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袛喜贵:为村义务制作60个古典宫灯

(文/侯福顺 图/王会良)走进井陉县天长镇河东村,在一座农家院里。77岁的袛喜贵,他是一位有名的老木匠,正在用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细心的修理宫灯。他是一位闲不住的热心肠,他义务制作了60个古典宫灯,挂在河东村的官道街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井陉袛喜贵:为村义务制作60个古典宫灯

是一位老木匠

袛喜贵的父亲就是个老木匠,长年串户给各户打家具,制门窗,做盖房的粱檩,干起活来认真细心求精。村民们都说他干活是出名的实在,有活都是找他干,他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袛喜贵自幼心灵手巧,初中毕业后,深受家庭熏淘,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18岁就出息成了一把好手艺。开始给父亲打帮手,不久就独立做活。周围村民都说,他有文化能绘图,真是“青出于蓝,又胜于蓝”,比他的父亲更能干。后来,天长镇组建农机修造厂,任务是制造播种机,脱粒机,把袛喜贵抽调进了修造厂。不久,他就担任了副厂长,主管开发设计新产品。他说:“我没有想到的是,一干就是几十年,1991年农机修造厂下马,我才回到村里。”

井陉袛喜贵:为村义务制作60个古典宫灯

给邻居修理家具

袛喜贵回到河东村的家里,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工具。他把闲置多年的凿刀斧锯,都拿了出来,一件一件的,除尘涂油擦亮。他说:“木匠的工具最多,你看,我摆满了几间屋子。”他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邻居的几个板凳坏了,不能坐人了,他看见就给修好了。别人家里木椅子的腿松动了,他就给加了个木楔,让椅子牢牢的站稳在屋里。人家的三人沙发坐塌下去了,他看了看,说了一句好办,鼓捣了一个小时,就给修好了。人家高兴的说,原计划要扔到垃圾上了,没想到你一修理,又能坐几年了。袛喜贵给周围的村民们,都是义务帮忙,有时还垫付木料钉子,大家都很感激他,赞扬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总是哈哈一笑,“我是老木匠,别的不会干,这是我的举手之劳。”

井陉袛喜贵:为村义务制作60个古典宫灯

自制60个古典宫灯

河东村是一座千年古村,秦皇古驿道穿村而过,至今还有一条古道叫“官道街”。袛喜贵感到很自豪,因为他就住在这条街上。2016年深秋,袛喜贵有个想法:自制古典木质宫灯,逢年过节,挂在官道街上,那一定很喜庆的。说干就干,他把家里的木板搜集在一起,锯成木条,又把木条做成宫灯骨架,一口气干了10天。村民也跑来帮忙,有人在周围四个平面糊上红,绿,黄的彩纸,有人用毛笔在纸面上写上谜语,比如:“白屋子,麻帐子,里边住着个红胖子,答一植物,花生。”还有人在宫灯上部安一个挂钩,宫灯内部装上一盏灯泡。大家一齐动手,整个腊月里日夜不停,总共制作了56个古典谜语宫灯。

从2016年的除夕,他们把56个古典谜语宫灯,分别挂在200米长的官道街里。袛喜贵又自制了4个六角木质宫灯,六个龙头恤恤如生。一对挂在村口的石牌坊两侧,另一对挂在村东的“先农坛遗址”现场。三年过去了,每年的除夕至农历正月十八日,宫灯挂在官道街上,村民们高兴的说:“古香古色的宫灯,成为河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