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在10歲以前是崇拜父母的年齡,這時候教育他,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英雄"。

但當孩子10~20歲的時候,到了青春期,他們就會在心理上對父母形成牴觸情緒,甚至會瞧不起父母,覺得每天在耳朵邊嘮嘮叨叨,感覺非常厭煩。

在這個年齡段,不少家長都會抱怨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和父母溝通的時間變少了。

每個愛孩子的父母,都想和孩子多交流,和孩子"關係特別好" ,但有時候確實事與願違。在這之前我們先看看來"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大人溝通" ,以及和孩子溝通的小技巧,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大人溝通?

孩子害怕父母責罵

很多孩子本來什麼都願意和父母說,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小秘密,但有時爸媽會以大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想法,少不了"教育和責罵",干涉孩子的思維,想讓孩子按照自己都覺得對的方向去思考。這種責罵會讓孩子下意識的退縮,為了安全,他們乾脆什麼也不說了。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孩子遭受太多壓力

孩子從小就感受來自父母的過度關懷和寄託,家長除了每天塞給孩子一堆營養品,就是沒完沒了地說學習。有的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來比較,讓孩子覺得爸媽只喜歡別人家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為什麼就得不到鼓勵呢?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憤怒的"雙重標準"

有些家長喜歡對孩子提各種要求,例如讓孩子不要長時間看電視,家長本身卻做不到。如果孩子指出父母的錯誤,那就是頂嘴,家長用發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靜氣的教育,這樣只會讓孩子和爸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面對孩子與父母溝通少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多些理解

作為家長,作為成年人,我們往往忽視了一點:我們認為的"為孩子好"、替孩子考慮,實質上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

因為經驗豐富,我們對孩子的很多"安排"確實是捷徑,可孩子有時候並不需要這種捷徑,讓孩子去經歷、去面對,孩子才能成長起來。

無論是選擇興趣愛好,還是選擇未來的職業,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多多嘗試理解孩子。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多點交流

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能讓孩子體會到我們和他是平等的,這樣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促進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和孩子交流,我們的第一目的不是去影響和教育孩子,而是要傾聽孩子,孩子說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這樣才會明白孩子內心的想法。

在傾聽的基礎上,如果能理解孩子,那麼孩子越來越願意和大家訴說自己的想法。漸漸的我們就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點進來,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除此之外,我們和孩子的溝通話題不要僅限於學業,應該拓展話題。時常進行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理解多了,溝通就會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