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要,就痛苦!

一想要,就痛苦!

心智成熟的人,

活在真相里。

1. 注定痛苦

虽然我们不喜欢痛苦,但痛苦依然不可避免。

从醒来到睡去,每天你都会面对大小、数量不等的痛苦事件。

或者是你被嫌弃、被指责、被抱怨、被失信、被失望、被冷落,或者是你面临一些难题无从下手。

痛苦不可避免。

如何应对痛苦,就显得比痛苦本身更为重要了。

我们之所以痛苦,实际上是因为某些愿望没有被满足。

这些愿望可能是:你不要打扰我,你不要挑剔我,你对我多一些关心,工作难度小一些,手里的钞票多一些。

没有“想要”,就没有痛苦。

可我们是活人,注定要对这个世界、他人、环境、自己充满了想要。

想要的又不能所有的都实现,所以我们注定痛苦。

一想要,就痛苦!

面对一个痛苦事件,我们有两个处理原则:

① 快乐原则。

② 现实原则。

心智成熟之路,就是能从单纯使用快乐原则应对痛苦,到发展出能使用现实原则应对痛苦,并进一步能发展到灵活运用两者。

2.快乐原则

快乐原则就是根据感觉做反应,应对痛苦事件的目标是在事件当下实现“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

当人体验到痛苦的时候,就开始陷入到防御里,做出自动化反应,以让自己体验更少的痛苦,得到更大的快感。

比如,当你被嫌弃、被挑剔、被冷落的时候,这时候你会自动化地:

→ 压抑

告诉自己没关系,无所谓,我不在乎。

这时候你体验到的痛苦,就会减少很多。

→ 合理化

告诉自己他这么做是因为这个,那么做是因为那个。

他这么对我,一定是因为他的ABCD道理,因为他就是渣婊混蛋没节操没底线所以才那么做。

当你执着于一个原因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好受很多。

→ 指责

责怪他不应该这么做,进行反击反抗反弹。

这时候你通过发展出愤怒,就可以不让自己感受到内心的破碎了。

→ 讨好

通过卑微、认错、乞求、紧张等方式,恳请对方不要抛弃我。

这时候你就不用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关注对方的感受和态度就好了。

以及情感隔离、反向形成、内射、退行等种种防御。

防御机制是一种保护。

当人们内心体验到不可承受、不想承受的痛苦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回避掉它。

当你在生活中面对痛苦感受的时候,你选择忍气吞声、愤怒反抗、讲讲道理等应对方式,都是你在防御内心痛苦而自动做出的反应。

防御机制也是一种愿望的即刻满足。

一想要,就痛苦!

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极度需要他人、环境发生一点什么改变来消除我们的痛苦。

然而他人、环境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扭曲、幻想的方式来获得暂时心理上的满足感。

当你指责对方的时候,你就可以在潜意识里幻想他因为我的要求而做出改变。

当你开始讲道理、摆事实的时候,你就可以幻想他因为知道错了而做出改变。

当你通过付出、委屈、忍让、讨好等方式的时候,那你就可以幻想他因为得到了你的付出和照顾而做出改变了。

当你通过自我安慰、情感隔离、合理化的时候,你就可以幻想我其实不需要他,而获得了满足感。

当你在防御,你就可以体验到暂时的满足感,这会让你好受很多。

快乐原则就是把你带向一个当下最舒适的方向。

3.现实原则

现实原则就是根据理性做反应。

在面对痛苦事件时,可以暂时忍受愿望不被满足的挫折感。

能够跳出痛苦事件,进行思考,我怎么了,他怎么了,事情怎么了。

进而发现一些现实有效的方法,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迫使或影响环境、他人、自我发生改变,从而达成我们的愿望满足。

要思考痛苦,才能在现实层面上解决痛苦。

要思考痛苦,就要先把痛苦暂时放一边,而不是被痛苦拖着走。

现实原则是反人性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受伤了,需要缝针。

疼痛的本能,让你想大声吼叫,想逃避医院,想哭哭啼啼,想放弃当下要做的事。

这是快乐原则,当下你做一些事,可以在心理上缓解你的疼痛感。

但这对伤口现实层面的帮助不大,甚至是有害的。

如果要在现实层面上解决伤口,你就必须要暂时忍住疼痛,用你的理性去替你工作一会儿。

因此,当一个人内心面对痛苦的时候,使用快乐原则还是现实原则,决定了他会陷入防御机制以不让自己体验到痛苦,还是试图揭开痛苦的谜团,容纳它,思考它。

显然,现实原则是人类高于动物本能的产物,也是心智开始成熟的产物,它使用了思想和理性功能。

那么,怎样使用现实原则呢?

