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科技部「獨角獸」:大疆出局,誰是來者?

從年初開始,相關部門頻頻發聲加大對“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的支持力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接著,證監會表示,為擁抱創新型企業將開通“獨角獸”A股IPO快速通道,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四大行業之中獨角獸企業的審批時間和盈利狀況相對放寬,對符合規定的獨角獸企業可以“即報即審”,自此“獨角獸概念股”應運而生。

近日,科技部公佈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有著164家獨角獸企業的名單面世後,“獨角獸”話題再次被推至風口。

然而,作為無人機界的獨苗,此次《報告》大疆卻不在其中,讓人頗感意外。那麼,為什麼大疆被踢出局了呢?眾所周知,無人機被視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熱點,也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陣之列。試問,大疆出局之後,誰是來者?

何為“獨角獸”?

要談“獨角獸”,首先得弄明白何為“獨角獸”。

“獨角獸”的概念,最初是由種子輪基金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的。它指代的是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而且,其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

不過,僅就“獨角獸”一詞而言,其實早在中國的神話故事裡被描述的栩栩如生,它是一種吉祥之物,在履行重要使命時才會出現,它的出現被人們視為美好時代的象徵。而在西方中世紀的時候,獨角獸是“權利”、“高貴”和“純潔”的象徵,它的角則象徵“精神之箭”、“上帝之劍”、“陽光”和“神的啟示”。

現在,人們用獨角獸企業來形容發展前途大好的初創企業。

縱觀全球,美國無疑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從中國經濟的發展來看,湧現“獨角獸”企業將是長期趨勢。而且,近兩三年來,在科技創新潮流的推動下,一批獨角獸企業迅速崛起。

《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獨角獸企業共有164家,相較2016年增長25%,總估值6284億美元。其中,估值100億美元以上的超級獨角獸企業共有10家。

專家表示,要成長為真正的“獨角獸”,一路要經歷的考驗眾多,大體可以分為密度、強度、熱度等企業的生命力指標。首先,從密度上來看,某種角度而言,指企業所在行業的競爭態勢、產業鏈佈局;其次,從強度上來看,指企業本身的技術創新力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第三,從熱度上來看,指市場風險投資機構對行業的關注度。由此可見,獨角獸的成長和資本關係緊密。例如,共享汽車領域的超級獨角獸滴滴出行在2017年獲得了95億美元融資,成為當年融資金額最高的共享經濟類企業。

從估值來看,我國164家獨角獸合計估值6284億美元,按6.35匯率估算約39903萬億元人民幣,遠高於2017年上海市(3萬億元)全年GDP總值。

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行業擁有的獨角獸公司較多,分別達到33家和21家。此外,大健康、文化娛樂、物流和交通出行領域擁有2位數的獨角獸企業。

對此,專家表示,這些行業相對而言較為成熟,市場容量大,現存的玩家多,受到更多資本的關注,同時競爭也相對激烈。

從獨角獸的地域分佈來看,北京與上海為獨角獸企業主要聚居地,其中,北京以70家成為全國“獨角獸之城”,上海以36家排名第二。同時,杭州與深圳分別以17家和14家分別位列第三、第四。

大疆為何出局?

談出局,首先得從入局談起。

自2015年以來,科技部火炬中心牽頭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已經持續三年。我們知道,大疆曾榮登2017年發佈的《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榜單,並以100億美元估值位列第七,是無可爭議的“超級獨角獸”。

解碼科技部“獨角獸”:大疆出局,誰是來者?

《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之“超級獨角獸”/圖 來源網絡

前些日子,據國外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無人機制造商大疆正在與投資者商談,希望以150億美元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而且,從2017全年的銷售額來看,達人民幣180億元。如此優異的成績面前,為何反被踢出局了呢?

