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文:七七晴歌

1

媽媽的內疚感對孩子毫無幫助


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孩子一旦生病,整個家都被拉響紅色警報。

下午的時候,外甥女悅悅和奶奶出門玩了一下午,晚上回家就發燒了。看著小姑娘燒得通紅的小臉蛋,表姐也不說話,就坐在一邊掉眼淚。

據說,表姐後來整個一個晚上都趴在小姑娘床頭在唸唸叨叨,“是媽媽不好,為什麼不是媽媽發燒”,“是媽媽下班太晚了,如果媽媽能早點回家就好了”,“全是媽媽的責任”。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小姑娘明明自己燒得迷迷糊糊,還要硬撐著安慰母親,“媽媽,我沒事。我想睡覺了,你別哭了。”

結果第二天小姑娘好起來了,表姐卻倒下了。躺在床上發高燒的表姐,心裡的內疚可能終於少了幾分。

有些母親很容易因為孩子出現狀況而深陷自責,卻不知道生病的孩子本來就在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這時候最需要母親的撫慰;

然而母親如果自己沉浸在高度的自責和內疚中,便無力給予孩子想要的照顧,反而需要孩子出言安慰。有時候,母親的內疚對於孩子而言,並非是愛的訊號,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2

內疚感的來源究竟是什麼?


霍夫曼認為,內疚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他人產生了傷害性的影響,並認為自己對比負有責任時產生的一種帶有痛苦,自責體驗的情緒。那麼內疚感的來源究竟是什麼?

一般認為,內疚的誘發範式主要有三種:基於文本的想象,個人經歷回憶和人際互動遊戲。

基於文本的想象主要採用句子製造某種特定的情境“即時性”地誘發內疚體驗,同時記錄大腦活動。

例如,Millar和Tesser設計了32種欺騙行為情境,要求被試者想象在特定情境下,對家庭權威或職場領導作出某種“欺騙”行為的可能性和做出此行為後的內疚程度,從而考察內疚的誘發情境。

簡單而言,這一類的內疚主要來源於我們內心的道德標準,當我們的行為符合道德準則時,我們坦蕩蕩;反之,我們會感到心有不安。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個人經歷回憶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使被試者回憶自己感受到內疚的經歷,並研究內疚情緒。

例如,Shin採用該範式,首先要求被試者分別寫下一件使自己感到非常內疚的事件和兩件不帶有明顯情緒的事。

然後將事件進行處理,使用第二人稱和現在時改寫並進行錄音。在實驗過程中給被試者聽錄音,要求被試回憶並想象當時的情境。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這一類的內疚主要源自我們過往的經歷,如果在我們小時候,曾經因為貪吃而拿了父母為明天準備的食物,看到父母拮据的樣子,我們感到內疚;

長大以後,一旦出現類似的情形,我們都會回想起小時候的經歷並再次感覺內疚。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人際互動遊戲則是被試者和對家同時參與時進行的一類實驗。

例如,Yu採取該範式要求被試與匿名對家協作完成一個估計任務。當任意一方估計錯誤時,被試的對家都會受到電擊懲罰。而在每輪電擊實施前,被試者可以選擇是否與對家分擔疼痛。

研究者普遍認為,被試者自身錯誤導致對家受懲罰的條件會誘發被試者的內疚感,而通過分擔疼痛則是一種補償行為。換言之,我們不願意讓他人因為自己的原因受到傷害。

這一類型的內疚源自我們內心的歸因方式和認知方式。當我們把他人受傷害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時,或者我們認為自己本來有能力阻止他人受傷卻未能成功時,我們就會產生內疚感。

內疚感,是我們道德水平的晴雨表。但同時,我們都不願意讓自己在內疚感裡飽受折磨。為了逃脫內疚感,我們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模式。

3

“問心無愧”的付出者和“無慾無求”聖人


層出不窮的網貸新聞背後總有一個慾壑難填的孩子和一對為了還錢而殫精竭慮的父母,也許有人會覺得難以理解:為何父母會再三縱容孩子無節制地消費,甚至無怨無悔地幫助孩子償還貸款?