“你不应该做这些伤害我!”这是快乐原则。

“我为什么会感觉到伤害。”这是现实原则。

现实原则,就是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受伤,理解他人为什么会伤害。

从而在看到真相的时候,找到相应的方法,做出相应的努力。

一想要,就痛苦!

比如我在写嫌弃他人的文章的时候,经常讲到如何识别嫌弃者内心真实的活动。

这是个很不快乐的原则。

快乐原则应该是:我不爽,只想骂人,就是嫌弃别人!

但,那一刻你在看清真相后,就可以决定换个你不嫌弃的人,来满足你,或者做出点努力让他来满足你,这是现实原则。

我在写心理学文章的时候,比如我写丈夫为什么远离妻子,是因为他面对优秀的妻子压力太大……

我去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时,经常被读者责怪——我不应该替施害者洗白。

实际上用理性去理解他人为什么会伤害我,才可能真正找到有效方法避免伤害。

愤怒、指责、逃避可以一时缓解,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4.真正的心智成熟

心智不成熟的人,会像动物一样只跟着第一反应走,没有反思。

被骂了就骂回去,被嫌弃了就掉进难过里,受伤了就想逃离。

心智开始成熟的人,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会受伤,为什么会有这个痛苦。

使用现实原则的人,会在现实层面上获益最大。

然而盲目使用现实原则,会让一个人失去很多情感上的快乐,成为心理分析的机器。

毕竟骂人、逃避、讲道理、讨好,都是件很爽的事情。

你可能不是每种防御都觉得很爽,但你总有你擅长的一种让你爽的防御。

当一个人心理能量不足的时候,痛苦过大的时候,他也需要暂时性使用快乐原则,来缓解痛苦,恢复能量。

有时候人的悲痛会过大,他无法面对。

就是需要通过愤怒、压抑、道理来防御下。

心理能量不足是暂时的。

通过感受、思考,通过认识自己的模式,通过看清真相,人就会增加心理能量。

因为人很多的恐惧、伤心、破碎感,都是因为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拒绝看到真实的世界和他人。

真正的心智成熟,是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并准备好为选择负责。

当你感觉到痛苦的那一刻,你可以做决定。

你可以决定对痛苦进行防御以逃避,也可以决定对痛苦进行忍受而思考。

那一刻,你可以沉溺痛苦,也可以感受痛苦后去思考痛苦。

重要的是,你知道那一刻你在做什么。

一想要,就痛苦!

如何在不安的爱情中,给自己安全感?

你曾经受过的伤,或者因为身边朋友\父母的婚姻问题,你开始害怕踏入感情,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为你付出了多少,你也无法完全放心和信任。

你们无话不说,却是暧昧不清,这种不确定让人不安,让人受尽折磨和委屈。是该往前一步?还是就此放弃?

在爱情中患得患失、不自信、纠结、错过...

如果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你也常没有安全感,想收获幸福的爱情和婚姻;

那么,就来听听朱志慧老师的4堂幸福必修课,告别不安,建立爱情中的安全感

一想要,就痛苦!

导师 :朱智慧

北京大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注婚姻爱情领域研究10余年

课后Get技能

√ 知道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 可以通过良性沟通调节关系

√ 清楚自己或另一半对于爱情的真实需求

√ 学会判断自己的爱情是否安全

√ 学会如何建立起爱情中的安全感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29.9元

惊喜福利:前200名下单即送价值12元的“爱情关系适合度评估”哦~

领取方式:

添加小暖微信:warm-xiaonuan 领取测评福利哦~

也可以头条咨询小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