮火燒。她後來在菜譜中將其介紹為“煮沸的豬內臟配小塊餅”,她形容店員端上來的滷煮火燒,“這碗湯像個棺材,裡面裝滿了動物的殘骸;大塊大塊的豬肺……溼軟的內臟中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這兩種就是她少有的不喜歡吃的中國食物。

真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嗎?

這位英國姑娘在四川啃兔頭,涮鵝腸、毛肚、黃喉,大快朵頤的時候,估計也沒想到,還有她不敢嘗試的東西。不過也難怪,至少付霞在“中國人什麼都敢吃”的問題上,絲毫不含糊。她總結說,中國人好像是什麼都吃,但從某種程度上說,“無所不吃的中國”只不是一面哈哈鏡,放大了全體人類的貪婪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