其實,這些父母的心態很簡單:忽視孩子的成長,只求自己問心無愧。

正如那些被披露的網貸故事一樣,我的表弟小米最初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購買慾而打開了借貸的潘多拉魔盒。

短短一年時間,表弟在各大借貸平臺上已經累積欠下了近百萬的貸款。面對高額的債務,表弟選擇銷聲匿跡,這時候舅媽卻毅然站出來選擇為表弟還債。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當舅媽多年的儲蓄一朝清零,剛剛裝修好的房子也掛在了中介出售處時,催債的短信卻還在不斷向她湧來。

這已經不是表弟第一次荒唐過後就“玩消失”了:兩年前表弟想要創業,舅媽拿出十萬幫表弟開蛋糕店,最後血本無歸關門大吉;一年前表弟要開廣告公司,舅媽又慷慨解囊,卻最終不了了之。

舅媽始終在說:“如果有錢不給他(表弟),我心裡不安穩啊。”

如今,舅媽為了自己心裡的安穩,仍在女媧補天似的為表弟的欠款四處奔波。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曾這樣描述過付出與接受的關係: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會產生一種問心無愧的感覺,這是一種極其美妙的體驗:

在這段關係中,自己佔據了道德的高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如此坦蕩。甚至,旁人看到這樣只付出卻不要求回報的行為也會紛紛讚揚自己的偉大。

親子關係本來就是一種不平衡的關係,年幼的孩子沒有能力和壯年的父母有同等的付出。

但是當孩子逐漸成年以後,父母如果還沉浸在付出者“問心無愧”的角色設定裡,他們便會忽視孩子的成長需要,而是費盡心思想地專注於維護自己光明正義的形象。

美劇《絕望的主婦》堪稱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雖然著眼於家庭生活的瑣碎,卻一度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收視率。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裡面完美主婦Bree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無論是家務,烹飪,儀容,Bree都完美地無懈可擊,可是“回饋”她的卻是一對子女因為頑劣叛逆而惹出的無數麻煩以及丈夫嫖妓暴露後提出的離婚申請。

Bree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她的人生可以用“剋制”二字完美概括,無論是食物,娛樂乃至性愛,她都選擇自我壓抑的方式。

然而這樣一位清心寡慾“的母親卻在無意中發現自己上初中的女兒正在計劃和男友進行第一次性生活。

隨著劇情發展,女兒的需求愈發旺盛:吸食毒品,未成年懷孕;瘋狂購物,女兒的人生最終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諷刺的是,一直以來視需求為敵人的母親,卻養育出放縱無度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母親往往有兩個看似矛盾的邏輯:

第一,需求是有罪的;

第二,我有需求;

在她的心裡付出是好的,需要是不好的。付出讓她成為眾人心裡的完美主婦,於是,每當心裡出現需要的時候,便開始自我譴責,深陷內疚。

這樣的父母是典型的“禁慾主義者”,可是那些被壓制的需求卻不會憑空消失,那些需求便理所當然被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

“禁慾系”的父母,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慾望和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等孩子滿足了需求以後,父母心裡關於需求的內疚感也一併轉移到了子女身上。

4

不要內疚,這世界本就沒有絕對的清白


海靈格曾說過,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付出和接受達成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段關係中富有價值。

等價的付出和接受是理想狀態下的平衡,可惜失衡才是生活的常態。

為人父母,我們有了鎧甲的同時也生生長出了軟肋:我們會經常自責因為自己的失誤傷害了孩子,我們會內疚自己未能對孩子傾囊相授,我們會愧疚自己沒有更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可是,內疚和自責終究是不能成為我們前行的力量,反而成了拖累我們更好關心孩子的枷鎖。不必懼怕,更無須內疚。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父母本身就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細緻的照顧,在孩子上大後學會得體地謝幕。

在參與孩子成長時,只要我們已經承擔起了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責任;餘下的人生,不如用更加坦然的姿勢祝福他們一路前行。

完美媽媽正在用“內疚”毀掉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