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那麼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觀察大人、模仿大人。

爸爸修理東西的時候,使用螺絲刀、扳手,孩子左摸摸,右看看;

媽媽在廚房做飯的時候,使用刀具和燃氣灶,孩子感到新奇又有趣,也想要試試…

只要孩子一碰這些"危險"工具,我們就如臨大敵:"別動,太危險了!"

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遇到這些相對危險的物品,我們總是想都不想就拒絕孩子、阻止孩子,久而久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你發現了嗎?

有的孩子遇到新奇的東西,第一反應不是想去玩,而是下意識的退縮,堅決不肯嘗試;

而對於逆反心較重的孩子,大人越禁止,他就越想去做,由於掌握不好方法,容易受傷,這時候大人就會說,果然小孩子不能碰那些危險的工具啊…

我們總是說要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可是在我們的保護下,孩子的生活技能並沒有得到發展。

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有些家長會說,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這件事沒錯,但讓孩子拿鋸動刀,真的很危險,孩子受傷了怎麼辦?

其實每個人一開始都不會使用這些工具,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學會的,孩子的成長,也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去體驗的。

你囑咐他一萬遍要"不能做",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我們要做的就是跟他講解注意事項,然後讓孩子自己動手,只有孩子自己經歷過,才能掌握這些技能,才會提升孩子動作的控制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如果我們一方面期待孩子長大,獨立自主;一方面又阻止孩子學習生活技能的本領——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看到這裡,一定有很多家長躍躍欲試,恨不得孩子立刻就變成生活小能手。

但是,教孩子使用這些工具,也是有講究有技巧的,一起來看看吧!

循序漸進

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和剛開始接觸工具的孩子,君君的建議是由簡到易,循序漸進,從使用鈍口小剪刀到小刀、再到鋸子等。

在教孩子使用工具時必須保持嚴肅態度,跟孩子耐心講解安全規則,讓孩子明白不正確操作是很危險的,必須謹慎使用。

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認真監管

鼓勵孩子去嘗試並不是放手不管,孩子使用這些工具時,我們必須在一旁監督指導,認認真真注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比如使用手鋸,我們必須要給孩子多次重申:只能在工作臺前使用手鋸,使用時要佩戴護目鏡,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能揚起手鋸,使用後按照要求把手鋸收納到指定位置,或者給手鋸套上防護罩。

別讓你的保護欲,扼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

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去感知,去發現,讓他們在實踐中成為一個善用工具獨立自主的人,才是我們給予孩子最大的保護。

孩子的成長也是學習生活技能的過程,他們理應在體驗中玩耍和學習。別讓"危險,不能做!"這個擋箭牌扼殺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