我們發現,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榜單的“評選標準”。

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人介紹稱,自從證監會公佈扶持獨角獸企業上市的政策之後,“什麼樣的企業才是獨角獸企業”這個問題曾被拿來深度解讀與討論。在此次《報告》中,中國獨角獸企業確定的標準則包括:

1、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2、成立時間不超過 10 年(2007 年及之後成立);

3、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

4、符合條件 1、2、3,且企業估值超過(含)10 億美元的稱為獨角獸;

5、符合條件 1、2、3,且估值超過(含)100 億美元的稱為超級獨角獸。(估值以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最新一輪融資為依據)。

據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人稱,成立十年以內是評選硬指標,所以,拉卡拉、蘇寧金融、大疆等成立超過十年的企業,在這次的《報告》裡就不出現了。

據瞭解,此次《報告》中,因上市、被併購和成立超過10年而“畢業”的獨角獸企業共20家。而因估值下降而退出獨角獸榜單的企業有9家。此外,2017年新晉獨角獸企業有62家,這些企業分佈在18個領域,技術驅動型企業增多,且成為獨角獸企業的重要構成。

總體來看,大疆一直都不缺競爭對手,遠如國外赫赫有名的3DRototics,近到國內的極飛科技等無人機企業,一定程度上都給大疆帶來了威脅,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其實大疆活的很好,如果在未來攻克芯片技術,也許他們眼裡的競爭對手就只剩下自己了。

未來還有誰?

按理說,存在即合理。

目前,無人機領域玩家眾多,經過這些年的折騰,融資也不少,口號也喊得震天響,但是,靠賣產品賺填滿腰包的還是隻有大疆一家。

另外,隨著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降溫,不少企業開始向行業應用級無人機轉型,這給無人機行業帶來了下一階段鏖戰的方向。

那麼,除了大疆,未來有誰能榮登科技部的“獨角獸企業”榜單呢?

據媒體觀察,《報告》中獨角獸在成立時間方面,2011—2015年成為孕育獨角獸的高發期,共計有企業127家。其中,2014年之後成立的獨角獸有61家,這些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週期短、成長跨度大,趕上創投熱潮與行業風口,在短時間內茁壯發展,令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呈爆發增長趨勢。

可見,“時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放眼無人機行業,我們發現,好多行業翹楚已然“老去”,憾失上榜可能,具體有:漢河航空(1997)、一電科技(1999)、艾特航空(2002)、極飛科技(2007)、零度智控(2007)、中科遙感(2007)等。

那麼,有希望拼一下的企業,又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索性以“時間”窗口為主要指標來判斷下一個獨角獸出現的可能性。

第一賽道,我們稱之為實力派,成立時間在2010—2014年之間。比較突出的有臻迪科技(2012)、億航智能(2014)、易瓦特(2010)、成都縱橫(2010)等企業。

臻迪科技成立於2012年10月,2016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上半年,臻迪科技業績再次大增,營業收入從2054萬元,增長1.07億元,同比增長419%;淨利潤4000萬元,同比增長607%。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臻迪科技2017年底的估值高達60億元,如此來看,臻迪科技已無限接近科技部獨角獸評選的10億美元大關了。

億航智能成立於2014年,專注于飛行器產品和解決方案。今年年初,EHANG184載人首次曝光,億航智能CEO胡華智親自試駕並表示,你對未來有多少創想,你的現實就有多少可能。為此,我們對於億航智能在未來躋身獨角獸榜單也是蠻期待的。

易瓦特成立於2010年,新三板公司,2017年曾宣佈完成1.3億元B輪融資,而且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86.53萬元,發展狀況良好。同時,連年發奔馳的成都縱橫成立於2010年,2016、2017連續兩年銷售額過億,其能量不可小覷。

不過,鑑於獨角獸評選“成立時間不超過 10 年”的紅線,留給易瓦特和成都縱橫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另外,億航(2008)、科比特(2009)等優質企業尚存理論可能。

第二賽道,我們稱之為少壯派,成立時間集中在2015年。那一年,隨著無人機的大熱,無人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頭,引來資本的競相追逐,比較突出的有一飛智控、奇蛙、無距科技、拓攻機器人等,因企業較多,恕不一一舉例。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的科技行業,每過幾年就有那麼幾類產品被推上風口。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產品都是直擊需求的現象級產品,但是,魚龍混雜、噱頭十足,被風口吹起來是一回事,能飛多久又是另外一回事。

那麼,真正的“獨角獸”又該如何定義呢?

引用專家所言,即唯有那些真正形成了規模、收入和利潤,並高速健康成長的企業才是真正的獨角獸,那些經得住市場迭代考驗、經得住時間考驗、且兼具硬科技硬實力的企業才能真正擔得起“獨角獸”稱號。

由此可見,“獨角獸”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與創新。

解碼科技部“獨角獸”:大疆出局,誰是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