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去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报告统计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的刑事一审案件,从案件收结情况、地域分布、当事人特征、案件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根据报告显示,2015年和2016年的新收案件总共接近5千件,涉嫌罪名有盗窃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强奸罪、聚众斗殴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交通肇事罪。涉案最多的罪名为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成年犯罪案件发生最多的省份有云南省、河南省和贵州省,外来未成年犯罪案件发生最多的省份有浙江、福建、江苏。

从当事人特征来看,未成年犯罪案件男性居多,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17岁,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居多。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解读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大数据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