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想錄(13)什麼是「新生態課程」?『

教育隨想錄(13)什麼是“新生態課程”?‘​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曾為我校題詞:"教文理相通課程,育德才兼備英才”。

其中的“相通”與“兼備”,無不體現了新生態教育“平衡、包容、關聯”之課程理念。這種“平衡”即要促進學生感情、體質、審美精神、智力等各方面的發展,而不是偏向於其中的一點。雖然在學生髮展的不同階段,上述幾方面的重點和要求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但整體性的要求是不可忽視的;“包容”即各種課程學習取向兼收幷蓄,通過學習,促進學生作為個“完人”的發展;“關聯”即重視處理各種關係,課程與學習都不是孤立的,它們處於不同的大範圍的或小範圍的關係當中,因此樹立聯繫的理念,妥善處理好各種關係,有利於整體課程的真正確立。因此,就“新生態教育”下的課程目標而言,課程應像陽光雨露一般,薈萃自然之精華,滋潤學生之生長。因此,學校要整體協調好課程,並在充分實施國家規定課程的同時,整合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立足本土,合理開發形成有本校“新生態教育”特色的優質課程,包括:關於生態的課程以及生態化課程。課程建設逐步做到豐富化,使學生對部分課程有較大程度的選擇空間,為特色教育、特長髮展做準備。

教育隨想錄(13)什麼是“新生態課程”?‘​ 主要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兼顧教師特長、學生興趣的,為學生及社會發展所需的課程以及傳統文化中關於和諧的校本課程等,以促進課程品質的提升。

教育隨想錄(13)什麼是“新生態課程”?‘​ 整體規劃學校課程,協調好關於生態的課程及生態化課程的關係

關於生態的課程。關於生態的教育涉及到生態環境價值倫理、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活動等方面的整合實施,,應該以課程統整的方式實施。

學校課程的統整有兩種類型:單學科的統整與多學科的統整。

(1)單學科統整。依託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單個學科實施校本課程研發。(如圖課程實施模式I)

(2)多學科統整。以生態教育為主題,實施多學科、跨學科的課程統整。(生態教育主題可以從生態發展史、生態倫理、生態保護、生態系統、生態價值等方面挖掘,以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和生態素養)(如圖課程實施模式Ⅱ)

教育隨想錄(13)什麼是“新生態課程”?‘​ 生態化課程。

生態化的教育課程是指將“新生態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學生在學校的所有學習與生活之中,包括在學校及班級管理、學科教學、綜合實踐和社會體驗、體育藝術、技術技能中,培養學生現代文明素質;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開發勵志類課程以及學法指導類課程,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使學生受益終生。這一類課程與以上兩種課程相比沒有可見的範本,但處處都有痕跡,沒有特定的實施者,但學校人人都是課程的實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